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教师都会遇到有些学生不做作业的问题,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其实不在学生,而在教师自身。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做作业的积极性。因此,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是解决学生不做作业问题的关键。本文结合小学生不做作业的原因,提出几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引子]平时在与家长或朋友的接触中,经常会听到一些抱怨,大多是说自己的孩子在家做作业不肯动脑筋,一遇到不会的就马上问家长.  相似文献   

3.
不知几时起,我们的孩子开始不愿做作业,讨厌作业,作业已成为孩子的痛苦,孩子的沉重负担.而教师也开始整日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不认真做作业,甚至经常不完成作业.  相似文献   

4.
某学生不肯做作业,老师想了个办法,让他写保证书。通过写保证书这一办法,学生的作业情况比原来好多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该学生又不做作业了。于是,老师又重新想了个办法,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了一番认真做作业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教育,该学生的作业情况又有了明显的改善。可是,后来那学生老毛病又犯  相似文献   

5.
曾几何时,做作业成了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程序。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面临着做作业。家长买了同步训练、买了一课四练、买了奥数书,学生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家长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问学生:作业做  相似文献   

6.
张瑜 《文教资料》2011,(33):69-70
语文作业是学生的必修课,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延伸和升华,还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和消化所学,是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布置适度的作业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当前.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深化知识和培养能力。另外,农村孩子家长的知识水平相对不高。不能及时督促孩子做作业,也很难正确地辅导孩子做作业。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布置作业时要精心策划.设置一些思维化、生活化、个性化的作业,使语文作业真正起到作用.而不只是简单地抄抄背背。  相似文献   

7.
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因教学需要有多种形式。有的是必做作业,有的是选做作业;有的是课前预习作业、随堂练习作业,有的是探究性作业、发展性作业:有的是课本习题、教师自编题,还有的是教辅材料题等等。课外做作业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名目繁多、数量庞大的作业也是学生感觉课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作业,是老师布置给学生的,做作业,也是学生的本职。然而,在作业话题上,教师的所作所为会直接影响到作业的容量、分量和质量。因此,要让学生做好作业,教师自己要先做作业——"案头"功夫。风华初中将作业作为撬动教学变革的"杠杆",是极富见地的。  相似文献   

9.
刘春英 《班主任》2004,(3):32-32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往往很难协调起来.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到每天都能与每个学生的家长去沟通,而家长也都处于百忙之中,不可能经常到学校去了解孩子的情况.因而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很难形成教育合力.而事实上,每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都非常高,很想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校应该为家长提供这样的机会.当然,每个学校在这方面都做过努力,如召开家长会、家访等.但这毕竟是有限的,不能使每位家长天天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实践中我发现,作业是我们与家长沟通的最好途径,因为学生每天都要做作业,每天都把作业带回家,我们何不在这上面做做文章呢?经过尝试,我发现作业本上的"留言板"是一种很好的家校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困生的具体表现是:不爱学习,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学习成绩差,也不遵守纪律。老师们想尽了办法:把家长请到学校给学生告状;要求家长在家里督促学生做作业,并且签字;甚至在中午和晚上放学后,留下没完成作业的学生来完成作业,来接学生的家长在旁边相陪。可谓办法颇多,用心良苦。虽然可能有一时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几乎天天做作业.可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作业.有的只是为了交差,应付老师和家长,有的做作业不动脑筋,死套公式;有的则干脆抄袭同学的现成答案;更多的是对"答数".一个学生如果把做作业看成是为了应付老师或家长而不得不干的苦事,那就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更谈不上从做作业中得到学习的乐趣了.  相似文献   

12.
地理这门学科由于不涉及中考,因此学生、教师、学校都没有加以重视,有时甚至轻视,并把它称为"副科"或"小科"。学校安排的地理课都放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地理教师也很少是专业的,特别是乡镇学校几乎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地理课都由其他专业教师兼顾,导致地理课常常被忽略。基于以上因素,再加之教师课上专业知识缺乏,有时会造成课上学生不听教师讲课。特别是课后布置的地理作业,结果往往是:1.学生不做作业;2.不交作业;3.迟交作业和抄袭作业等。因为学生做作业是为了达到复习、巩固、加深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借  相似文献   

13.
以前,我总认为学生不做作业就是偷懒,然后千篇一律地进行批评和相应惩罚。慢慢地,我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我开始思考原因,我发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被我忽视掉了。学生不做作业的原因是不同的,只有找到"病因",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不少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一种是潦草地完成,敷衍了事,错漏百出;另一种是干脆什么都不做,让他补做,他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就是不愿意写。教师固然不能用"填鸭式"教学法去教学生,作业也不能让学生枯燥地重复,但必须采取一些方法让孩子喜欢上做作业,毕竟作业是对学生课堂上学得知识的检验。笔者尝试着变换作业形  相似文献   

15.
韦江华 《广西教育》2012,(10):29-29
学生做作业是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本方式。有的教师未能严格要求和规范学生作业的行为,以致有些学生抄袭作业甚至不做作业,作业效果低下。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的实效性不高,是由于教师没有从语文系统的角度理解应当给学生布置哪些作业,应当用哪些策略吸引学生做作业的缘故。本文提出了高中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在让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提升思维,让学生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严瑾 《西北职教》2007,(6):30-30
一提起作业,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教师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作业本,被这些作业本压得抬不起头的教师天天疲于奔命地批改作业,然而教师的辛苦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很多学生不喜欢做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对教师在作业中指出的错误之处置之不理,或者干脆不做作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传统作业存在种种弊端,不能适合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8.
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因教学需要有多种形式,有的是必做作业,有的是选做作业;有的是课前预习作业、随堂练习作业,有的是探究性作业、发展性作业;有的是课本习题、教师自编题,还有的是教辅材料题等等。课外做作业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名目繁多、数量庞大的作业也是学生感觉课业负担重的  相似文献   

19.
程训梅 《教师》2011,(34):88-88
数学课外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不太重视的环节,而传统的数学作业布置是以教师为主体,跟随教材做题,学生没有主动权,这种枯燥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感到厌倦,甚至不愿意做作业。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尝试新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作业的实效性。笔者从数学作业设计的生活化、层次化、多样化三方面探究优化作业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做作业和考试的过程中,中小学生身上存在的"粗心"现象,一直是令广大教师和家长倍感头痛的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65.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或"经常"因为粗心而丢分,72.3%的学生"非常同意"或"同意"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粗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