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一个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它在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用公式可以表示为v=s/t。  相似文献   

2.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一段时间t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_(1/2)==(s/t).对于“已知某段位移s以及发生这段位移所需的时间t”这类题目,可以应用它来列式求解,从而避免用位移公式列出含有t~2  相似文献   

3.
郭金军 《考试周刊》2011,(92):183-184
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x与时间t的比值,即=x/t。如果时间t很短,  相似文献   

4.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产生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数学表达式(或定义式)为(v|-)=s/t;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还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数学表达式为(v|-)v0 vt/2.同学们在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题时,往往忽略平均速度在解题中的作用.其实,如果巧妙地把平均速度应用到解题中去,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你的解题步骤简单明了,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必修课物理教材中,讲述了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v=s/t,并且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质点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v=(v_0+v_t)/2(其中v_0和v_t分别是该段时间的初、末速度)。学生在学习中也只掌握到会运用这两个式子直接求出有关物理量,很少会灵活运用平均速度这个工具,下面列举3例。  相似文献   

6.
在《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一辆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在三个阶段的位移及速度情况如下表:求汽车在这样半小时内的平均速度。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υ=s1+s2+s3/t+t+t=10 800+11 400+13 800/30×60m/s=20m/s。 有的学生利用算术平均值求解:υ=υ1+υ2+υ3/3=18+19+23/3m/s=20m/s!在课堂上我们特别强调,只有匀变速直  相似文献   

7.
教材中是这样叙述平均速度的:“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是S,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或者说它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一人t·”平均速度能大体上反映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乍一看好像叙述得额累赘.请注意划重点号的两组短语,一是“这段时间内”.一是“这段路程中”,它说明平均速度是有归属的,平均速度公式的运用是有条件的‘若运动所用的时间是*,走过的路程是。,贝U。,一。打得出的平均速度应当归属这段时间t内或这段路程‘y内的.外推到其它一段时间或路程上一都是不正确的.例…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时,经常用到这样一个结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vt中(其证明过程略).那么,这个结论在匀变速曲线运动中是否也能适用呢?我们当然可以把一段匀变速曲线运动正交分解成2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对这2个方向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分别运用-v=vt中,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和这段曲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比较它们的大小和方向,而得出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何伟 《中学理科》2006,(3):48-49
根据平均速度的意义,我们知道做任何变速运动的物体,其位移都可以表示为s=v^- t,而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又可表示为v^-=(v0+v2)/2,运动时间可以表示为t=2s/(v0+vt).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有下列两个特殊的关系:(1)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即(?)=1/2(v_0 v_t)。(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v_中=v×(t/2)。在求解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习题时,若能巧妙地运用上述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课本把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定义为:“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公式s=(v0+vt)t/2,需注意以下几点:(1)该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因为对于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般地,平均速度并不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3.
讲授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即时速度后,可让学生应用它们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练习将一个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线转换成它的v—t图线。这对加深理解上述两个概念和搞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掌握以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实验都是有益的。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对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已知时间t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训,则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v0+v/2  相似文献   

15.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同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又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即(v)=v1中=s/t=v0+v1/2. 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vs中=√v21+v20/2.而对速度单调变化的直线运动而言,总有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小于这段位移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 例1质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9 s的位移为1.7m,其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  相似文献   

16.
物体的平均速度-↑υ=s/t,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υ=(υ0+υt)/2(其中υ0、υt分别是这段时间的初、末速度),也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υt/2灵活应用平均速度的这些特点,可以开拓思路,简化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描述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物理上引入了平均速度这个物理量,并把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程和经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也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平均路程),叫做运动物体在这段路程内(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见,平均速度的算法用式子表示应当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问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几个重要推论(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s=aT2=恒量.(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t=vt/2.(3)某段位移中点瞬间的速度等于初速度  相似文献   

19.
第三讲疑难例题导读   本讲各节的要求在考纲中已经讲明白,现对书中部分例题作一些补充说明,以帮助读者深入领会。 133页例 1平均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才等于初速与末速的平均值。  133页例 2对速度时间图 3— 1的认识:甲质点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 =1m/s2;乙质点在 0~ 2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2m/s2(a2>a1), 2s后作匀速直线运动, v=v1=4m/s。由于 a2>a1,出发后 0~ t2内,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到 t2时 (图中 B点 )甲、乙的速度相等, t2…  相似文献   

20.
平均速度的定义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t/2=(v_0+v_t)/2.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并且在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简化解题步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