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帅哥”叫张竞文。是一个12岁的男孩儿。先来介绍一下帅哥名字的学问吧:“张”,意为张扬的个性;“竞”,表示不服输的精神;“文”是指文化、文艺、文学、文明等一切与“文”沾边的好词儿。既然是素描,就不能不欣赏一下帅哥的外貌。怎’么说呢,几乎所有的人见了他都会说一句。这孩子怎么这么帅气”。  相似文献   

2.
同学少年您所说的"章"是指什么?所谓"文章","文"有文采,"章"有章法。"文",即丰富的素材、精美的语言;"章",即巧妙的构思、鲜明的主题、严密的逻辑、完整的结构。二者兼备,方可谓"文章"。同学少年不循"章"而作,是不是容易写得杂乱?  相似文献   

3.
文侠李劼人     
<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这句名言出自南宋哲宗朝宰相刘挚之口,被后人一再引用。在右文抑武、积贫积弱的宋代,这话不独是文人,也是时代的自我嘲讽。在因"文"而"明"的时代,无"文"自然是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遵义方言两种语法现象一、"没得"和"没有"."没有"为副词,"没得"为动词,也是副词.与普通话动词"没有"与副词"没有"比较,其在用法上有一定差异.二、"一下儿".共四个表不定量的"一下儿1",表定量的"一下儿2",表时量,相当于普通话动词重叠和"一下"的"一下儿3",表时量,相当于普通话"一会儿"的"一下儿4".本文讨论了他们的语音形式、彼此之间以及与普通话对应式之间用法上的同和异.  相似文献   

5.
洪玲君 《中国教师》2009,(Z2):252-253
<正>"题"的本义是"额头",而"目"指眼睛。把文章的题目比作一个人的额头和眼睛,可见题目对于课文的重要意义。"题好一半文",好的文章必有一个"圆润光滑"的额  相似文献   

6.
曾写过一段小文,说是"幸福无定义",此乃"幸福是比出来的"。今天,我想说的是:语文无定义!什么是语文?语文是什么?正如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语文老师的眼里便会有一千种语文。"说出来的是语言,写下来的是文章","语"从口中生,"文"在手下成。"语"为声,"文"为气;声气和谐合韵,便可怡人滋心。"语文",语言的文化价值;"文语",文雅的语意蕴藉。"语"与"文"同生,无"语"便无"文"的踪影与繁衍,无"文"便无"语"的气息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片言居要"是文章立意的方法之一。"片言",是指精粹的、语义蕴含丰富的语言;"居要",其意是放置于重要的、恰当的位置。只有将精粹之"片言"置于文中适宜的位置,才能将文章意旨准确、鲜明地体现出来。"片言"或置于文首,或置于文中,或置于文尾。  相似文献   

8.
作文看板     
《当代学生》2011,(Z2):49
本期"作文看板",可谓琳琅满目、佳作纷呈。初中组的文蕈,对生活有着细腻的观察与描述。"这双手,牵着我",道出了对成长路上引路者、扶持者的浓浓谢意;"爱在屋檐下",充满对父母亲人之爱的深深理解;"感恩·责  相似文献   

9.
这小子真帅     
正这小子真帅!谁呀?就是我们家里最受宠爱的,爸爸的"乖儿子",妈妈的"心肝宝贝",我的可爱"老弟",超级无敌大帅哥毛毛——一只小狗。"汪汪汪——"帅哥闪亮登场了。看,它雪白的毛发长长的,脖子下面的毛呈心形,好像一头雄狮。它的尾巴像个大刷子,永远摇啊摇,在向你表示友好。毛毛是个双眼皮男生,那双乌溜溜的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首先要解决"言"和"文"的问题。"言"是指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掌握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文"是对文章主题与思想的把握,体会文本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多地关注"言",让原本饶有趣味的作品,在师生的共同肢解下,只剩枯燥乏味的字、词、句,进而忽略了  相似文献   

11.
<正>"立意"就是确立写作意向,表明作者的意愿、爱憎和追求,向读者展示所写作文的中心思想。考生面对作文材料,有的人下笔如"天马行空",什么都写,什么都不愿舍弃,其结果却是"信马由缰",成了流水账;有的考生则是"望文兴叹",抓耳挠腮无从下笔。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笔者向同学们提供8种立意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文言文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文"与"言"的教学。"文"指文章、文学、文化,即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言"指词句本身的意义和作用,即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理解掌握。目前,大多同仁在文言文教学中重"文"轻"言",或"文""言"并举。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一定要根据当地的语言环境及学生对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体育强国地位的确立,全民健身运动的进行,与体育相关的词语也变得流行起来,"卫冕"就是其中的一个"卫"是保卫的意思;"冕"据《说文》为"大夫以上冠也",后来用来专指帝王的礼帽。据《现代  相似文献   

14.
七月 《当代学生》2011,(6):20-21
你是否经常偷得学海片刻闲,迷醉书香,不知归路?你是否在偶然之中读得某文,爱不释手,吟味至今?美文共赏,分享青春"悦"读!"悦品",欢迎500字鉴赏短文;"悦荐",期待三言两语推荐!  相似文献   

15.
不知有花     
张晓风 《当代学生》2011,(12):22-23
你是否经常偷得学海片刻闲,迷醉书香,不知归路?你是否在偶然之中读得某文,爱不释手,吟味至今?美文共赏,分享青春"悦"读!"悦品",欢迎500字鉴赏短文;"悦荐",期待三言两语推荐!  相似文献   

16.
晶莹的泪滴     
陈忠实 《当代学生》2011,(20):23-24
你是否经常偷得学海片刻闲,迷醉书香,不知归路?你是否在偶然之中读得某文,爱不释手,吟味至今?美文共赏,分享青春"悦"读!"悦品",欢迎500字鉴赏短文;"悦荐",期待三言两语推荐!  相似文献   

17.
没有退路     
董恒波 《当代学生》2012,(Z3):13-16
你是否经常偷得学海片刻闲,迷醉书香,不知归路?你是否在偶然之中读得某文,爱不释手,吟味至今?美文共赏,分享青春"悦"读!"悦品",欢迎500字鉴赏短文;"悦荐",期待三言两语推荐!  相似文献   

18.
郝炜 《当代学生》2011,(10):21-22
你是否经常偷得学海片刻闲,迷醉书香,不知归路?你是否在偶然之中读得某文,爱不释手,吟味至今?美文共赏,分享青春"悦"读!"悦品",欢迎500字鉴赏短文;"悦荐",期待三言两语推荐!  相似文献   

19.
洛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洛嵩片,它的时间副词颇具地方特色,经常出现的有"镇暂晚儿""镇这儿""从开""上丈""镇这儿""嫩暂晚儿""恁这儿""得莫"等,极具口语色彩,"多暂晚儿"做状语只能出现在主语之后,即不能出现于句首和主语前面;"从开"做状语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后;"上丈"做状语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后;"镇暂晚儿"做状语只能出现在主语之后,不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且不能省略,多出现在问句中以表示对时间的询问;"镇这儿"既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后,且多用于肯定句;"嫩暂晚儿"做状语只能出现在主语之后,不能在主语之前出现,且只出现于问句中,并伴有疑问或者责备的语气;"恁这儿"做状语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后,多出现于肯定句中;"得莫"做状语只可以在主语之后出现;"雁门"既可以主语之前出现,也可以在主语之后出现。  相似文献   

20.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自读课文"是该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自读课文",是教好"自读课文"的前提。统计表明:"自读课文"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自读课文"教学,既要与"教读课文"相区分,又要与之形成整体;"自读课文"的自主阅读,要成为"课外阅读"的示范;"自读课文"的自主阅读,还需要注意互文对读与群文共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