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多,逐渐出现了外国留学生校外住宿的现象,并有增长的趋势。本文以天津科技大学的留学生住宿问题为背景,分析了外国留学生校外住宿的原因,总结了外国留学生校外住宿产生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希望能为其他兄弟院校的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以及高校教育交流的不断推进,各国留学生交流不断增多.留学生作为我国高校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公寓管理对于我国高校管理效果、我国高校国际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各国外国留学生在生活习惯、住宿习惯等方面与我国高校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国高校一般都是将留学生统一安排住宿.加快我国高校留学生公寓管理改革的推进,促进我国高校的统一管理,是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的首要任务.文中就高校留学生公寓管理改革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大家的看法     
不妨让住宿生自由选择住宿。对于学校靠什么留住住宿生的问题,重点要通过提高学校的住宿条件和服务质量,尽可能留学生在学校住宿。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方便学生的宗旨,对部分住宿生执意要住宿校外,学校并不一定非要强留,但学校要在确定校  相似文献   

4.
医学院校留学生是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承担着留学生和医学生双重角色,在许多方面都面临较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困难、生活环境复杂以及就业前景不明确等方面。学校应从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第二课堂和网络课堂、构建校外住宿留学生管理体系及积极推动医学学历认证进程等方面着力,缓解医学院校留学生的学业压力。  相似文献   

5.
对上海大学144名留学生进行的调研发现,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受到住宿环境、学习动机、学习适应、社会文化适应、种族认同及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相关分析与方差检验,进一步明确了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以期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提供一种较为可行的路径,同时也为对海外留学生如何进行跨文化适应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赴日考察、走访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可知,日本的留学生现地服务已形成了政府、地方、学校、企业、个人联合的较为完善的体系.对比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在留学生住宿、经济援助、信息和咨询服务、医疗保险、文化交流活动等方面还需改进.这些方面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留学生的现地服务质量,提高中国在留学生教育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北京联合大学从199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留学生管理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我校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外国留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留学生考试规定”、“留学生考勤规定”、“留学生住宿制度”等等。对这些规章制度在入学之初我们都详细地宣传讲解,使他们的行为有规可循。我们还邀请市外管处的警官来校向  相似文献   

8.
李玉珠 《留学生》2009,(6):50-51
“安居乐业”是中国人的一大理想.即使在异国求学.如何“安居”也一直是留学生生涯中的一件大事。如果选择不当.会出现很多困扰。因此,选择何种住宿方式,怎样寻找合适的房源.如何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合法权益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留学生》杂志采访了相关专家.旨在为留学生海外安居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9.
马静 《教育》2011,(26)
日前,美籍留学生郭家莘发帖呼吁北大为国内学生改善住宿环境。网帖称暑假期间北大为留学生宿舍做了大量改善,而中国学生仍住破旧宿舍,睡木板床,无空调。日本学生宿舍如宾馆,中国女生宿舍则较简陋,床铺下杂物爆满。谁都希望自己宿舍的人数越少越  相似文献   

10.
浅谈留学生的住宿管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自 5 0年代至 70年代初 ,来华留学生人数较少 ,对留学生生活管理采取不同于中国学生的优惠照顾 ,留学生公寓有服务员、门卫 ,有专门的餐厅、活动中心、健身房、洗衣房等。使留学生的生活与中国学生、中国人隔绝 ,处于封闭、半封闭的保姆式的管理状态。 90年代以来 ,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各国留学生蜂拥而至。进入 2 1世纪又将有一个新的来华留学生的高潮。因此 ,许多高校原有的留学生公寓已经无法满足来华留学生的需求 ,留学生公寓的建设也无法跟上来华留学生的发展速度。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的改革 ,留学生住宿打破原有的“保姆式”而…  相似文献   

11.
梅西学校不允许外国留学生在外面独自租房,所有的外国留学生,包括十八岁以上的都必须住home stay家中,每周付给home stay165新元,home stay负责学生的住宿及三餐,并且给洗衣服。我计算了一下,住在home stay家中,每周吃饭充其量40新元,他们的房间,闲着也是闲着,因此每个home stay从留学生身上每月就可以赚到500新元,足可养活一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留学北京行动计划》,未来几年,将探索改革留学生集中住宿模式,试点推广中外学生同学习、共生活的服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外国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新形势1、中国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使外国留学生教育在国际上具有吸引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外交部和公安部 2 0 0 0年 1月 31日联合颁布的《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第 9号令 )在外国留学生的校外住宿、打工、结社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变化 ,随着享受政府奖学金留学生住房货币化 ,中国涉外管理正在逐步围绕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向国际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方向迈进 ,这些都对促进整个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2、留学生教育由单纯的短期生、语言生、进修生、访问学者等非学历教育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据英国《卫报》2006年8月29日报道:各个大学都竞相吸引自费留学生,但高校并没有准备好满足留学生的需求.大学在高度重视招收留学生的同时,应该关注留学生的福利状况,提供对留学生的相关支持.例如,由于大学住宿费用高达每星期90英镑,留学生倾向于寻找更加便宜的私人住房,而在这些地方种族歧视是非常普遍的.对于留学生占全体学生六分之一的南安普敦大学又是如何记录、报告和监测这些问题的呢?该校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南安普敦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充满情感和实用的强大支持网络,包括国际办公室、学生会咨询和信息中心的国际学生顾问、学生支持小组、指导服务、个人导师以及大学建议服务.  相似文献   

15.
赵宝辉  高越山 《函授教育》2001,(6):70-70,83
我国自50年代至70年代初,来华留学生人数较少,对留学生生活管理采取不同于中国学生的优惠照顾,留学生公寓有服务员、门卫,有专门的餐厅、活动中心、健身房、洗衣房等。使留学生的生活与中国学生、中国人隔绝,处于封闭、半封闭的保姆式的管理状态。90年代以来,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各国留学生蜂拥而至。进入21世纪又将有一个新的来华留学生的高潮。因此,许多高校原有的留学生公寓已经无法满足来华留学生的需求,留学生公寓的建设也无法跟上来华留学生的发展速度。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的改革,留学生住宿打破原有的“保姆式”而推向社会的科学化、法制化管理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2014,(20):36-38
正留学生到了国外,一般住在寄宿学校或者寄宿家庭,无论是哪一个选择,都是了解国外文化、体验风土人情的好方法。Homestay,就是"家庭寄宿",为外国留学生在其所留学国家以有偿服务的形式,提供住房与生活基本设施(大多是本地家庭),旨在提高其在该留学国家的生活能力。外国留学生为了解决住宿条件,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促进了解国外文化,更好地融入外国社会,会选择短期或长期居住在当地人家庭。  相似文献   

17.
海外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对住宿有一定的需求。当家长发现当地的房屋租金要比还房贷还多时就倾向买房子,居住的同时也可作为—种中长线投资。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两则关于小草的故事—— 留学德国的一个中国学生,想晒晒被子,没找到绳子和架子,看到门前的草坪很干净,就把被子摊开在草坪上晒太阳.不久,便有两个警察找上门来,两个警察很认真地拿着皮尺量了一下被子覆盖草坪的面积,拿出计算器算了算,开出罚单,对留学生说:请接受5欧元罚款.为什么?留学生不解.警察很耐心地对他解释说:因为小草也有晒太阳的权利,而你破坏了小草正常的光合作用,请你看看住宿须知.果然,在他租的房间里找到一本住宿须知,清清楚楚说明,为了保护小草,不能在草坪上晾晒衣物.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百年校庆之际,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2005年8月28日,3700多名2005级新生(包括313名留学生)按专业录取后准时到复旦学院报到,开始接受为期一年的住宿学院模式通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在学业上和生活中遇到的挑战:25名参与调查的学生参与了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管理学院1+3的交流项目。本文主要采用访谈形式并对其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研究发现:多数学生经历了中国和新西兰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式,他们在学业上的压力主要来自父母的高期望值以及完成作业,合作学习等。在生活上的压力主要来自住宿的安排,如何与住宿家庭进行沟通等。总体上来说,中国留学生对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提供的课程以及教学质量比较满意。然而,由于存在语言障碍造成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难以与当地人进行良好地沟通。语言困难和文化差异造成沟通障碍,陌生的课堂互动模式,对不同的学业要求及评定标准缺乏了解,遇到困难又缺乏有力的支持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该大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