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程改革需要解决不少问题 目前,中职专业课程改革主要存在8个方面的问题。专业建设策略问题。专业建设是中职专业课程改革最为重要的一个战略问题。整个专业结构的优化、布局,关系到一个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质量,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中职谋求扩展规模时,需要在专业建设上开“超市”。但在中职谋求质量提高、特色发展的今天,在专业建设上要开“专卖店”,只有“专卖店”的商品才有质量、品质和特色。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成为国家战略发展重点以来,不但需要大量的中级技能人才,且对人才结构提出了非常专业的要求.作为直接为其服务的中职教育,在专业结构调整上与其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文章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为例,提出了应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与解决就业困境的专业设置策略.  相似文献   

3.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建设是我国中职教育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本质.通过本文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的探索,希望能为同行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中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具有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下我国中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会不断发展、成熟,中国教育事业会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4.
吉林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始终全面贯彻实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以“市场决定办学、专业适应就业”的思路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通过专业引领,促进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全面提高聋生的职业能力提供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结合“十三五”浙江省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中职名校”项目建设方案的编制,分析归纳新时代中职教育办学的价值取向,梳理回顾名校建设方案设计的逻辑演绎,总结提炼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路径以及改革发展的相关策略,以引发更多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与实践,进一步提升中职教育质量,为率先迈向中职教育现代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发展,但随着高中阶段学龄人口的减少,这种单纯的规模发展将难以持续,如何在生源减少的情况下促进中职的可持续发展?中职到底应定位于“就业”还是“升学”?职业教育的质量与特色如何保障?等均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中等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强规划,引导中职教育的科学有序发展,同时建立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切实保障中职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学校应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突出专业特色,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总的原则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从满足社会需求, 从职业和工作岗位出发进行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及其对口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但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现状与社会需求及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主要集中在:中职学枝专业结构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培养的人才数量与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新兴专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不相适应. 对此, 需要认真研究中职学校专业设置问题, 提高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社会需求吻合度.  相似文献   

8.
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行路径与方法的背景下,研究中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的是回应现阶段我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的,探索形成适合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框架逻辑与可行路径。结合中职教育在层次和类型上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理包括四个维度:课程建设实现结构性融合、课堂教学实现过程性融合、实践平台实现功能性融合、机制建设实现长效性融合。针对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项目难找”“创业难成”现实困境,中职学校应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升级师资队伍、打造实践基地、完善支持机制的实践路径,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环节。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来华留学生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经历了主动调整、“入世”后迅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服务国家战略三个阶段。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来华留学生规模稳步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逐步规范,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来华留学生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逐渐优化。但与留学生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仍存差距。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需要补齐短板,完善留学生服务配套措施、创新趋同化管理制度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进一步建设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全面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当前中职语文在“为专业服务”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多种误区,提出中职语文教学要明确教育目标,摆正语文的课程地位,强化人文素养教育,开发具有专业内涵的校本教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界定了美国中等生涯与技术教育(CTE)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介绍了美国初级、优秀中等CTE教师专业标准的结构、内容特征和开发及运用实践方式,提出了其对我国中职教师标准建设的启示:形成多层次的中职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科学制定中职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切实保障专业发展的科学评价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三员 《广西教育》2014,(26):43-44
分析当前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职学校应树立"立足本位、适应社会"的发展理念,及时调整专业建设目标,整合教学资源,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当前,影响中职教育质量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双师型”高水平师资力量缺乏,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已成为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因此,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职业技术教育》2014,(24):22-23
巩固提高中职发展水平要从五方面入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突出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突出中职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的战略地位,实施面向未成年人的学历与职业生涯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基本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为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但一些地方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重点发展普通高中,使中职成为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短板。因此,必须扶正纠偏、固本强基,把巩固提高中职教育发展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一是要着力落实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目标和要求。加强职普招生统筹、中职招生统筹,做到招生计划向中职教育资源富集地区倾斜、向优质中职学校倾斜、向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倾斜。加强督导检查纠偏,把职普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纳入地方政府实绩考核,列入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要着力优化中职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整合办学资源、优化学校布局、优化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三是要着力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技术技能教育,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等教学方式,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文化基础教育,重点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德技双馨、身心双健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四是要着力提升中职学校服务能力。提升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推动中职教育自身与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有效衔接。提升服务普通教育的能力,建立职教与普教互相承认、来去自由的互通交流机制。提升服务职业培训的能力,推动中职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有效联通。五是要着力加强中职教育条件保障。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投入保障水平、优化社会舆论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张艳 《成才之路》2010,(22):81-81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服务专业教学,培养学生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被确立为中职文化基础课的重要内涵。为此,“强化能力,学以致用”应成为中职语文尤其是写作教学的重点。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笔者尝试把写作教学与“专业学习”接轨,把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与写作密切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职业学校的专业起着连接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专业设置好坏对职业学校能否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有某种程度的影响.江西省中职学校总体形成了以信息技术、加工制造两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结构,基本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也存在专业设置重复、结构不合理、聚集度较低等问题,且城乡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虽有一定的差异但不明显,还需通过加强基础类专业、专业集群、特色专业和复合专业建设等措施加大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提高江西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水平.  相似文献   

17.
推进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以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的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认真开展以职业素养与核心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职业训练,通过改革和创新,突出体现中职教育“教师像师傅,学校像企业,学生像工人”三个方面的特点,以实用专业、“双师型”教师、充分就业和有特长的学生为主要特征,以质量和特色在社会公众中形成优秀的名誉度和影响力。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与方向。一、要以“教师像师傅”为目标,切实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专业…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在加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建立中职毕业生就业统计公告制度,成立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以及开展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人员培训工作等。但是“重就业数量、轻就业质量”,监督监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因此,应完善毕业生就业统计公告、监测、评估制度,建立独立的职业指导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加快人才信息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进程的加快,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安徽高职教育尚未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安徽的经济建设需要高职教育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与服务.为此,高职教育要为安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壮大皖江产业带、大力推进产业集聚,提供人才支撑,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调互动、互相促进,最终形成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中职学校在加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建立中职毕业生就业统计公告制度,成立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以及开展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人员培训工作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重就业数量、轻就业质量”,监督监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机制因素外,主要是没搞清中职教育职业指导过程中的原则和措施,使得运作目的性不强,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