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声与情在声乐演唱中是一致的、统一的。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声"与"情"只有达到完美的艺术结合,才能达到完美艺术表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晓蕾 《新疆教育》2012,(23):180-180
歌唱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取决于声与情的完美结合,由此构成歌唱的核心,“以情化声,声情合一”则成为歌唱艺术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3.
周洁 《时代教育》2009,(8):50-51
歌唱中,歌唱技术是歌唱者获得美好声音的重要手段,而歌唱中的情感表现又是歌唱者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以情带声"即可以显现情感表现在歌唱中的作用.本文从历史渊源、歌唱艺术来源于生活、歌唱者是音乐的解释者、歌唱者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四个方面论述了情感表现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在歌唱中,只有重视了情感表现,才能真正达到"声情并茂"的歌唱目的.  相似文献   

4.
让歌声更美妙——论“以情带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是优美动人的歌声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歌唱中,声情并茂是其艺术的创作原则。而要做到声情并茂,则需歌者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歌唱之中,用以情带声的演唱达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以情带声”内涵及其与歌唱技术、歌唱心理之间关系的阐述,探讨“以情带声”在歌唱技术训练和歌唱艺术表现中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秀博 《文教资料》2007,(32):43-44
在声乐演唱中,"声"与"情"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声"为情的物质载体,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先决条件;"情"是声的表达内核,是歌唱艺术存在的目的。歌唱者只有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技巧,以心灵去感受,表现出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歌唱中的“声情并茂”着重讲述演唱方法、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恰到好处地揉合在一起 ,在注意演唱个性、风格的同时 ,力求使演唱能够达到唱表结合 ,表里如一 ,以声传情 ,情如其中的完美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勤学 《职业技术》2006,(18):65-65
声与情是声乐艺术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在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中所讲的“: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就是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为此,需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扎实的基本功,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获得成功。一、声是歌唱之源声乐艺术和戏曲、说唱、曲艺一样,都是用声的艺术,那么,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声音条件才能完美地表达出思想感情,为此,就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正确把握自己生理上的歌唱机能的运动规律,进一步提高更精炼地发挥它的作用,并且使之艺术化。正像叶罗尼姆拉夫斯基所说“:嗓音应当是高亢的,高亢的声音远处才能听得见;应当是柔美的…  相似文献   

8.
"无声则无情,无情难称歌。""情"与"声"相辅相成,如果没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内生情感驱动,就不能形成"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最佳境界,让我们通过渐进式体验、多元化演绎、对比中感知、形象化表现等方式,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最终达成"声""情"合一的完美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没有情在心,难显声之功。当声音和情感做到完美统一时,歌唱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声乐艺术能赋予人们享受与陶冶情操的美感体验,我们在演唱时必须通过理解作品、感悟生活真谛,把静止的音符和歌词变成流动的旋律和声音,使观众能够得到享受和愉悦,并能淋漓尽致表达其思想情感才能实现歌唱价值。歌唱时情感深度、尺度的把握来自于多种因素,我们只有通过歌者自身的各方面的"综合指标"的衡量,才能形成对歌者情感迸发的全面支撑,使其通过艺术修养、文化修养和社会阅历等多方面的提升和提高唱到极致。情乃歌之魂,歌系情之本,抓住情感产生的必要条件,使歌唱情感的表现更加丰富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0.
声情并茂与声乐艺术美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和情是歌唱艺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声情并茂指的是歌唱艺术中声音和感情的饱满和谐.只有这样,才能使歌唱达到完美的境界,激发起听众强烈的共鸣,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声乐是用歌声来表情达意,然而声乐艺术中的情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激发,它们之间有着血脉相通,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要想成功地演唱声乐作品,必须做到发声和吐咬字的完美结合,也就是用优美的歌喉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歌曲的内容.由于每个人的声带长短、厚薄、大小不同,所以每个人的音质各有其特色,在歌唱中音质又因声带闭合状态的正确与否而产生不同效果的音量.歌唱中正确的呼吸关系着歌唱的成功与失败,歌唱中的“情“使音乐作品获得生命,所以“情“在演唱中又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歌唱中音质与音量、字、气、情是声乐训练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歌唱者要注意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想象,并全面调动强烈的形象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歌唱者的心理创造活动更加完善,使欣赏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审美享受,提高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以情托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的完美表现。  相似文献   

14.
训练童声音色首先要了解他们的音域,懂得声区的划分,有效地运用呼吸,并且咬字,吐字做到字正腔圆,及时纠正不良发声习惯,做到理解,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相似文献   

15.
舒伯特艺术歌曲《摇篮曲》具有音乐简洁、追求内在意境,歌词与音乐结合完美,歌曲旋律与钢琴伴奏相得益彰等特征。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呼吸、咬字、吐字的练习,注重音乐的表现,尽可能将歌曲情感和内在意境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6.
在声乐教学中 ,教学双方都应努力做到 :以相对的观点 ,全面地认识歌唱发声中的主观感觉和技巧 ,使声乐教学更具科学性 ,并日趋完善 ,使歌唱的表现力更为丰富、生动。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的往往只是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心理因素对演唱和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其歌唱的训练和学习,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优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歌唱。  相似文献   

18.
歌唱是用声音来表现内心情感的艺术,如何更好地表现出内心情感是成功地演绎作品的关键所在,而激情是歌唱情感的催化剂,有助于歌唱者迅速找到歌唱表演的最佳状态。歌唱者不仅要认识到激情的重要性,还要注意培养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深刻理解歌曲内容,融入感情、展开想象,重视形体表演技能以及多进行平时的生活积累等,从而做到“激情”的“收放自如”。  相似文献   

19.
歌剧《茶花女》是威尔第惟一的一部关于爱情与死亡的歌剧。从薇奥列塔在《茶花女》中的音乐形象、艺术形象的分析,以及对《茶花女》中薇奥列塔这个艺术形象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塑造,可以看出,对薇奥列塔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不仅需要在表演技巧上有所变更,而且在演唱中更需注意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转换,所以对艺术形象进行二次创作,是我们声乐表演者的重要使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