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桓 《甘肃教育》2004,(10):24-2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能发教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存朗读指导中不但要敢于“放”,更要巧妙地“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读,获得真知。那么,怎样才能在朗读教学中巧妙地激发兴趣、读出情趣和品出乐趣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课本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实践的源头活水.要落实新课改的目标,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的情感就能在教师情感的推动下与文章情感产生共鸣.达到升华。为此.应着力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弹奏语文课堂的情感乐章.从而使学生乐于读书。  相似文献   

5.
谢利平 《教育论坛》2004,(2):32-32,35
新课程标准准确地提出了培养语感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悟,就是对语占文字直接地整体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上.朗朗书声最美.当静止的文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来时.文字变成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段段动人的音乐.它可以跨越时空,沟通文本与读者的心灵。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对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  相似文献   

7.
闫立芳 《学周刊C版》2011,(10):116-116
语文新课标指出:“中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号家和教师的追捧.大家都纷纷将阅读教学或尝试性地.或实践性地渗透到课堂中。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语文课程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标建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整体把握能力,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大。然而如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将读与看、思、演、写、画相结合,更有利于发挥读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发挥语文课的功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阅读教学应坚持以读为主,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我采用“四读”法进行阅读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文 《青海教育》2009,(11):24-24
朗读训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新课标明确指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可以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如:范读,引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正确地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怎样落实让学生“充分地读”呢?我认为应当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反复读,每一层次都要达到应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学到语文知识。”但如何读才能达到大纲的要求却令人深思.现实中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形式可谓灵活多样.有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悟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学生不能把一篇文章读通渎顺,淡何理解。反之,如果学生能够把一篇义章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说明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的瑚解和感悟。可见,朗读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读”。读一篇文章不只是为了了解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要理解文章的旨意、理脉,要体会文章的情致、风格,离开反复的诵读、涵咏又怎样感悟去体会呢?所以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标准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和语言积累这三方面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突出强调了语文“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此基础上,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珧 《现代语文》2006,(7):99-9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困难的。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应力求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教学形式来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大纲》指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同时,教师通过朗读还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于是有教师认为今后语文好教了,只要让学生一味地读,教师无需多费口舌。于是,齐声读、自由读,男声读、女生读,小组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