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赵珞琳 《出版科学》2021,29(6):66-75
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以质性方法考察网络字幕组的网络分享实践,分析其内在动机、实践模式及困境,为理解我国互联网背景下文化生产和数字劳动提供一个新的阐释视角.研究发现,字幕组的分享模式是自愿、自由、自主与自我管理的结合;成员出于积累个人社会文化资本的动机进行字幕分享,最终呈现利他主义的结果;字幕组也由于外部条件约束和内部价值冲突面临着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关注参与式影像的在中国社区建设中的实施与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参与式影像实践形成了三个热点地区,在中国乡村社区建设中在社区论坛、社会纽带、社区教育等方面发挥了多重效果;参与和赋权是中国参与式影像发展的两大指标,参与式影像实践在个人和集体层面上有助于公民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郑孟兰 《东南传播》2021,(9):103-107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变革,刺激了社会信息权力的流动,带来了传播关系的变化与新机制的形成.资本、媒介与用户成为新媒介赋权下权力竞争的重要主体.社会信息的权力格局正在重塑,并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博弈生态.基于经济学、社会学等交叉理论与行业实践,探究新媒介赋权下权力格局的演变过程和发展方向,分析资本、媒介与用户三主体间赋权博弈的内在机理与权力生态,可以为新媒介赋权研究与实践提供多元化视角.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15):77-80
委内瑞拉的社区媒体起源于草根媒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C—3P的传播模式符合参与式传播的内在需求,即社区媒体的工作人员来自于社区本身,促进了传者和受众的融合;报道内容主要围绕社区进行,促进了社区问题的解决;报道目的是给社区成员赋权,提供发言载体和讨论平台,促进了社区的发展。这对解决当下我国社区报发展过程中身份未明、功能未定、前途未卜的三大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传播学传入中国以来,其为国内学者提供了新型的研究视角,也为传播学之外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近几年,社区传播成为传播学研究一个新的热点和焦点,无论是对虚拟社区还是对现实社区的研究,都为进一步理解社区的意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想象.在这些新近的社区传播研究中,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斌教授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的《社区传播论:新媒体赋权下的居民社区沟通机制》一书,针对整个社会运行的基层机构——社区进行研究,分析社区传播的基本原理和机制,以及社区传播对于社区的意义.该书以传播学为本位,借鉴了新闻学、城市社会学和社会运动等其他学科的有益成果,这种跨学科的视野,使该书对社区传播的研究取得了有别于主流学术界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韩鸿 《新闻大学》2007,1(4):74-80
参与式影像的中国实践已有十多年历史,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尚未起步。本文密切关注这一新的影像实践形态,从发展传播学的视角对参与式影像的概念、来源、操作程式进行了解答,并对参与式影像在中国乡村传播的特殊价值、发展态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社区媒介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蕴含着实现民众媒介近用权、传播民主化、培育公民意识等价值理念。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及新闻业生产的双重变迁,社区媒介在中国语境下有其独特存在样貌和理论意涵,以及方法论上的研究意义。融合性社区媒介作为社区居民参与式传播的平台,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自我赋权,并通过连结性行动发挥着重塑社区、培育公民意识、维权抗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区媒介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蕴含着实现民众媒介近用权、传播民主化、培育公民意识等价值理念。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及新闻业生产的双重变迁,社区媒介在中国语境下有其独特存在样貌和理论意涵,以及方法论上的研究意义。融合性社区媒介作为社区居民参与式传播的平台,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自我赋权,并通过连结性行动发挥着重塑社区、培育公民意识、维权抗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佳骏 《图书馆论坛》2013,33(1):129-132
针对高校图书馆传统咨询服务模式单一,难以满足现今高校学科发展需求的问题,基于高校学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特征,提出一种多层次知识分享的立体式学科咨询体系,构建相应的WEB2.0社区知识讨论平台,利用平台的互动性分享、传播和创造知识,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当前考察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进路呈现出“重文化、轻交往”的趋势,人际讲叙、家庭叙事、社区传播等集体记忆产生与流通的中观层次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本文以数字联结传播环境下的新记忆生态作为分析框架,结合情绪的社会分享理论和“假肢记忆”概念,主张考察社会技术、记忆主体和行动者参与记忆重建的多元实践,以个体记忆为基点,通过家庭记忆、社区记忆的人际和群体传播,缝合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之间的理论缝隙,为勾连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集体记忆研究提供可能的理论资源和未来议程。  相似文献   

11.
“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对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基本单元的少教民族村寨来说,村民能否积极有效地运用大众传媒并展开相应的传播活动,进而为自身权益的声张和自我发展道路的发掘寻求新的渠道或方式,成为媒介化社会中少数民族村寨发展的一个思路.少数民族村民传播实践活动及理念的提出,其核心就是要让村民自主地认识和运用媒介、自主地生产信息和传播信息,自主地把信息传播活动与实现社会建构有机结合,最终达成参与式的媒介和传播实践的目标.文章以云南省一个普米族村寨作为调查和实践的个案,分析了在媒介参与实践开展一年多的过程中的得失利弊,认为:村民媒介参与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增强边缘性群体在发展活动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进而寻找乡土社会“自有”的发展脉络,发掘当地人特有的“地方性知识”,发掘自身独特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技术的应用发展,改变了以往单向线性的传播模式和传受关系,媒介内容生产与消费两端的对立逐渐消失,一种以分享、参与、串连与自我呈现为特色的媒介文化正在显现.这种文化将媒介消费的经验转化为新文本,乃至新文化和新社群的生产.梳理弹幕视频网站的发展轨迹,从迷群的聚集、关系的建立到用户自主生产内容、参与社区建立,暗含了参与式文化的发展轨迹,也是亚文化视角下参与式文化的独特实践.较之于传统的媒介传播形式,受众有了更多民主参与的可能性,然而距离实现真正的完全的"参与"仍然有非常遥远的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3.
知识传播是促进社会化发展的主力军,在新媒体技术进步的同时知识传播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新技术催生网络社区平台发展,新工具促进个体表达向集体智慧的转变。知识传播的途径由线下融入线上,"受众"一词被"用户"所取代,其行为变被动搜索为主动参与。在参与式环境下,知识传播呈现新样态。本文以知乎社区为个例从用户角度出发分析新媒介环境下参与式知识传播的新特点以及传播利弊,并就其发展趋势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现象学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引入促使了发展传播学向以参与式传播为中心的多元范式转型。随着资助主体及其关注重心的改变,发展传播学的研究焦点逐渐从个体变革转向社会变革,从信息扩散转向公民参与,从国家、国际转到社区,权力问题突显并日益中心化,发展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呈现出多元策略聚合的态势。在此背景下,行动研究应成为当下中国发展传播学的研究和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15.
有关虚拟社区中知识传播的研究集中在专业社区中网民的知识结构、互动程度与专业知识的分享及创新间的联系。本文重点研究网络常识的知识特点、生产过程以及网民关系。以新浪博客中"四大名爹"的博文传播为例,研究发现,这些由新闻或日记生产的知识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修辞形式上均表现出了后现代消费文化的特征;常识的分享与创新同时进行,创新更多地是为了阅读与消费;其传播过程更多地围绕意见领袖来进行,这些博主不仅互动积极,而且博客等级高,拥有很多粉丝;围绕这些意见领袖构成了常识传播的小群体以及群体间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宓素琼 《新闻窗》2014,(6):44-45
健康传播指借助各种媒介渠道,结合多种传播手段,为维护和促进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制作、传播、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包括医患间的沟通传播、政府健康传播、社区健康传播、媒体健康传播。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公共卫生事件,事件报道的透明让健康类媒体进一步为人所知。公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全国各级广电媒体播出的健康类节目近千个。本文从健康传播学的视角,浅析健康类节目的传播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释了Community Informatics(CI,“社群信息学”)的内涵和主要思想,认为它与我国的社区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分享共同的兴趣与宗旨,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社区发展;与社区/农村信息化相比,CI之新在于,它以社群主义、网络社会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当代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强调ICT应用中的社区振兴(或社区赋权)和社区参与.本文认为这些新理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方法对解决我国社区/农村信息化效益低下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也提出了与CI引进相关的其他问题,例如CI应该成为谁的视角和方法,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东渐”路径与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民工的身份认同、融入城市文化等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同时,有关“赋权”概念及相关理论逐渐被纳入到社区发展的研究框架内.赋权理论强调社区、个人的自我行动与社区发展的有机联系,强调制度框架给予底层群体的赋权观照.本文以皮村打工者自我赋权为个案,对其自建文化活动进行实地研究,进而探讨我国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活与发展中的身份认同、文化传播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爱残疾人群提供知识援助——图书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其生存和发展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图书馆是知识的集散地、信息的枢纽,为残疾人提供知识援助,可扩展残疾人的生存空间,帮助他们实现发展诉求.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图书馆为残疾人提供知识援助是图书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阐述我国图书馆为残疾人提供知识援助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图书馆的工作实践探讨了图书馆积极履行这一社会责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当前虚拟知识社区已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尽管技术发展有效促进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效率,但是虚拟知识社区中的信息粘性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传统的信息扩散模型如Bass模型和传染病模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信息在虚拟知识社区中的传播过程,但是其难以解释产生信息粘性现象的内在原因。[方法/过程]本文将基于信息粘性理论提出一个研究框架,针对虚拟知识社区中用户生产的信息(回答和文章),研究内容包括信息粘性的程度测算,信息粘性的成因识别和信息粘性的演化形态分析,以期发现虚拟知识社区中产生信息粘性现象背后的原理,为提升虚拟知识社区中信息传播效率提供理论支撑。[结果/结论]通过探究虚拟知识社区中信息粘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演化可以对信息传播的不均衡现象展开理论解释,完善现有信息传播理论模型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