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晓明 《广西教育》2008,(19):85-85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这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2.
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更需要音乐。我们培养的孩子不是让他们成为音乐天才或音乐家,而是让他们在音乐中获得快乐,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快乐伴随他们一生。  相似文献   

3.
梁寒 《儿童音乐》2013,(12):47-49
音乐课程改革以来,面对从结构到体制都全新的新课标,音乐教师欣喜的同时又感到有些无从下手。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仅仅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这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4.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音乐,培养其音乐美感和审美情趣,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家。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课堂往往简单、枯燥,毫无生气,只重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艺术情操的培养,很难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音乐教学呢?毋庸置疑,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中不断拓展新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更需要音乐。我们培养的孩子不是让他们成为音乐天才或音乐家,而是让他们在音乐中获得快乐,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快乐伴随他们一生。让他们变得文雅、充满爱心,有终身学习音乐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歌手""音乐家",也不是为了让学生简单地学会"唱",而是要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并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进而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音乐的意识。所以,为了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也为了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地实现,更为了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素质教育下的音乐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音乐成为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7.
艺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音乐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搞好音乐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开展多角度创设,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音乐课堂教学互动频率是每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A3):139-141
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教育的关键,而其中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音乐不是培养一个音乐学校,而是要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如此,便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构造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策略和方法,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潜质的综合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给人以美的感受。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之一,音乐欣赏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培养人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他们接受音乐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音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理论传授,而是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等一  相似文献   

10.
李翠娟 《考试周刊》2013,(75):182-183
教师要培养学生参与音乐生活、创造音乐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在音乐中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带领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远大的理想、健康的情趣、宽广的胸怀,成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合格新人。  相似文献   

11.
小学音乐的主要教学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音乐规律和学习音乐的技巧就结束了,而是要做到将音乐教学转变为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形成对美的感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小学音乐教学实施的教学宗旨就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实现音乐素养及审美能力的提升,进而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以如何更好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2.
小学音乐教学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音乐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学生乐理知识,还要让学生把所学的音乐知识延伸到课外。要在学校建立音乐社团,让学生从室内走向室外,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让学生从合唱中体会音乐的美感;让声乐训练及竞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学生在音乐的陶冶下,心灵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3.
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食粮,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美感.而音乐学习对于人格的塑造、思维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文化修养的提高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终身热爱音乐为目标.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地发现并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让音乐课成为学生精神的乐园.  相似文献   

14.
孙美玲 《考试周刊》2014,(55):188-188
小学音乐课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就要从小学生内心需要出发,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转变课堂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采用让学生自主配以动作表演;器乐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利用图像理解教学内容、意境,体会音乐内在美;学生自主创编歌曲等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全身心融入音乐课堂,培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创新人才时,必须转向“探索—转化—创新”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充分拥有主动参与的机会,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前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几种音乐技能,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而着重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本文从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一下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一个爱好音乐的人,他的人生必定会多彩斑斓。而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自然会是一个高素质的民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培养的不是专业的音乐人才,而是更多合格的音乐的听众。因此,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关注音乐课喜欢音乐课,让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是我们音乐教师应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日益重视艺术素质的培养。现今学校的艺术教育日益重要,同样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现阶段的生理及心理状况,不断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音乐,认识音乐,鉴定音乐,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程的教学和其他课程不一样,并不是要让学生们掌握特定的理论知识,而是应当注重对于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让学生们接触不同形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与音乐元素。只有在多元文化背景支撑下的音乐课程教学才能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形成与深化,这也是让音乐课程的教学取得成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季芳 《考试周刊》2010,(43):231-232
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教学十分重要,音乐大门的开启.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最好的选择。在课内外音乐活动中,要帮助学生用心感知音乐情感.启迪智慧.陶冶性情,使其身心健康成长。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生命线,“情感教学”当然要“以情施教”,教师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使音乐课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课,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让他们的情感与音乐一起飞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