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从我走上校长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在寻找一个支点,利用这个支点可以改变学生的成长空间,赋予教师群体智慧,决定学校发展的定位。这个支点就是学校文化。作为一所有着60载丰厚文化积淀的省级模范学校,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师陶杯”是在镇江实验小学举行的,我有幸参加。为期两天的“四个一”活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讲座——探索学校文化自觉之路,一朵“茉莉”——品味特级教师的“茉莉”清香;一次沙龙——采摘教师发展的累累硕果;一次谈话——理解草根研究的智慧选择。活动很精彩,从中品味到的“师陶”精神与内涵让我难忘。我突然感觉到,“师陶”本身也是文化,是学校文化自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师陶”尚学崇尚学习应该成为“师陶”的价值取向。在学校层面开展“师陶”活动,就是要营造学习型文化。翻阅获奖论文有一个感受:篇篇有文化底…  相似文献   

3.
全民公选     
一、接受任务学校给每班的文娱委员一个任务:在自己的班级选拔三个广播员。这下可把我给乐坏了,因为我这个人最喜欢组织活动,但从小到大都没多少这样的机会,即使有,我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首"微时代"歌曲正在网络传唱,天赋极高的集演唱和作词于一身的"90后"现代时尚派歌手朱雅,用她那甜美的歌声吸引了众多的学生歌迷。歌词大意是:开通你的微博和我们分享你的生活,其实你不必害怕寂寞,微时代会有你的依托。不要以为放下iphone就立地成佛,这个新的时代布满了诱惑。你有事可以微博里私信给我,你有事可以微信里留言给我。你没事看看微电影和微小说,你没事可以听听微音乐和陪陪我……  相似文献   

5.
液化气用完了,通常是打个电话通知气站,他们会安排工人上门,换完气拿钱走人。可这次有点不同,工人进门后,换上鞋套,随手递过2角钱。我一愣,他用非常职业的微笑对我说:感谢使用本公司的液化气,这是给你报销的2角钱电话费。  相似文献   

6.
刘祥 《师道》2006,(9):17-18
近日在网络上读到了两则很有意思的誓词。这两则誓词,都是教育团体提供给治下教师们宣誓的。先看一则某私立高中的誓词:我愿意成为国际学校的一员,是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做最好的教师。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成为国际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责任——国际学校的性格特征;奉献——国  相似文献   

7.
李:在最近的学校艺术表演中,你们班的孩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个舞蹈节目,虽然表演的只是几个同学,  相似文献   

8.
新学期伊始,学校派给我一个艰巨的任务,接手“差班”的语文课。该班纪律差,课不好上,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师生初次见面相互问好时短短的十几秒钟之内,就有个学生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老师不好!老师吃马草!”我的天呀,这是什么样的学生!竟然敢在课堂  相似文献   

9.
在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校长高本大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小故事描述的是一个情景:早晨,有位长者坐在学校对面马路边的小凳上,看着小朋友一个个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傍晚,他又来到校门的远处,凝望着小朋友雀跃着回家。长者的神情总是那么专注,那么深情……这位长者就是学校退  相似文献   

10.
邓训晶 《教育文汇》2006,(11):54-55
有一天上街,老觉得后面有人跟着我,回头看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我没在意,继续走,仍听见后面的脚步声,时断时续地跟着。我不知道这个孩子要干什么,当我再次回头时,他紧走几步没头没脑地跟我说:“你能帮我当一次家长吗?去学校开一次家长会,我可以给你10元钱。”听他这么说,我大吃一惊,竞有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11.
张元贵 《江苏教育》2012,(Z2):39-42
【我的主张】更新自我超越发展近几年,我对理论与实践的教育研究,主要体现在用教育发展的辩证观指导学校发展和自我成长,而且较为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认识发展上升性原理,努力促成学校和我自身持续地实现超越追求。说实在的,我作为校长非常重视自身的发展,有一次市级教育管理学术交流活动我印象很深,曾有实践研究者说:教育质量提高了,学校发展了,校长享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校长发展融入了学校发展之中。此话我亦同感,但近两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我却有了"再认识"。校长发展融入学校发展之中?我认为,校长的发展不应是被动式的,作为校长担当着时代赋予的责任,必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校长,我时常思考着一个庄重而严肃的问题:多年之后,我留给这所学校的是什么?学校能从我身上秉承的是什么?我想这可能就是学校成长的精神灵魂与生命气质。这两者合二而一,那便是学校文化。我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精神的守护者,文化的经营者。有了文化底气,才会有高瞻远瞩的思考,才会有超凡脱俗的创  相似文献   

13.
19年前曾经读过的一本书令我至今难忘.就是美国教育理论家古德莱德在20世纪70年代所著的《学校是什么》。读了这本书,有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学校究竟是什么?学校如何成为学校?学校如何成为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场所?近20年来,我先后考察和研究了国内外近500所中小学。每到一所学校,我总是在默默地寻求着这样一些问题的答案:这所学校有文化吗?学校的校长有思想吗?学校的教师有品位吗?学校组织有精神感召力吗?  相似文献   

14.
江雨 《家长》2012,(7):18-19
如果没有事先跟儿子推心置腹的沟通,他是不会和我踏上"辛苦之旅"的。儿子在一所寄宿学校上中学,严格的学校管理制度让儿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提升。可他升入初二后,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每月的花销反而越来越大。那天,儿子给我发来短信:"妈,往我卡里充300元吧!"我前不久才给了他300元,怎么这么快就花完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盒"好丽友",我看到纸盒上面登着一个小朋友写的文章,而且还有她的照片,就拿给妈妈看。妈妈羡慕地说:"要是我儿子的作文也能发:表到这上面多好,那样全世界的人们都能看到。"听了这话,我心想:我一定要做到!因为我也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相似文献   

16.
邓建永 《湖南教育》2005,(13):46-46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离家不远的一所乡村小学教书。学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工资低,也没有更多的钱去添置书这种奢侈品,所以很少有闲情读书,也很少有书可读。在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中,我收到了一份特别有意义的礼物——学校给青年教师订阅的《湖南教育》。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一口气读完了全部内容。一天,我在《湖南教育》上看了《如何训练学生的听力》一文后,忽发奇想:何不把文章读给学生听听。我为自己的这个想法而有些莫名的激动。当天,我就抽了一节语文课,给学生念了这篇文章。读完后,我问学生:如果给大家进行听力训练,你觉得你…  相似文献   

17.
2002年4月,在山东省第二期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来自聊城市的语文教师刘老师的求学经历令全体学员气愤不已。来自威海的一位政治教师当场拍案而起:“告他!我给你辩护。我有律师证。”  相似文献   

18.
正学生这样说刘嘉琪:"我最喜欢的老师是音乐黄老师,我的乐感不好,但老师会一点一点地教我学唱,直到现在,我的乐感比以前强多了,这多亏有了黄老师的帮助呀!"柏嘉豪:"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最美、最快乐的生活,我喜欢你我的黄老师。"李宇卓:"我最喜爱的老师是黄老师,她每天带着我们排练,每天都要给家长发短信,为的是让家长知道我们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在排练的时候,黄老师看见我们非常累,就给我们买了非常多的小零食,让我们吃一小点饭。在黄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学校的管乐团得了第一名,多么好的老师啊!"  相似文献   

19.
女士们、先生们:值此开学之际,我给你们写信。这是我自当选共和国总统以来首次给你们写信。我希望与你们谈我们儿童的未来。儿童的未来在你们每个人的手中。你们承担着教育、引导和保护这些尚未完全成形、尚未成熟、正在寻求并仍然脆弱的精神与感觉。你们的责任是伴随  相似文献   

20.
我在桌子上用铅笔写下left:XX(意思是说还有XX天考试),旁边煞有介事地补上一句: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来彰显我卓越的文人气息。但是,请从这些字挪开你的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