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叶采《近思录集解》版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采<近思录集解>自南宋至清代中叶盛行于世.现存有元代与明前期的各种仿宋刻本或重刻本.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主要刻本为周公恕分类改编本.自明代崇祯至清乾隆,各种仿刻、重刻、合刻等形式的叶采集解本盛行一时.本文就种种版本逐一梳理,注其存佚,考其源流.  相似文献   

2.
《文选集注》中的"今案"标明了唐时诸家注本如《钞》、《音决》、五家及陆善经本正文与李善本的不同之处。本文通过比勘《文选集注》与监本、尤刻本、胡刻本、陈八郎本、明州本、奎章阁本及建州本等,一是有助于认识唐时诸家《文选》写本的旧貌,及考察《文选》的异文及其流传与接受情况;二是可发现《文选集注》多方面的校勘价值,对纠正诸宋明刻本的讹误及认知《文选》版本流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避讳”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历史现象。当不知一个时代刻本的具体刻印时间时,当难辨同一种文本的不同时代版本时,当各家版本鉴定存有争议时,当一种刻本原本不存,传注本又较多时,若作推断,则往往依据避讳字。例如以避讳字有助于鉴定《近思录》的不同版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北宋刻本《崇宁藏》的刻印经过、本馆收藏《崇宁藏》零本"佛藏经"的基本特征,该藏的流传过程以及该藏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及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华再造善本》与《续修四库全书》均影印《广舆图》,二者版本著录不同,《中华再造善本》著录为"万历七年钱岱刻本",《续修四库全书》著录为"嘉靖四十年胡松刻本"。本文通过《广舆图》嘉靖、万历刻本的版本特征的梳理,认为二者影印底本应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嘉靖三十四年前后的初刻本。  相似文献   

6.
元末诗歌总集《草堂雅集》大致有三个版本系统:元刊本系统、俗本系统和徐渭仁所藏清抄本系统。从诗人和作品的收录情况和编次对比来看,元刊本系统可以替代俗本系统,而与徐渭仁所藏清抄本系统差异较大。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元刊本的递修成书、渐次刊刻与辗转流传。综合了三个版本系统优长的民国陶湘刻本是《草堂雅集》最全的古籍版本。  相似文献   

7.
《四书章句集注》版本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理顺《四书章句集注》未定本与晚年定本两个不同的系统,确定当涂郡斋本为现存最早、校刻最精的宋刻本,指出当涂郡斋本与仿宋本的区别与联系。核定了现藏北京图书馆的残宋本(存《语》、《孟》)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残宋本(存《大学》)实为一部书。有重点地分析了元、明、清三朝公私刻本的优劣。试图引起研究者对《四书章句集注》不同版本的注意,从而看出朱熹理学思想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李侗著作的版本,大致可分为《延平答问》版本、《李延平先生文集》版本和拾遗三个系统。基于《延平答问》的宋刻本、明刻本、清刻本和朝鲜、日本刻本,以及《延平文集》的版本,以及后人所编拾遗部分,通过前人的著录、史志以及罕见的李氏家谱的珍贵史料,进行了详尽的考证。  相似文献   

9.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乃后代士子举业必读之书。官刻不绝,坊刻尤多,流传深广。国内各大图书馆所藏朱子四书类著述诸版本中仍有多种宋元旧椠、明清精刻、名家批跋本。这些版本或有句读训解,有助于研读此书;或录有重要的批注跋文,可考原书流传原委;或版本较早,有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序次附录一书名一{刻币丽版本情况存备五1}闲居集(刻本)有嘉靖三十年序26册本缺卷四七言律 P22 P65二:闲居集(清抄本)】三有乾隆三十年益都李文…曝:蒸淞默爵熬黔鞘嘿:·每称卷一卷五藻题记与它书不同2}词谑(清抄本)中华书局(沪)1959铅排本二册路工辑校来鹭攀翼钾镇梦为篇容上说比嘉靖原刻本大有缺漏且次序亦极不统一。中戏院存 与《‘中原音韵》合订一册。较嘉靖原刻本圈文甚多。书名北图善本室嘉靖间原刻本《一笑散》。 全本。板式、行款《闲居集》全同,板、字体和心略小。同上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路工藏本影印出版。 《中国古典戏曲…  相似文献   

11.
现存《音韵辑要》一书的版本可以分为刻本和抄本两大系统。从整体上看,刻本系统主要有载德堂藏板和咸德堂藏板两大类。从版式,刊刻者和内容字体上看,二者均无太大差别,故而可能便是同一刊者先后所刊之本。咸德堂藏板在整体上字迹比较模糊,有很多脱误和漶漫不清之处,故而可能是后印本。  相似文献   

12.
马珂 《天中学刊》2014,(2):78-80
《抱影庐遗诗》,清代河南陈州府西华县张华所作,乾隆十六年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藏有民国河南省立图书馆据乾隆十六年刻本抄本。是书彰显了河南省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工作的重视,更具有较高的版本校勘之功用,可补诸家目录对于《抱影庐遗诗》著录之缺失。《抱影庐遗诗》所收诗一方面记述了西华县社会动荡不安之情况,另一方面,张华与师友酬唱之作又反映了清初西华文坛之风貌。  相似文献   

13.
就南宋施德操所撰《北窗炙輠录》(是书素少传本,清乾隆时刊刻)作者情况、版本源流及其史料价值进行梳理、考证与阐释。  相似文献   

14.
清乾隆间泰安聂的《泰山道里记》是介绍泰山名胜、古迹、金石的一部重要著作。出版后曾多次被重印,先后出现了八种版本。其中除两种为铅字排印本外,其它六种均为木刻本。据笔者考察,这六种木刻本中只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3)聂氏杏雨山堂家刻本为初刊本,其它五种均系初刊本的修补本。弄清其印刷情况,有助于研究《泰山道里记》的流传过程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哈斯宝《新译红楼梦》成书年代乃学术界一桩悬案。本文结合新材料,从“序言”内容同落款识年存在的矛盾入手,分别考查了“序言”、“总录”、“回评”、“读法”的写作时间,进而推断《新译红楼梦》基本成书于1832—1833年之间;至于《新译红楼梦》所依底本,非乾隆末刊行的“东观阁”翻刻本,即为嘉庆四年刊出的“抱青阁”翻刻本,要么则为依据这两种刻本重刻的某一翻刻本。  相似文献   

16.
清乾隆间泰安聂解说词的《泰山道里记》是介绍泰山名胜、古迹、金石的一部重要作。出版后曾多次被重印,先后出现了八种版本,其中除两种为铅字排印本外,其它六种均为木刻本。据笔考察,这六种木刻本中只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3)聂氏杏雨山堂家刻本为初刊本,其它五种均系初刊本的修补本,弄清其印刷情况,有助于研究《泰山道里记》的流传过程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群 《丹东师专学报》2010,(2):F0002-F0002,F0003
由何新文、路成文教授合作整理的《历代赋话校证》(附《复小斋赋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校证》),是湖北大学何新文教授计划编辑的“历代赋话丛编”的第一种。《校证》以湖北省图书馆所藏清代乾隆五十三年复小斋刻本为底本,校以该书征引的有关文献的原文,并适当参考《携李遗书》中的《复小斋赋话》及香港何沛雄的《赋话六种》中的《历代赋话》,可以说是集众版本之精华和众家之大成。  相似文献   

18.
目前现存的许衡直解作品主要有四种版本,比较清乾隆五十五年怀庆堂刻本《许文正公遗书》中的许衡直解作品与《文津阁四库全书·鲁斋遗书》中的许衡直解作品,发现两个版本各有利弊:四库本虽存在较多谬误,但使用了很多同义词对译怀庆堂本中的说法,丰富了文章的表达方式,也便于读者理解;怀庆堂本尽管也存在个别疏失,但相对而言更接近于元代口语原貌,故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9.
《司马文正公集》乾隆一朝有二个版本,其中乾隆10年临汾刘组曾百禄堂原刻本之流传因受清朝文字狱之灾,其间颇存曲折。从古籍的文物稀有性层面上讲,亦应列为善本。  相似文献   

20.
《玉台新咏》的版本问题是与此书编者和编纂时间具有重要关系的大问题。本文作者在《(玉台新咏)版本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中已经论证了受到学界普遍推崇的赵均刻本及其同一系的本子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并非《玉台新咏》原貌。本文除论证与赵均刻本出于同一底本的冯班抄本并不是后人伪造外,着重介绍了翁心存影抄冯知十藏本的情况,指出冯知十藏本与赵均刻本也出于同一底本,再通过冯班抄本、翁抄本与赵刻本的比较,进一步证明赵均刻本对其底本的不忠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