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飞翔。当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这种梦想就一步一步的变为现实。现在人类已经可以制造出飞机和太空船,这些运载工具可以把人类送上天空。然而,飞机和太空船的设计从来都是各成体系的,因为飞机在大气层内飞行,而太空船在太空中飞行。前  相似文献   

2.
虽然外观看起来有点笨拙和古怪,可是,世界第一架私人载人航天器——“太空船1号”不仅成功地冲出大气层,而且安全地返回了地面,在人类航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此次飞行的驾驶员、今年62岁的南非裔美国人迈克·梅尔维尔也成为驾驶非政府资助飞行器进行太空行的第一人。与此同时,“太空船1”号的设计者伯特·鲁坦获得“X奖”的希望也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3.
空天飞机空天飞机的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了出来,它是一种能完全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它使用空气喷气发动机像飞机一样从地面水平起飞,在30千米高度以上达到5~6倍音速时,使用冲压空气喷气发动机,在90千米左右高度时达到25倍音速,在大气层内做洲际飞行,也可转而使用火箭发动机进入太空轨道。返回时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与航天飞机相比,空天飞机多了一个在大气层中航空的功能,而且它起飞时也不使用火箭助推器。空天飞机的奥妙之处在于它的动力装置。这种动力装置既不同于飞机发动机,也不同于火箭发动机,这是一种混合配置的动…  相似文献   

4.
正俄罗斯《观点报》网站2015年10月5日报道:俄设计师宣布研制出空天飞机发动机。这是一种新型的航空航天动力装置,它显露了军民两用的空天飞机即将问世的曙光,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早就定名的空天飞机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了研制空天飞机的设想。顾名思义,空天飞机是一种身兼航空与航天两种职能的飞行器。它既采用飞机使用的吸空气式发动机,可在大气层中飞行,又采用航天器使用的火箭发动机,能在太空中环绕地球运行。它的突出特点是,可从普通机场跑道起飞,不断加速,使飞行速度达到高超声速,不仅能冲出大气层进入太空遨游,而且能在完成军民两用航天任务后再入大气  相似文献   

5.
恒久飞行的飞机孙文德编译美国工程师们一直在研制一种能昼夜飞行而不需着陆的恒久飞机。这并非别出心裁,因为这种飞机可以完成现在只能用卫星来完成的工作,而且代价比卫星低得多。机载的仪器设备在磨损或过时后可以更换,而卫星上的设备无法更换,而且在太空中工作的设...  相似文献   

6.
<正>自古以来,人类始终有一个梦想:可以像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翱翔,甚至是飞向遥远的太空。近年来,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快速发展,人类向自由来往太空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在美国公布的2017财年预算中,高超声速武器投入大幅增长,目的是实现在一小时内打击地球上的任何目标。俄罗斯更是早在2016年3月便透露,"锆石"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成功完成了一次试射,并计划于2020年完成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6月21日,美国有鳞合成物公司研发的太空船一号由一架白色骑士号喷气飞机运载升空后,在14公里的离空被释放,飞船在自身携带的火箭推动下冲出大气层,在太空停留了31分钟,随即平安返回地面,整个过程历时1.5小时,人类历史上首次完全由私人企业进行的载人太空飞行获得成功。此举说明令人向往的太空旅游将向普通人敞开大门,从而引起了人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太空战争看起来并不那么遥远。美国空军已经把自己称为“综合航空航天部队”,并且说它的责任范围已经从地球表面延伸到了遥远的空间。军方航天司令部的长期计划谈到将来某一天在必要时使敌方太空资源无效的问题。防务问题未来学家设想用太空激光击毁敌方的导弹和卫星。他们还设想,将武器部署在近地球轨道的基地里,这样就可以迅速袭击地面目标,攻击时间也许只要10分钟就足够了。他们勾画的未来飞行器将是飞机和火箭的混合体,沿着地球大气层顶部飞行,速度足以在3或4个小时内绕地球一圈。这些设想中有哪些能在2012年实现?事实上,很可能一个也实…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6)
近年来,我国低空空域开放政策秉承"最大程度利用,最小程度限制"的理念,允许私人飞机不需军方批准即可在一千米以下的空域飞行,至此,低空无人飞行器,势必将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适当依托较为先进的飞行器设计技术、结构总体优化技术,充分采用新材料和现有成熟技术,设计了一款"小型多功能低空固定翼无人飞行器",既能承担通用航空航拍、广告、气象探测等常规任务,又能完成电子干扰、靶机、诱敌、空中布雷等军用航空简单任务。  相似文献   

10.
谭德凯 《知识窗》2002,(5):18-18
能够自由遨游星际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特别是在人口不断增长、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的今天,更需加快开辟外星庄园的步伐.然而,星际间的遥远距离让人类望而却步.现在,航空材料已经可以制造出高性能的宇宙飞行器,但必须有一条可以瞬间到达外星球的捷径,才可使梦想成真.太空中的异常想象--虫洞,就很可能成为太空旅行的航道,让太空人能于瞬间纵横宇宙.  相似文献   

11.
在《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中,充满想像力的炫酷装备为整个影片添色不少。其中很多东西都成为影迷们心中的梦想:比如说X翼战斗机就像喷气式战斗机在大气层中飞翔一样穿越太空;巨型太空船依靠反重力驱动器飘浮,然后以超光速急速上升;光剑可以斩断除了光剑外的一切物体。  相似文献   

12.
三栖飞车     
俄罗斯发明家发明了一架名叫“进化”的神奇飞行器,堪称是一辆“二栖飞车”,因为它在陆地、水中和空中都能行驶。研制者称,这是一种全面的交通工具。它既可以像汽车一样在地面上行驶,也能像飞机一样在距地面4000米的高空中飞行,当加满燃料后,可以一次性飞行400公里远的距离。飞车上配备有电脑设备,可以帮助飞行员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3.
IRDT技术     
《中国青年科技》2005,(10):14-14
IRDT——充气再八与降落技术。它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航天回收技术,能够使返回载荷脱离轨道和羞陆时不需要沉重的挡热板和降落伞系统。在飞行当中,充气防热罩将被投入太空然后重返地球,以此来验证充气防热罩技术能否保障太空飞行器穿越地球炽热的大气层,安全地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14.
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研制出了"飞行者一号"飞机,实现人类首次载人动力飞机飞行.虽然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但对于"飞机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不少人仍然持有不同的观点. 发明飞机的是德国人吗 在最新一版的英国《简氏世界航空年鉴》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观点:早在1901年8月,德国航空先驱古斯塔夫·魏斯科普夫就驾驶自制的飞行器飞上了蓝天.如果这一情况属实,人类首飞的纪录或许可以提前两年.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国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效飞机,也称气垫飞行器。它是飞机和舰艇的“混合物”,形似飞机,又具有船身,能贴近海面或地平面高速飞行。据军事专家预测,随着这种飞机的研制成功和战场应用,必将给现代登陆作战带来一场全新的变革。与传统的登陆作战工具相比,地效飞机有着明显的优势,是未来登陆作战最为理想的登陆工具:  相似文献   

16.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近日以封面文章推介类似科幻小说中的“飞行汽车”。 按航空工程师和飞行汽车先驱莫勒与其他一些工程师的说法,也许要不了太长时间,这种部分是汽车、部分是飞机、部分是直升机的个人飞行器“飞行汽车”就可以在公路上随时起飞,在空中自由飞翔,躲开地面上拥挤的交通成为最具魅力的交通工具。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第一辆飞行汽车,当时,一个叫莫尔顿·泰  相似文献   

17.
航空和宇宙航行是現代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可是,飞行倒不是人类所首創。在大自然中,早就有形形色色的“飞行家”。正是在它們的启示下,人类才能发明从气球到宇宙飞船的各种飞行器。不仅是航空业誕生的初期,就是在宇宙飞船上了天的今天,深入研究这些大自然的“飞行家”,仍然可以給我們带来許多教益。在这些“飞行家’中,最引人注目的显然是鳥类。飞机的发明,公认是与人类羡慕鳥类的飞行有关。“青出于藍而胜于藍”,在飞行的主要指标上,人类早忆超过鳥类。从1912年起,飞机的航速就超过了飞得最快的鳥——雨燕,它能以每小时110公里的速度飞行。从1910年起,飞机就比能在七千米高空飞行的西藏鬍兀鹫(大胡子雕)、秃鹫(坐山雕)飞得更高,从1924年起,飞机的航程就超过了鳥类远飞冠軍——金鴴(金鶔);在順利情况下,金鴴能不着陆飞行四千公里。至于今天的宇宙飞行器,就連《庄子·逍遙游》中想象的大鵬也膛乎其后了。  相似文献   

18.
魏岳江 《知识窗》2007,(9):38-39
据报道,最近我国已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效飞机,也称气垫飞行器:它是飞机和舰艇的“混合物”,形似飞机,又具有船身,能贴近海面或地平面高速飞行。早在1932年,芬兰发明家卡里奥就率先制造了世界上首架实用型地效飞机。该飞机长2.6米,宽1.93米,有效载荷80千克。  相似文献   

19.
汪细云 《学会》2004,(4):44-45
20 0 3年正值人类第一架有动力飞机诞生一百周年,世界各国都在开展各种纪念活动。为纪念人类动力飞行一百周年,宣传航空事业的伟大成就,普及航空知识,江西省航空学会按照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百年活动组委会的要求和部署。在省科协和省国防科工办等上级机关的关心、支持下,开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16)
航空模型是遵循航空器的飞行原理并以航空器的外形通过比例缩小后制作的一种不载人的飞行器。在飞机研制中,航空模型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研制手段,它在航空产业的各个环节起着重要作用。而如今的航模已经不再是航空航天专家们的专属领域了,它已经成为了飞行爱好者的一种学习和运动手段。本文以某型固定翼电动航模飞机为例,从航模飞机的总体设计到具体的制作过程做了阐述,最后介绍了航模在飞行中基本的操控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