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隐现和替换看“关于”、“对于”的语义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震 《中国语文》2012,(2):139-148,192
"关于"、"对于"的隐现是由话题句内部话题和述题之间的语义关系决定的,当话题和述题之间语义关系密切时,"关于"、"对于"倾向于不使用,当语义关系不明确时,二者必须使用。"关于"、"对于"的替换由述题中的动词和名词性成分的语义小类决定,"关于"倾向与言说动词、内容义名词、言说动词的小句宾语共现,"对于"倾向与心理动词、心理名词及心理动词的小句宾语共现。当述题中的动词或名词兼有言说义和心理义时,二者可以互换。  相似文献   

2.
汉语动词"晕"在与其它动词合并之后形成特殊的论元结构及题元角色,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文章在解释题元理论相关原理与概念的基础之上,结合"晕"的语言事实和语义特征,分析动词"晕"和合成词"动词+晕"的论元结构及其句法特征,期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句子结构与语义解释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纵观湖北省2013年高考英语试题"完成句子"部分,我们很容易看出该题型突出考查了学生学习、理解和应用语法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题型中,考查非谓语动词有3题(第72题、74题和75题);动词时态有4题(第71题、73题、76题和78题);被动语态1题(第79题);非限制性定语从句1题(第77题);虚拟语气,表示  相似文献   

4.
<正>"动词填空"是西藏中考英语测试的一种传统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动词用法的掌握情况,包括时态、语态、动词变名词、动词变形容词、短语搭配等。因此,掌握好动词的各种形式及用法是做此类题的关键。近几年西藏中考的"动词填空"都是10分,占分比重很大,学生此项失分也很多。看看近四年的中考题,分析"动词填空"题所考查的内容。时态:2009年:71.一般现在;72.一般过去;74.一般将来;76.一般现在(从句);78.一般将来(从句)。2010年:71.现在进行;72.过去进行;73.一般过去;78.现在完成;79.一般现在(从  相似文献   

5.
kviIl视swarm类动词为非宾格动词,将它纳入以spray/load为代表的及物动词研究框架,其主要依据是两类动词的处所前王式均臆含某种"完彻性效应".研究发现,两类倒换句隐含的.完彻性"具有不同性质,不能据此将其归为同类倒换句:spray/load类动词是事件性及物动词.在直接宾语位置上有一个述题;swarm类动词则过程性与状态性兼备,动态性与静态性兼容,是不及物无终性非作格动词,不能带述题.两类论元倒换句差异明显,宜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6.
可以肯定地说,动词是英语中最重要的词类。它不仅涉及面广,包括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连系动词、短语动词等,而且在考题中所占比例也大。比如2001年的全国高考题中,单项填空的15题中涉及动词的有7道;完形填空的20题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动词的有6道;阅读理解题虽然不直接考查功词,但一个显然的道理是,正确理解动词是准确理解短文的前提和基础;至于在书面表达题中,动词更是重要,因为书面表达题中的动词错误通常被视为“大错”……基于此,本期特组织了一批关于动词考点的文章,试图点击动词考点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赖梅 《广东教育》2014,(11):35-36
所给提示词为动词时,该动词一般是谓语与非谓语动词,这3分题大多考生是容易拿到的。笔者就此类题的解法作一总结,与大家分享。 所给提示词为动词时,在高考语法填空中通常是一个谓语动词和一个非谓语动词,还有可能是词性转换题。  相似文献   

8.
动词时态题是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中的一项测试重点。随着单项题设题语境化因素的进一步强化,动词时态题在语境中进行测试的这一特点更趋突出,由此给考生的应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结合历年高考英语试题中动词时态题,现将其设题特点及应试策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综观历年高考题,不难发现动词短语是每年必考的考点。200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直接考查动词短语的题有18题,其中湖北巷就考查了4题,考查动词短语之多创历史之最。2007年高考湖北卷考查3题,2008年高考湖北卷考查3题。高考中既有对不同的动词与同一副词或介词构成的短语的考查,也有对同一动词与不同副词或介词构成的短语的考查。这些短语源于课本但有时又高于课本,在复习时要注意动词短语的比较、辨析、记忆和积累。  相似文献   

10.
从商品买卖动词所激活的结果类元素的语义指向出发,本文研究了结果类元素的语义指向与此类动词可进入的句式之间的关系.文章运用题元角色理论和句式平行变化原则描写分析了商品买卖类动词"主一谓一宾"基本句式与"把"字句、"被"字句、重动句及宾语前置句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动词时态题是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中的一项测 试重点。随着单项题设题语境化因素的进一步强化, 动词时态题在语境中进行测试的这一特点更趋突出, 由此给考生的应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结合历年高考 英语试题中动词时态题,现将其设题特点及应试策略 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考题回顾     
在2009年全国18套高考英语试卷中,共有13道题考查了短语动词的用法,但有趣的是在13题中竟有5题考查的是“动词+up”构成的短语动词,它们是:  相似文献   

13.
以汉语普通话空宾语结构为主要讨论对象,考察其在动词特征、宾语所负载的题元角色、宾语的指称特征等方面受到的限制。考察结果发现,除了心理动词与简单的动作动词之外,其他动词都不能进入空宾语结构。此外,不同题元角色的宾语对于空宾语结构可接受度的影响是不同的,而宾语有定无定之别也有影响。进一步论证空宾语结构与"是"字省略句无论在句法上,还是在语义上都呈现差异,这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空宾语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分裂义动词为对象,对俄语多义动词语义衍生中的客体题元层级化问题展开讨论。我们首先将建立由题元数目层级(概括题元层级)、语义角色层级、语义次范畴层级、论元形式层级及角色配位层级所构成的客体题元层级化描写框架,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分裂义多义动词语义变化的客体题元层级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相关分析、研究将能深化我们对动词多义语义关系实质的认识,同时能够对客体题元理论及其相关的动词语义、句法问题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四级考试的词汇部分难度适中,继续沿用了以往的题型结构,不设语法题目,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词类。动词考了16个,名词考了10个,形容词4个,动词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名词,加在一起共26道题。动词考词组居多,如44题的heldback(抑制),46题的derivefrom(衍生),47题的occurto(想到),52题的distinguishfrom(区别),53题的pickup(染上),56题的holdonto(坚持),62题的laidof(f解雇),63题的betracedto(追溯),65题的beburdenedwith(负重担),67题的apply...to...(应用)等等,都是考动词词组搭配。当然也涉及到名词短语,如42题的in(no)moodt(…  相似文献   

16.
曹丽梅 《高中生》2010,(12):34-35
2010年高考湖南卷中出现了三道非谓语动词考题(第21题、26题、30题),分别测试非谓语动词在句子中作宾语补足语、状语和定语的用法。非渭语动词在句子中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同学们在做非谓语动词考题时,要学会抓住题眼,找到关键词,从而感悟命题要点,以便轻松解答非谓语动词考题。  相似文献   

17.
题元理论是当代句法学研究的主流理论,是原则与参数理论中第一个重要的模块理论.本文在充分理解题元理论及其主要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动词"死"的部分事例及"死"本身所具有的语义特征,从"死"的语言事实出发,由表及里,探求单词素"死",合成词"动词+死"的论元结构和句法特征,进而揭示"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现实状况"这一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走西口"等短语为例,根据生成语法功能范畴假设,"V_(不及物)+NP"的生成可以实现为由方位范畴扩展轻动词引进不及物动词的论元,并指派处所宾语的题元角色。现代汉语中,"动词+介词短语"的划分存在争议,有些学者将"动词+介词"分析为动介复合词;有些学者则将介词短语或介词分析为补语,并将"动词+介词短语"分析为"动+补+宾"的形式。受"V_(不及物)+NP"的生成机制启发,将"在、向、到"等介词分析为轻动词的语音实现形式,并将其设定为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范畴,同时,通过致使范畴和时体范畴来测试方位范畴的句法位置。  相似文献   

19.
请看2006年高考英语福建卷第28题:She____Japanese when she was in Japan.Now she can speak it freely. A.picked out B.made out C.made up D.picked up解析:答案是D。此题考查的是短语动词pick up的用法。在本题中的意思是"偶然获得,无意中学会……"。Pick up是中学英语中常用的短语动词,也是高考近几年经常考  相似文献   

20.
带受事主语的不及物动词包括中间动词、作格动词和被动动词,由及物动词派生而来。受形态规则制约,这些动词的施事被压制,外部题元为空。为满足界面条件,通过选择、合并和移动,受事题元前移,成为句子层面的主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