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感谢乒乓     
《乒乓世界》2008,(11):146-146
Lixiang:从张怡宁第一次打世乒赛开始.我不仅认识了她,也爱上了乒乓球。虽然我球技不高。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乒乓球的热情,每个月底是我最开心的一刻,因为会有一本名叫《乒乓世界》的书陪我分享着国手们的喜怒哀乐。欣赏这些的同时,乒乓球也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学着刻苦努力,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9,(4):17-17
在乒乓球这个行业里,我和老徐并肩作战整整半个世纪,互相之间非常了解。实事求是地讲,在中国乒乓球历史上,除了第一个获得世界冠军的容国团之外,这么多年来老徐对中国乒乓球的贡献和功劳应该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体能训练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11月,我开始协助中国乒乓球队教练组进行体能训练工作,几年来,通过对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我在乒乓球项目对体能的要求和乒乓球运动员如何进行体能训练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提供给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3,(2):22-22
2002年12月22日,对我来说是个非常难忘的日子,当我站在台上接受中国乒乓球杰出贡献奖的那一刻,也成为我在运动员生涯中写下的最灿烂的篇章。这枚奖牌的分量,可以说是我运动生涯中获得奖牌的总和,也是我对中国乒乓球事业所做贡献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王志文 《乒乓世界》2005,(5):117-117
我是一名业余怪球手,人称“刁无锡”,从12岁开始打乒乓球.迄今已有69个年头了,曾代表过山东邮电系统、山东省直机关等参加过全国老年乒乓球比赛及国际乒乓球“元老杯”比赛,均获得较好的成绩。由于长期在写字台前弯着腰工作,我患了职业颈椎病,晚年加重成了颈椎粘连.造成供血困难,为防止意外,遵照医嘱,我只能告别酷爱一辈子的乒乓球。2004年山东省“寿星杯”乒乓球比赛是我一生中参加的最后一次比赛,乒乓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许多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很朴素的文章,读后却让我很感动,因为我读出了老人对乒乓球浸润一生的深情。乒乓球因此也带给老人意想不到的快乐。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体会运动的快乐吧。  相似文献   

7.
情系乒乓     
陈玲 《乒乓世界》2003,(5):i004-i005
在乒乓球迷群中,我就属于那种最基层、最业作也最活跃、最执着的一族、我九岁模拍、身经百战,到如今已经有44年的球龄了,虽说没打出什么名堂来,却从中体味到了乒乓球无穷的魅力和乐趣,我爱乒乓球,爱得不可救药,一天不打球,就觉得没精神;两天不打球,周身都不舒服;到了第三天就像得了病,我老公说我这辈子嫁给乒乓球了,白头到老,终生不渝。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4,(1):i007-i007
俗话说:人生四十不学艺。我人到中年,却偏偏对乒乓球动了感情。60年代,我出生在山村里,在我们那里,500多人的中小学合在一起仅有一副木板球台,只是少数男生的专用。尽管乒乓球是国球,但说来惭愧,过去我对它一无所知,甚至连每一个时代乒坛高手的名字也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9.
父子乒乓情     
王立红 《乒乓世界》2005,(10):115-115
今年初秋,刚刚小学毕业、特别喜欢乒乓球的儿子,终于考进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北京市66中乒乓球特长班。静下心来,我和儿子这几年为乒乓球共同付出的那段岁月,犹如一部电视连续剧,一幕一幕地浮现在我的面前。  相似文献   

10.
<正>乒乓球课是笔者所在学校体育学科开设的特色课之一,我有幸担任一年级的乒乓球特色课教学。我用心去教学,让学生们快乐地学打乒乓球、开心地练习乒乓球、从小爱好乒乓球;我用心去教学,快乐着一年级孩子们的文明有礼、常规形成;快乐着学生们对乒乓球学习的极大兴趣、对乒乓球练习的认真专注;快乐着学生们对乒乓球球性的逐步熟练、对发球接发球的点点进步……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6,(7):I0010-I0011
2006年3月18日下午3点,我和爱人在家观看河北卫视现场直播的国家乒乓球女队出征不来梅的练习赛,由5名出征不来梅的女队员对阵其她女队员。之所以关注这场比赛,一方面是我从小就喜爱这项运动,另一方面是我10岁的儿子王雨田就在比赛地,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训练乒乓球。  相似文献   

12.
夏娃 《乒乓世界》2003,(6):12-14
采访乒乓球项目十几年,最近几次世界大赛都是带着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情启程。从感情上说,我希望中国队的每个参赛选手都有所斩获,希望中国队把所有的冠军都拿回来。从理智上想,如果每次中国队都包揽冠军,不仅不利于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对国内乒乓球市场也没有好处。冠军拿多了,国人习以为常了,乒乓球比赛便会逐渐失去悬念,少了魅力。  相似文献   

13.
年度事件     
《乒乓世界》2009,(1):24-41
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创多项纪录 北京奥运会闭幕后,下届夏季奥运会举力蜮市伦敦的市长约翰森在一次聚会上发表了一番颇为高调的即兴演说,对将伦敦冠以“世界体育之都”做出了解释。他提到了起源于英国的乒乓球运动。约翰森说:“尊敬的北京奥运会东道主中国代表队在乒乓球项目上的绝对优势显而易见,但这项伟大的运动也是在19世纪英国人的餐桌上诞生的。那个时候,人们给乒乓球起名为whiff wharf。现在我想对中国以及世界所有爱好乒乓球的人说,乒乓球终于要回家了。”  相似文献   

14.
一生有你     
阵川 《乒乓世界》2005,(4):108-108
我对乒乓球的爱好始于小学。虽然那时学校的设施十分简陋,用水泥制成的球台大都缺一个角,网也是由砖头拼起来的,但是丝毫没有降低我对乒乓球的狂热程度。即便是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我也跑到球桌去疯狂一阵。放学后我们几个乒乓剑客常常“留学”球台。  相似文献   

15.
感情乒乓     
韩方杰 《乒乓世界》2005,(4):108-109
乒乓球真是一种“感悟”的游戏,这是我二十年前初次接触乒乓球时的第一感觉,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如今,二十年过去了,随着阅历的增加,我对此深信不疑,就是这一触,便一发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16.
我建议:乒乓球拍统一底板统一胶皮统一海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酷爱乒乓球运动,对它的发展和前途非常关心。看了贵刊98年第4期所刊登的姚、哈关于底板覆盖物——长胶之争,对我的启发很大。我认为,为了解决真正的公平竞赛,除了解决好底板上的覆盖物外,同时还必须进行对乒乓球拍底板和海绵的改革。哈里森博士说:“乒乓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何亚 《乒乓世界》2004,(4):i014-i014
我与乒乓球“接上火”缘于中央电视台的CCTV乒乓球擂台赛,从那时直到现在,我的乒乓情结就未断过,如今我与乒乓球一起走过快十年了。在这期间,我感受过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上的豪情万丈;刘国正在大阪世乒赛上的力挽狂澜;马林朝气蓬勃,技术过硬;王皓满身灵气,直拍横打炉火纯青。用“人才辈出”来形容中国乒乓球队,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许多选手正在当打之时,一些新人已经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5,(8):26-27
我是准?“我”是一个虚拟的人,“我”之所以被虚拟出来,完全是为了给大家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关于中国乒乓球手凭借自己的乒乓球技艺在世界闯荡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刘凌君 《乒乓世界》2004,(7):i004-i004
奥运会乒乓球亚洲区预选赛4月9日至13日在北京市海淀体育馆举行。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我是一个有着43年球龄的乒乓球爱好者。我爱人在我的影响下也成了球迷。我们夫妻二人决定进京观看乒乓球明星风采。过一下球迷瘾。  相似文献   

20.
竞赛与观赏     
《乒乓世界》开辟了“我说改革”专栏,很好,为广大乒乓球迷提供了发表自己见解的园地。我是一个有五十年球龄的老乒乓球迷,至今仍坚持乒乓球运动,受益匪浅,并有两项与乒乓球有关的实用新型专利,对乒乓球的一往情深是难以言表的,所以对乒乓球运动的改革也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