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与“学生”间的过渡身份定位,使“培养”与“使用”成为影响博士后个体成长与职业发展的重要过程性因素。研究采用2020年Nature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N=7 252),探讨身份定位对博士后职业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博士后整体属于“低培养—高使用”的身份定位模式,且职业发展能力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第二,“培养”是影响博士后职业发展能力的内核因素,“使用”的限度决定其效用的发挥,“重使用轻培养”将不利于内隐性职业兴趣和自我效能感的长效发展;第三,女性、文科与工科、本土、具有非学术职业意向的博士后对职业发展能力的评价相对负面。鉴于此,研究认为应重申“培养”在博士后身份定位中的价值、在考核评价中秉承适度“使用”的制度取向、建立结构化和针对性的博士后职业支持与培养体系,为博士后的个体成长与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基于Nature 2020年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探究组织环境对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球整体情况来看,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不甚理想,学术从业意愿和学术热情现状均不容乐观,博士后对组织系统的5个维度的满意度一般;组织系统的不同维度对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专业成长支持作为近端环境对博士后人员学术职业从业意愿和学术热情积极影响最大,并且组织环境不同维度对不同背景博士后在学术职业从业意愿、学术热情存在异质性影响;其他变量如性别、专业、资助形式、国际流动、工作时长、已有年限和任期等也能对博士后的学术职业意愿和学术热情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学术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不平衡加剧,博士后的学术生存与发展困境日渐显现,因其感知未来职业前景黯淡继而从学术部门溢出的现象值得学术界高度关注。基于全球博士后项目中国微观调查数据,旨在考察博士后的学术职业流向及其内隐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工资薪酬、工作与生活平衡及科研支持满意度在博士后职业期望与流动倾向之间均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且相较于工资薪酬,工作保障满意度起到更大的完全中介作用。分样本异质性检验表明,女性博士后的流动倾向受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影响更为强烈;相较于项目博士后,师资博士后群体中工作保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更低。上述发现表明减少博士后人员流失的关键在于厚植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终身发展的组织支持体系,扭转博士后管理中“重使用,轻培养”倾向;完善博士后“非升即走”制度,营造更加多元和包容的学术文化氛围;纾解博士后过载的心理负荷和压力知觉,为稳步推进博士后创新驱动发展创设共建共融的学术场域和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术型社团“双导师制”是对高校学术型社团指导模式展开的最新探索,高校学术型社团的自觉发展需要科学的导师制度设计,“双导师制”引导高校学术型社团遵循学术和科学发展的道路,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需求及高校学术型社团核心功能发挥的内在要求催生了高校学术型社团“双导师制”,管理和学术指导的合理分工提高了指导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通过建设聘用机制、考核评价制度、工作责任制、稳定经费支持的措施创建“双导师制”,以打造精品高校学术型社团.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旨在吸引、聘用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在推动学科发展、服务社会、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人才蓄水池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文章讨论了地方高校博士后队伍建设工作面临的挑战,并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对学校博士后流动站在制度设计、招收、评价、服务方面的做法进行了分析,以期给其他地方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职业是学术职业,通过分析学术职业的特性,基于学术职业管理的视角构建涵盖教师岗位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教师岗位聘用合同和教师岗位激励奖惩制度等一系列举措的高校岗位设置后续管理体系,对于适应教师学术职业特点、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师资博士后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大学实施的师资博士后制度,是一种具有开放、竞争、流动特点的教师补充新模式。它利用博士后流动站的平台,将教师聘用制度与博士后工作制度进行有机的结合,对高学历青年人才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选拔,强化了“优胜劣汰”机制,对于组建教师队伍,切实把好教师选聘质量关,起到了很好的政策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如何充分调动高职院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研究意愿、弥补科研能力不足,成为政府和高校管理者思考的问题。为打破科研资源不足的困境,15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与“双一流”高校合作,以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的形式设立了博士后培养站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代表具有多年博士后培养经验,正在以博士后人才引进的方式发挥“鲇鱼效应”,激活学校科研氛围。高职院校博士后站点的设立为高职院校打造高端科研平台、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代表性科研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博士后高质量成果的取得,需要规范的管理制度保障,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和岗位聘用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内涵模糊不清、认定与聘用条件具有很大局限性、认定与聘用操作中缺乏规范性与协调性等。文章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有助于规范与创新“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与聘用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切实提高“双师型”队伍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学术职业社会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学术职业认同是学术职业社会化的结果之一,能够体现学术职业社会化的效果。基于社会化视角,从背景特征、组织支持、导师指导、自我认知四个方面分析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卡方检验显示不同性别、工作领域、类型博士后差异显著,多项logistics回归发现职业晋升机会影响显著,组织支持影响较小,导师指导无显著影响,自我认知所代表的个人社会化阶段是影响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关键因素。从博士后的不同类型、国家差异等方面分析学术职业认同的差异性,发现影响学术职业认同的关键因素有所不同,中国博士后多数为高校博士后,说明对比西方国家,中国博士后更多是一种师资储备,流动性相对较弱,博士后类型有待拓展。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职业学校教学特色,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大力实施“基于工作过程”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改革,创建“前店后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技能迅速提高,改革取得阶段成果. “前店后校”培养模式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历经多年、反复试验之后构建起来的新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机制.“前店”,是以校办企业实体为核心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其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实训资源.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和企业岗位设置岗位工作,通过实际工作来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后校”即课堂,其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工学一体的学习内容.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的教学理念进行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教室、实验实训室、实习生产车间一体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扎实技能.  相似文献   

12.
西方对美国学术职业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美国学术职业形成历史研究、学科知识及文化的研究、大学教师工作制度环境研究、学术职业价值和功能研究、学术职业劳动力市场研究、学术职业内外环境变化研究。在全球视野下审视美国学术职业研究的进展,有利于拓展我国学术职业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庆祝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北京大学于2005年10月24日在国关学院大楼“秋林”报告厅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暨北京大学博士后工作会议”。大会由北京大学副校长林久祥教授主持,北京大  相似文献   

14.
欧洲社会对知识教育高度重视,持续对人才培养进行投资,以推动社会创新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型大学不仅为欧洲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更在全球知识交流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博士后研究人员可能继续在大学里从事学术工作,也有很多研究人员离开学术界去公共、私营部门等其他领域寻求发展。尽管学术界以外的劳动力市场就业良好,但博士后研究人员仍期待更具吸引力的职业前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由此提出,建议大学、研究机构等最高教育层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职业吸引力,以促进学术创新和知识交流;充分肯定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不断增长且日益重要的独特研究群体的重要作用;在招聘、晋升等职业发展中满足博士后研究人员多样性的需求;公共、私营部门可与大学、研究机构展开合作,促进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技能迁移,并消除职业流动的障碍;采取研究资助计划和就业支持政策,帮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取研究能力之外的职业技能,促进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学术界与公共、私营部门之间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美国大学研究生助教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视角,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以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实施“三助”岗位聘任管理、提升研究生职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提出对研究生“三助”制度进行系统化设计的思路:在强化研究生“三助”制度经济资助功能的同时,兼顾多样化的制度设计目标,包括促进教育机会公平、补充大学人力资源、培养研究生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是调节社会就业供需矛盾的重要蓄水池之一。应充分重视高等教育对调节社会就业的作用,把一部分年轻人转移到高校继续充电。现阶段扩招基本结束,学校也有一定能力承担蓄水池的任务。可设想采用毕业生回流教育制度、中远期就业合同、政府补助大学开放短期职业进修课程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选取中美博士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为样本,通过对两校在博士后"招收权力、培养、项目申请、管理与评价、博士后动机与职业规划、满意度"六个方面的调查,发现两校博士后对博士后制度存在价值具有很高的认同度,但导师在招收与培养博士后的权力、博士后的基金申请、做博士后的动机和博士后的职业规划等方面呈显著差异。完善我国博士后制度需要重新定位博士后人才地位,下放博士后管理重心到导师,改进博士后学术训练不足现状,以及改变博士后经费资助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人才市场与“双向选择”原玉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科技市场、人才市场日趋完善,用人部门和被聘用的人员都期望人才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所以,实行在国家有关政策指导下经过学校推荐,学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条条大路通向斯德歌尔摩──韩济生教授在北京博士后“跨世纪医学人才”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个学术报告会。这个会的主题包括三个概念:博士后、跨世纪和医学人才。博士后这个我们国家新的制度已经实行十年,我自己深深地感受到它的好处。我从实行...  相似文献   

20.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有人这样一排列,就得出了“博士后”是最高学位的错误结论。 其实所谓的“博士后”,是我国教育制度中的一项内容,分“院所博士后”和“企业博士后”。我国博士后管理工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