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egetarian”(素食)一词来自拉丁文“Vegetus”,意思是“完整的、新鲜的、生气蓬勃的”。对现代欧洲人而言,素食即意味着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饮食新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周虹 《知识窗》2007,(5):60-60
素食的清净本色吸引了很多忙碌浮躁的现代人。从健康学的角度来看,吃素的习惯应该从日常食物中建立,而不是特意或者偶尔购买素食商品。美国加州大学最近提交了一份报告,对素食选择提出了全面的参与建议,来提高大家的素食IQ。看如何借由普通的食物建立正确、安全、健康的吃素习惯。  相似文献   

3.
“领导”刚怀孕那会儿,曾经一度食欲颇佳,特别是对猪蹄海鲜之类荤腥更是爱不释口。可有一天下馆子点菜的时候,“领导”突然宣布自己要吃素了。这简直是一桩新闻。追问之下,“领导”告诉我是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孕妇吃素孩子才会眉清目秀。准妈咪吃素食真的行吗?  相似文献   

4.
冷水 《世界发明》2003,26(4):21-21
蔬菜颗粒日本东洋食品株式会社将油菜、菠菜、萝卜、南瓜等粉碎混合,冷冻干燥后制成一种“素食颗粒”的蔬菜新食品,富含胡萝卜素、叶绿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多种天然营养物质,味道鲜美可口,食用方便,适合婴幼儿和老年人食用。  相似文献   

5.
大可 《科学生活》2009,(3):52-53
在日常的饮食中,素食中的营养容易被吸收,素食令血液清洁、令人心平气和,并能减少人体对动物食品毒素的吸收,其养生保健作用不容忽视。但素食养生并非一味禁止肉食,而是主张以素食为主。素食多为粮食和蔬菜,因此从营养成分来看,素食中的不饱和脂肪、维生素和粗纤维的含量多于荤食。吃后使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高脂肪饮食导致的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人们对肉类乃至一般的荤食已到了谈荤色变的地步。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及妇女,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便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非素不食”,并自以为这种做法能“粗茶淡饭保平安”。其实,他们又走到了另一个误区,由此导致的结果恰恰是,完全素食不但未必能长寿,而且可以导致多种疾病。有些妇女因害怕发胖而不敢吃肉,仅食用素食,实际上这对身体是有害的。我们知道,肉  相似文献   

7.
从古代的养生学到今天的老年保健学,概括起来,有两个对立而矛盾的概念:一种强调“静”,一种强调“动”。前者,提倡节食、素食、寡欲、谈泊、静坐……,后者强调运动、锻炼、营养、工作、社会接触……。那末,究竟应该是“静”还是应该是“动”呢? 何晏道:性静者多寿考在我国古代,提倡“静”的养生观居多,其源渊与黄老哲学、道家思想有关。讲究素餐、节食、寡欲、淡泊、静坐、甚至“龟息”。儒家也多讲究“仁者寿”(《论语雍也》)。何晏说:“仁者无欲故静,性静者多寿考。”朱焘也说:“(仁  相似文献   

8.
创业是种性格,吃素诠释爱心;学校授予知识,文化予人智慧。这是一南的人生感悟,简单纯粹却又耐人寻味。纵观她的创业之路,由对人生、对事业的迷茫、仿徨到有朝一日的豁然开朗,一南在不断成长中开始了创业的征程。当下,作为京城正逐渐兴起的饮食新风尚——素食馆之一“天厨妙香”的创始人,一南在四年的创业征途中享受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带来的充实、喜悦。  相似文献   

9.
时下,“排毒药丸”的广告入耳入脑,人们便把“排毒”当成了时髦的事。夏季到来,其实“排毒”无须如此复杂,也无需太多花费,按下面的方法做与服药“排毒”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每周两天素食广告所谓“毒”,即现代医学所指的代谢物在体内增多,积聚影响生理功能,使人产生多种不适。而这些代谢物的增多、积聚,大多因过食肥甘厚味所致。如过多摄入糖类和脂肪,体内丙酮酸和乳酸增多,人就会疲乏不堪、面生褐斑。对此,与其贪食后去服“排素药丸”,不如调整饮食,让“毒”少生。最好  相似文献   

10.
《金秋科苑》2010,(15):88-89
素食表现出了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返璞归真的文化理念。吃素,除了能获取天然纯净的均衡营养外,还能额外地体验到摆脱都市喧嚣和欲望的愉悦。素食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硬壳果壳类、豆、蔬菜等物,营养丰富,毫不少于肉类,素食也能满足竞技运动员的需要。由于训练增加了氨基酸的新陈代谢,所以蛋白质的需要可能增加,但能够满足能量需要并富含蛋白质的素食,(如大豆食品,豆类)也能够提供足够能量,则不需要特别的食物或者补充剂。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要特别注意满足能量、蛋白质和铁的需要。没有月经的现象在素食运动员中可能比在非素食  相似文献   

12.
探寻真相     
《科技新时代》2006,(6):8-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不断地听到人们谈论着各种“科学真理”适度饮酒对人体有益、有幽默感的男人更容易受到女性的青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记忆力会不断减退、素食可以降低人们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家似乎都认为事实显然就是如此.这些说法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不容怀疑。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有没有哪种貌似正确的说法其实是无稽之谈呢?如果某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其科学道理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正过去的大量研究表明,高脂肪、高蛋白和高能量饮食是心脑血管病、富贵病(如糖尿病)和癌症的重要诱因,因此素食被人们视为健康饮食,同时在动物保护组织等的推动下,吃素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然而,现在一项研究指出,长期吃素可能有损健康,而且可能增加患心脏病及癌症的风险。素食致癌还是抗癌?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系的布伦纳教授等人在2016年3月29日《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期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长期素食后,人体内更可能带有容易引发炎症反应的基因。这样  相似文献   

14.
李景色 《金秋科苑》2013,(3):122-124
新年新气象,为了身体健康,也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让我们从今年春节开始在意识中埋下“合理吃素”的种子。本栏目精心给您准备了几道易做又美味的素菜,试试在节日里做给自己和家人吃,并且告诉身边的人“今年流行吃素哦!”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素食菜谱。  相似文献   

15.
专家指出,一味素食并不能让身体更健康,反而还会因为营养素的缺失而引发其他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中老年人的血压、血糖、血脂亮起"红灯",大家纷纷将罪名归到了饮食上。于是,一股素食风潮逐渐在老年人中兴起,一些患了糖尿病的老人甚至拒绝一切肉类,  相似文献   

16.
素食之美     
柯娟 《世界发明》2007,(1):92-92
时下,一股食素之风席卷全球,"新素食主义者"大量涌现。在香港,200多家素食馆生意兴隆,而美国有1200多万食素者,食素者由2.1%增长到了4.3%,加拿大多伦多素食协会的会员5年来增加了1倍多,在中国,食素更多地成为时尚人士的选择。一度以为素食就是豆腐白菜,寡淡无味,亲身尝试后才发现大错特  相似文献   

17.
春笋又名竹笋、竹萌,是茅竹的嫩苗。立春之后,气温渐暖,春笋旺发,开始上市。因其肉质丰嫩,洁白如玉,鲜美爽口,清香纯正,纤维质少,营养丰富,在宴席上配肉类烹炒,常作为山珍佳肴,故在我国民间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誉。  相似文献   

18.
段梅红 《百科知识》2023,(13):46-51
<正>古时,生产力低下,运输条件受制,人们在寒冷的季节能吃到的新鲜蔬菜非常有限,于是植物的种子便被培育成新鲜的芽菜,出现在冬春时节的餐桌上。芽菜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食用历史,最早的芽菜是以黑豆为原料浸泡发芽而成。宋代,食用豆芽已非常普遍,豆芽与笋、菌并称为“素食鲜味三霸”。四川有一种用芥菜的嫩茎切丝腌制而成的食品,古称“叙府芽菜”。本文所说的“芽菜”不是这种在罐中默默“修身养性”的芥菜,而是历经寒冬潜藏之后恣肆飞扬生发出的“芽类”蔬菜。很多芽菜不仅肥硕鲜嫩,营养价值也很高。  相似文献   

19.
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素食是一种健康的饮食,它不仅能让我们摄入更少的毒素,并且还能让我们身材更苗条。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吃素的后果并不那么美好。研究显示,肉类食物中有一种叫做精氨酸的氨基酸,可以减少牙菌斑,保护口腔健康。但完全不吃肉的人不能从天然食物中获得精氨酸。更坏的消息是,很多素食中的糖分含量都很高,比如最普通的素食——大豆,其中含有大豆低聚糖,它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绝大多数宠物犬来说,多汁的牛排、鲜香的火腿无疑让它们垂涎欲滴。而如今,却有这么一只狗,它只对素食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