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酸雨、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被称为当代三大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利用曲线统计图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人类面临的几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即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 其中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在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做过相应介绍, 但在必修一中侧重介绍的是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别从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两方面来介绍, 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原因尤其是对当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没有提及.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地推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同时也增强了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大规模改变着人类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着环境中物质循环系统。于是相应地产生了现代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  相似文献   

4.
李虎 《新高考》2005,(5):i003-i006
【重要知识点拓展】 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1.世界突出的环境问题:(1)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2)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3)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全球协作。  相似文献   

5.
张晓娟 《学周刊C版》2015,(3):158-159
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应,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内容比较分散,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应,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内容比较分散,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频繁、臭氧层遭到破坏等.全世界约有11亿人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有些地区的环境仍在受到破坏,如乱砍滥伐森林、乱排废水废气、非法开采矿山等.众所周知,人类必须依存于环境才能生存与发展,而要使人们保护环境及合理利用环境,就必须实施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土地沙漠化、热带雨林减少、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海洋污染、有害废弃物越境转移等全球规模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的共同课题。从近年地理高考试题来看,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已成为命制地理试题的一个重要思想,与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关的地理知识成为了地理高考试题中  相似文献   

9.
误区一: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一般来说,其包括三个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其中,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备受关注.所以,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气候变暖,但气候变暖无疑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人口激增和非绿色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消失、温室效应和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地理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化学在改变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面貌中起过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使人类今天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危机,如全球气候变暖、高空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以及海洋污染、土地沙漠化、淡水资源紧张、光化学烟雾、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都与化学有关.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以来,由于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等问题的加剧,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本文介绍了臭氧层破坏带来的不良影响,分析了臭氧层破坏的化学机理,并对臭氧层的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慧 《地理教育》2003,(5):21-2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全球变暖和臭氧层遭破坏的原因、危害及措施,理解酸雨的成因、危害,了解我国主要酸雨区的分布以及防治酸雨的措施; 2.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调查贵阳大气污染情况,提出防治措施; 3.德育目标: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培育学生的全球观念、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全球变暖和臭氧层遭破坏的原因、危害及措施,理解酸雨的成因、危害,了解我国主要酸雨区的分布以及防治酸雨的措施; 2.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调查贵阳大气污染情况,提出防治措施; 3.德育目标: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培育学生的全球观念、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5.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齐关心,共分享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动起来吧2001年世间…  相似文献   

16.
徐星 《上海教育》2015,(6):22-24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过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报复我们的。这句话在当时听来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但如今已是一语成谶。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成灾……人类每天都面临着这些严重的环境危机,因而环境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17.
一、大气环境问题目前困扰全球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 ,即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1 酸雨 主要讲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酸雨的界定 ,即PH值小于 5 6的雨、雪、霜、雹等大气降水。第二是酸雨中的无机酸主要是指哪些。第三是酸雨的成因与分布的内在联系。第四是酸雨的越境污水与大气运动的关联问题 ,如美国与加拿大、中国与日本、英国与北欧之间 ,等等。第五是我国酸雨的危害近年来逐渐加重 ,污染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30 %以上 ,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 ,但有北移的趋势 ,其成因必须考虑到我国的能源结构 ,金属冶炼企业的分布 ,南…  相似文献   

18.
王啸 《中国教师》2005,(9):30-31
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究其原因,这是由于人口的剧增和人类无节制的活动造成的:一方面,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臭氧层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连绵尤其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三大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特别是对许多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不适当利用——这产生于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从而造成生态失衡,形成生态危机,“罗马俱乐部”正是据此提出了关于“人类困境”…  相似文献   

19.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由于人类不断地向地球索取资源,使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受到大规模的破坏,甚至出现臭氧层破坏、全球气温升高、酸雨破坏、稀有生物的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积快速减少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密切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地球已经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全球变暖和臭氧层遭破坏的原因、危害及措施,理解酸雨的成因、危害,了解我国主要酸雨区的分布以及防治酸雨的措施;2.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调查贵阳大气污染情况,提出防治措施;3.德育目标: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培育学生的全球观念、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教学重点1.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教学难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教学方法导学法、归纳法、谈话法、分组提问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象灾害》,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反常,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