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克 《航空档案》2004,(11):24-29
IDF战斗机(原型机名为“经国号”)是台湾“中山科学院航空工业发展中心”研制的两台发动机作动力的作战飞机。它是一种多用途轻型战斗机,主要用于空空作战,夺取制空权作战。也可以对地攻击,反舰作战。  相似文献   

2.
李杉 《航空档案》2003,(5):75-76
目前,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军用飞机较多的国家,三国所拥有的各种军用飞机达两万架左右,尤其美饿军用飞机的发展代表了世界军用飞机发展的主要趋势,也集中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作战飞机。在作战飞机中,战斗机是精华部分,也是空中作战力量中的奇葩。三国在开发战斗机时,为加以区别和使用方便,对每种战斗机都进了编号。三国在战斗机编号方面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苏-33舰载机解析报告(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效能 飞机的总体结构、气动布局、发动机、飞行控制系统、航电火控系统等仅仅体现的是飞机单个系统的性能特点,而飞机作战效能则是整个系统在实际作战中动态的表现。衡量一架战斗机的作战性能不仅仅表现在其飞行性能上,机载雷达火控系统性能、武器系统性能、电子战系统性能等都是决定其作战性能优劣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说。衡量当代多用途战机的作战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5大方面:  相似文献   

4.
《航空档案》2007,(3):38-53
“阵风”战斗机是法国目前最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在未来25年的时间里,它将成为法国海、空军最主要的作战飞机,也可能成为法国真正独立研制的最后一种先进战斗机。1982年,著名的法国达索飞机公司来承担了“阵风”的研制任务,而此时距法国的首种第三代战斗机——“幻影”2000开始研制的时间(1975年)只不过短短7年。  相似文献   

5.
受需求牵引的高教机项目 现代化空中作战力量经过近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检验之后,已经被确定为了目前军事装备体系中攻击性最强的常规战斗力量,没有制空权也就不可能在现代战争中获得胜利。中国空军面对国外航空技术装备的迅速发展和国防安全上的巨大压力,近20年来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来引进和开发现代化的航空武器产品。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以歼7、歼8改进型为代表的第二代战斗机、以及由苏-27和新型多用途战斗机构成的第三代战斗机共同组成的现代化航空武器装备体系。  相似文献   

6.
鹰翔 《航空档案》2007,(3):76-85
“米格”-23战斗机是苏联“米格”飞机设计局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为苏联空军所开发的前线战斗机,西方称其为“鞑靼者”。作为与西方国家所装备的F-4“鬼怪”Ⅱ和幻影F1相抗衡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正是从“米格”-23战斗机的设计开始,改变了空军前线战斗机一直坚持的简单、轻巧和大量生产的思想,开始从技术上重视航空电子设备和机载武器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苏联军队在大规模战争中执行高强度作战的需要,在设计上大幅度提高了前线战斗机的全天候作战能力、航程和作战半径。  相似文献   

7.
于涛 《航空档案》2005,(5):60-62
F-2战机是日本和美国在80年后期开始合作以F—16C/D(第40批次)为母体研制的多用途战斗机,在许多人眼里,美国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大国,两强联手研制的F-2战斗机肯定是好货,这好像是顺理成章,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可以判断优劣。  相似文献   

8.
巴库 《航空档案》2003,(5):16-17
在空中作战中,战机一般是被对方战机击落,或被对方防空炮或防空导弹之类重型武器击落。然而,有趣的是,在空中作战中,什么样的事都可能发生。其中,有的战斗机被鸟击落,还有的战斗机被一些轻武器击落。其中,二战的时候,盟军一名王牌飞行员驾驶战斗机空中作战中,居然被敌人的步枪击落。幸运的是,这位飞行员保住了性命。他就是美军王牌飞行员格罗斯。前不久,80多岁的格罗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家回忆了他的空中作战生涯。  相似文献   

9.
姚原 《航空档案》2004,(2):49-51
目前,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斗机都是超音速的。其中,印度空军的机型包括米格-21/23/27/29系列战斗机、幻影-2000战斗机和最新的苏-30战斗机,巴基斯坦空军包括一些老式的幻影战斗机和F-16战斗机等。然而,双方超音速战机的第一次空战却是发生在30多年前的印巴战争  相似文献   

10.
F-22战斗机的性能优势和对中国空防的挑战 现代空中力量已经成为军事体系中最具杀伤力的核心战斗力,战斗机作为争夺空中优势的关键更是航空作战力量的基础。战斗机的性能在装备规模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对制空权的归属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任何一个空中力量强国而言,都在战斗机的技术发展和装备使用上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先进战斗机在战场上和心理上也会给对手带来巨大的压力。F-22是外强空军目前现役的唯一按照纯粹第四代战斗机标准设计的先进战斗机,  相似文献   

11.
苏-33舰载机解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33是俄罗斯海军航空母舰装备的主力舰载作战飞机,在美国海军的F-14战斗机退役后,苏-33将成为目前世界上装备的唯一的一种重型舰载战斗机。作为俄罗斯海军最先进的舰载战斗机,苏-33竭力维护着实力已经严重萎缩的俄罗斯海军舰载航空兵最后的尊严。  相似文献   

12.
《航空档案》2007,(1):72-77
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在1984年6月12日首飞了一架新型战斗机,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8Ⅱ型超音速战斗机。该机采用的两侧进气布局,一改我国原有战斗机的机头进气方式,是我国投产服役的第一种较现代化的机型。虽然歼8Ⅱ是由我国自行设计的,但是从外形上就会发现,歼8Ⅱ与苏联在1962年5月30日首飞的苏一15无论是外形尺寸还是基本结构都非常的相似,很容易就会把这两种飞机搞混。对这两种如此相似而发展的时间差距达22年的飞机之间进行一次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作战思想的指导下设计的这两种战斗机在设计中所追求的完全不同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聂云 《航空档案》2005,(1):76-77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的援助下,人民空军迅速壮大。到1955年朝鲜战争结束时,中国空军已经拥有25万兵力,他们分别部署在27个师里,配备了5000多架作战飞机。中国空军从零开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空军,排在美国和苏联空军之后。在新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中,有多种型号的战斗机,包括雅克-9P战斗机。该型机是新中国从苏联购买的。在苏联,雅克-9型战斗机曾是王牌战鹰,二战中大战法西斯航空兵。  相似文献   

14.
温杰 《航空档案》2009,(6):39-47
2009年2月11日,第七届印度国际航空展在班加罗尔市的耶拉汗卡空军基地隆重开幕。印度空军尽遣主力作战飞机当空表演,全方位展示现役装备的出色性能,俄罗斯、美国和欧洲的各型先进战斗机纷纷登场亮相。孤军奋战的米格-35原型机能否力压群雄,顺利地从6个候选方案中脱颖而出,在印度空军中型多用途战斗机(MMRCA)计划的激烈竞争中拔得头筹,对于目前身陷困境的米格飞机公司来说可谓生死攸关。  相似文献   

15.
喷气式战斗机是二十世纪中后期科技发展的巨大成果.是人类现代文明的结晶,蕴含着巨大的作战潜力。喷气式战斗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特别是空中作战的面貌。本史话主要讲述喷气式战斗机的产生过程及其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六日战争、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的卓越表现。史话的原作者系美国王牌飞行员.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并以独特的视角加以审视,更增添了魅力,自本期起,将陆续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黑熊 《航空档案》2003,(5):24-26
目前,亚洲地区不仅有美国军队部署的作战飞机,还有美国销售的许多作战飞机,主要机型包括战斗机、攻击机、预警机、海巡机、侦察机和直升机等,总数至少在1000架左右。从任务性质来看,一股为战术使用的作战飞机。战斗机方面,主要是F-16、F-15和F-18。攻击机方面,主要是老式的A-4和A-7等型机;预警机方面,主要有E-2C和E-767。海巡机方面,主要是P-3型机。此外,美国还计划向亚洲一些国家出售AH-64武装盲升机和一些先进的空空导弹等武器。  相似文献   

17.
大家一说起抗战时期在华作战的美国飞虎队,就想起那画着大鲨鱼的战斗机P-40和P-51。其实,陈纳德的14航(第14航空队的简称)里,轰炸机也是战果辉煌,勇猛如虎。  相似文献   

18.
强正德 《航空档案》2005,(11):98-103
1982年5月1日,凡是观看英国BBC电视新闻的人,都永远不会忘记当时英国皇家海军“海鹞”战斗机在“无敌”号和“赫尔莫斯”号航空母舰上降落的情景。他们刚刚执行完对斯坦利港和库斯格林港的攻击任务。出于保密的原因,BBC记者并没有说明参加作战的具体飞机数量,只是说所有作战飞机都完全返航。而当时实际参加首次突击的飞机只有12架,整个海军特遣队也只有19架“海鹞”,他们不仅要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同时还要担负突击福克兰群岛地面目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二战期间,纳粹为了获得空中优势,研制了大量作战飞机,包括轰炸机和战斗机等。在战斗机中,给盟军造成最大威胁和危害的机型就是BF-109战斗机,有人也称之为梅(Me)-109战斗机。在空中作战中,BF-109战斗机成为纳粹最有威力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曾击落大量盟军作战飞机,包括战斗机和轰  相似文献   

20.
LCA是印度航空工业为了满足空中作战力量要求所开发的第三代轻型超音速战斗机,这个项目从1983年正式确认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漫长的研制周期,虽然LCA的进展因为技术储备薄弱和管理经验的缺乏而明显拖延,但是目前的LCA在技术上看起来已经走过了难度最大的关口,印度高性能战斗机的发展也已经又一次站到了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