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倡导"是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全新概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要素的简要凝练,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创举。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三个倡导"的培育,同样,"三个倡导"的落实也需要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载体作为制度保障。"三个倡导"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高度一致性,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绘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好国家治理局面,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治理环境,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素质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社会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绿色校园的规划建设对于实现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视野中,学校更应当秉持十九大"绿色发展"的精神,创造优美的绿色校园氛围,创新教育理念,倡导科学管理,努力优化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全面培养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竖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发展和价值观建立的重要阶段,认清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发展特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方面的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将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更需要对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有必要加强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勇  李澍 《巢湖学院学报》2008,10(2):123-125
大学校园的思想是社会的"晴雨表",面对社会地位的嬗变,大学生的思想处于半游离状态,缺乏归属感。本文从发生认识论原理出发,为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出了三个策略:一是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合作与交流能力等直接影响大学生道德内化;二是大学生道德观念改变受影响源的数量、影响源与主体在时空和心理上的接近性,以及影响源的强度等因素的制约;三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德育功效。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应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大学生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只有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才能进而提出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三个倡导”是社会道德的引领,对大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的快速变革直接冲击着高校思政教育,有效开展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教育,就必须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笔者提出了三个着力点,即倡导低调精神、倡导心灵感应、倡导自我教育的德育工作思路和方法,以期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时尚文化既受社会时尚文化影响,又与大学校园文化密切联系,是当下大学校园正在兴起的一种包含语言、休闲、交往、消费、学习等众多时尚元素在内的行为方式,它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与渗透,既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社会化能力、审美能力和抗挫能力的培养,又对大学生的时尚认知、个性发展、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晓玲 《考试周刊》2014,(32):170-17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做了高度的凝练和概括。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这三个层面共12个词,24个字,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我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依据和准则。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寄托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学生阶段是价值观萌芽和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不仅关系一代人的健康成长,还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契机。明晰"90后"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作为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担负着为达成这一目标而培养人才重任的高校寄予厚望,贯彻落实这一目标就是要积极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成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时制度的改革,我国大学生闲暇时间的相对增多,闲暇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社会化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闲暇教育,应当成为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当今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宅"现象相当普遍,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大学生"宅"现象的出现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学业的发展及高校舆情引导带来不利的影响。"宅"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学生缺少合理的学习生活规划和大学生生活经历的不良影响等三个方面。高校应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观等措施积极应对,以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任丽 《教育教学论坛》2014,(43):214-216
大学生休闲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个人生活质量,培养人对休闲行为的内容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的现代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终极幸福的教育。本文针对新时期社会环境下凸显的大学生休闲意识模糊、休闲理念欠缺、休闲行为不当、休闲效果欠佳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休闲教育的理念应被重新认识及高校应如何开展休闲教育的途径,从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个倡导"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烙印,"三个倡导"是对大学生"多元价值观念"的有效整合和积极引导、"三个倡导"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是一种"催化"和"度量",对大学生的价值评价起到"标杆性"的作用。"三个倡导"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观念输入是抓手,形式覆盖是手段,教师善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核和精髓。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重视课堂教学、坚持培育原则、创新培育途径,有助于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着知行统一、爱国情怀、社会良知、义荣归心,求真、审美、向善、立志、慎思、笃行等社会公共精神和个体内心修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园是社会思潮的集散地,青年大学生是社会思潮兴起和传播的主要载体。研究社会思潮,绕不开大学校园文化。同样,研究大学校园文化,也回避不了社会思潮。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置于当代社会思潮空前涌动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是现代高校育人模式变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大学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认真分析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积极探索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当代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发挥当代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确保大学校园文化始终能够体现和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能不能顺利完成,进而涉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和方向。我们要按照十八大的基本精神解读"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按照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理论解读"三个倡导"的含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