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镶牙染发闯西东,遮老掩衰充英雄。六十而立该怨谁?一笑尽藏不言中。滚滚长江东流去,载走几多少年梦。坎坷一生心未了,醒来已是夕阳红。”这是著名发明企业家徐学洪先生自己写的一首诗。他把这首诗称为“对一生的概括”。  相似文献   

2.
冰心 《知识窗》2014,(9):11-11
母亲,好久以来就想为你写一首诗但写了好多次还是没有写好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不知道该怎样结尾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还是该选择逃避.  相似文献   

3.
我的小外甥上大一,看过他写的一首诗,非常有意思,原样照抄过来与大家分享.诗的名字是<蜗牛也是牛>: 蜗牛也是牛, 扛着房子走路的牛.  相似文献   

4.
唐朝诗人杜甫曾写过十多首怀念和凭吊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诗。上元元年春天,他初到成都谒武候祠后,曾写一首题名“蜀相”的七律:“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为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辅佐刘氏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人们心中是智慧的化身。但六出祁山,由于不重视军事情报,以致兵折将损,五丈塬“星陨”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在军事战略上是有深刻教训的。  相似文献   

5.
马志飞 《百科知识》2021,(28):12-15
"鬼斧神工出自然,千雕万刻视待闲,粉身碎骨皆不怕,留得高洁在人间."这首诗怎么如此眼熟?原来,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曾经写过一首《石灰吟》,托物言志,表达自己坚强不屈、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后人仿照此诗创作了上面这首《石菊咏》,咏赞一种像菊花一样的精美石头.它便是菊花石.  相似文献   

6.
"天高地下皆易理,永恒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是樊代明对"真理"持有的观点。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便成为他"永远向前走,否定到最后"的人生哲学。"波涛汹涌浪激天,横流穿泻只向前,轻舟踏波飞身去,回笑岸松空等闲"这首他写于长江岸边的《川江行》正是他人生哲学的生动写照吧!  相似文献   

7.
在《她在美中行》这首诗中,通过运用无声的大自然的明净和深沉的意象的对比,拜伦将原本抽象的美写得栩栩如生,从而使“美”体现出强烈的动态特征,这既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她”漫步于“美”中的生动画面,又描绘了“她”的出现在他心灵中引起的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我们班有一个男孩,他主动写字条说:“我们可以交个朋友吗?”我看他很友善、害羞,成绩也还不错,便答应了他。后来,朋友告诉我:“初一的时候他就一直默默关注着你,他告诉我们说他很喜欢你!”啊!天哪,怎么会这样?我只是把他当成朋友呀。可是有一次,他居然写情诗给我,说他每每看见我哭泣,他都会很心痛。看完诗后,我急了!我回纸条说:咱们的友谊该结束了,我们不再是朋友。可他就像没看见一样,依然认为我是他的朋友。我很苦恼,我该如何是好呢?(初二女生)被别人喜欢是件好事情呀,这说明你身上有很多优点。但你的烦恼我也能够理解。你只想和他做朋友,…  相似文献   

9.
“月光如泻笼江干,一曲离歌秣陵关。星火危崖采石渡,紫烟青霭铜官山。三载征程兴未尽,期年伏枥当思还。此身许国无多求,乐在图书山水间。”这首诗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常印佛院士的第一首诗作。立足地质,科学报国,这是他在风华正茂之际的追求,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0.
一位美国著名植物学家对吴征镒在植物学上的成就赞叹不已,发出了一句由衷的评价:吴征镒先生是在写一首植物之诗。纵观吴征镒93岁波澜壮阔的一生,浓墨重彩,充满了浓浓的诗情。吴征镒不仅是一位世界级的植物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从童年开始,受家学影响,他便养成了读诗、写诗的习惯。15岁时,他的一首古风《救  相似文献   

11.
汤朝东 《今日科苑》2011,(17):87-95
<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朝诗人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描述了湖州近郊西塞山秀丽山水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这里山光水色情景动人,是一首用诗写的山水画。  相似文献   

12.
正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没入石头中的箭头这首诗里所讲述的故事在今天看来违反了动物保护法,但是在当时,老虎还悠闲地在神州大地的各处山野中漫步,远远不到濒危灭绝的程度。这首诗的主角,就是李广。他晚上到森林中狩猎,误把一块大石头当作老虎,拉弓射箭,竟然把弓箭射入了石头中。飞将军李广好神勇!读完这首诗,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得需要多大的力气,才能把箭头射入坚硬的石头中呢?这首先需要满足两个外在条件:一是比石头还坚硬的尖端锐利的金属箭头。顶端尖锐,在同样的力度下,箭头面积更小,压强更大,能像一根钉子一样钻入石头中。钢铁一类的金属箭头,硬度、韧性均足够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澳门历经沧桑,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和他的《七子之歌》,也从时间的深谷中升腾而起,穿过辽远的历史长廊,再次牵动了中华儿女的心,引发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共鸣。 《七子之歌》是青年闻一多在留美时期的诗作,写于1925年3月,发表于五卅运动之后的7月,成为这次爱国抗暴运动的有力回响。《七子之歌》诗前有序,叙述了这首诗写作的缘起和立意:  相似文献   

14.
王平 《科教文汇》2008,(13):161-161
阮籍是魏晋易代之际诗人的代表,也是正始之音的标志性人物。他创作的政治抒情组诗《咏怀》诗是研究他思想及诗歌风格的重要资料,八十二首《咏怀》诗清晰地表明了阮籍内心的矛盾痛苦与思想的转变。同时这也是研究这一历史动荡时期士人一心态的绝好诗歌材料。  相似文献   

15.
诗歌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诗歌艺术发挥和实现它的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诗歌艺术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离不开欣赏和批评。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兼新闻编辑布莱恩特的《致水鸟》就是一首很值得品读的短诗。威廉·柯伦·布莱恩特(WilliamCullen Bryant1794-1878)是美国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诗人,被誉为“炉边诗人”。他发表第一首诗时只有十岁。他擅长描绘大自然的美,并在诗中探索生命本体与宇宙精神的神秘契合,形成一种严谨而和谐的诗风。他的《致水鸟》(To Waterfowl)这首诗曾被英国诗人兼批评家马休?阿诺德称…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用四个字在生物体内写了一篇冗长枯燥的文章,但人们在上面发现了神奇的基因,这篇文章开始变得像诗歌一般优美,而现在,科学家们又发现这首诗的含义远不止字面上的描绘,在每个语句之中,还另有乾坤。  相似文献   

17.
据说有个财主,为了附庸风雅,一次他的夫人寿诞,财主专请了一位先生为他的夫人写祝寿诗。这位先生知道他的用意,是用调侃的方法铺纸启砚,动笔为他写起来。第一句“这个婆不是人”,财主一看大惊失色,正想臭骂这位先生,“怎么用诗起我老婆了?”不想先生笔锋一转,写下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尘。”“啊,不是人是仙女!”财主转怒为喜。接着第三句“几儿子都是贼,”财主又不高兴起来,“骂了我夫人还要骂我儿?”先生接着笔锋又一转,“偷得蟠桃献母亲!”财主不得不夸位先生的笔力,连赞“好诗”。从这个故事中,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写诗,不一定落笔是佳…  相似文献   

18.
滋芜 《科教文汇》2013,(10):F0002-F0002
大钧世叔并小波总编、李荭编辑:在柯国闽先生逝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到来之际,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了嚼首诗,借以深切缅怀柯老先生。现呈给你们,还请考虑是否在贵刊发表。2013年3月5日夜,我出公差在北京,接到胞妹小玲来电,得知柯老瑶琳仙去,不由心中一紧,随之悲痛涌上心头。但苦于因公在京,分身乏术,遂电告故乡侄女思玉,让其代为凭吊。柯老比先父小,与我家世代交好,我也尊他为伯伯。他在建国前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直工作在基层,先后任过两个山区的区委书记、丰乐水库工程的总指挥,还任过歙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呕心沥血,造福人民,为歙县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做所为与当下提倡的实干兴邦不谋而舍。他是人民的好公仆,值得我们后辈人好好学习!清明临近,梦中柯伯伯的慈祥容貌,仿若就在眼前。我从凡人小事的角度,用一组小镜头写成此四首诗,借以折射柯伯伯的高尚品质,也聊表自己对他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9.
罗晓韦 《知识窗》2013,(7):24-24
“一岁能识数.十岁研勾股。十三攻课题.巴黎赴学术。”这首小诗说的是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生刘通。如诗中所写.年仅14岁的刘通.已经成为了一个数学奇才、风云人物,甚至已经登入了国际数学大殿堂.  相似文献   

20.
童炎 《科教文汇》2008,(21):215-215
晋代陶渊明是白居易极其推崇和景仰的诗人,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生活态度都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自称为“异世陶元亮”,对陶渊明的安贫乐道、高风亮节、返归自然的恬淡情怀十分向往,曾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和笔法写过《效陶体诗十六首》,同时在他的诗中多次出现陶渊明形象,本文笔者选择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此探寻白居易所受影响和陶渊明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