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谭宝刚 《兰台世界》2009,(11):59-60
《汉志》到《隋志》所录道家文献的变化表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是黄老学衰落,大量道家典籍失传;另一方面,老庄学兴盛,注解《老子》、《庄子》的作品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一位道家的隐士,以其名画《溪山行旅图》而著称,此画是最有价值的单幅大型风景画,也是所有中国山水画家临摹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1925年民国时期历史学家朱希祖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上发表了《道家与法家对于交通机关相反之意见》一文,将社会传播手段分为物质交通机关和精神交通机关两种,并对道家反对传播、法家主张利用和发展传播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是目前所见的中国学者关于传播问题的最早专门论述之一。  相似文献   

4.
东方出版中心总编辑宋焕起推荐《慢生活主义》丛书虽然我们习惯将老庄作为道家的代名词,实际上先秦道家创始于老子,发展于列子,而大成于庄子,魏晋时期又发展出了玄学,所以我们这套丛书分别有《老子智慧》、《庄子神游》、《列子御风》和《魏晋玄学》。在心为形役、物欲横流的时候,尤  相似文献   

5.
道家文化作为近年来民族文化研究的热点,正在不断地朝着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近日读了《道家文化及其艺术精神》,更增强了这种感受。道家文化之所以成为这几年民族文化研究的热点,首  相似文献   

6.
汉前诸说多视《管子》为道家之书,认为其思想合乎道家"南面之术"。本文通过对《管子》原文的梳理,发掘出管子"秉要执本"的法治观、"清虚自守"的德政观、"卑弱自持"的韬晦观,为汉人的说法作了理论上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河伯与海神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唯心主义思想家。由于他继承了老子的学说,与老子并称“老庄”,所以又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他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如在其著作《庄子》中讲的河伯与海神”的故事就包含着极深的哲理。故事大意是:一年的秋天,阴  相似文献   

8.
李帅  孙竞 《兰台世界》2016,(9):115-117
对《庄子》中的孔子形象进行归类:第一类是为道家立言的孔子;第二类是儒家性格的孔子;第三类是宣扬儒家思想而受到道家和其他人物嘲弄的孔子。并对孔子形象在书中变化不拘的原因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王冬杰 《兰台世界》2012,(18):47-48
庄周是我国先秦百家争鸣中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南华经》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对后世影响巨大。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立足于《南华经》研究了庄周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夏德靠 《兰台世界》2012,(30):34-35
《老子》原文本主要由格言组成.道家后学出于学派及意识形态建设的目的,对《老子》文本进行“经典化”建构,最终使通行本《老子》形成三重传释结构:一是《道》篇与《德》篇之间的传释,二是章与章之间的传释,三是每一章节内部的传释.  相似文献   

11.
上博楚简《恒先》被整理者李零认为是道家轶文。《恒先》中的自生是老子自然观念在宇宙生成中的体现,而复生则是宇宙生成的具体方式。同时,《恒先》用宇宙生成的方式说明万物自生的法则也适用于人事。  相似文献   

12.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被后世誉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也称作《老子》。其中包含了大量德育思想,即使在今天也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成书于战成书于战国早中期的道家著作《黄帝四经》蕴含有大量的传播思想,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对“名实”关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鹿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称"苦县"、"鸣鹿"、"真源"、"仙源"等,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2579年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老子(李耳)就诞生在这里,其所著《道德经》博大精深,震古烁今,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  相似文献   

15.
吴华 《兰台世界》2012,(33):42-43
道家取百家之所长,弃百家之所短,追求"道"之真谛,其主张天道自然无为。其道家思想对中国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就道家思想对和谐社会发展、中国文艺文化以及理学文化的维度探讨了其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诸多问题。前辈学者对之已多所纠正。文章现就其子部道家类的疏漏和讹误,再补正若干则。  相似文献   

17.
上博楚简《恒先》被整理者李零认为是道家轶文。《恒先》中的“自生”是老子“自然”观念在宇宙生成中的体现,而“复生”则是宇宙生成的具体方式。同时,《恒先》用宇宙生成的方式说明万物“自生”的法则也适用于人事。  相似文献   

18.
第四节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著作(一)经学、哲学汉代建国初期,统治阶级以道家的“清静无为”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推崇“黄老之学”,即战国时道家中的黄帝老子学派的主张,对儒学都不尊崇。汉高祖刘邦讨厌儒生,曾把儒生的帽子拿来“溲溺其中”。景帝刘启的母亲窦太后崇尚黄老,听说博士辕固治《诗经》,崇儒学,就召见他,同他辩论儒道两家的高低。辕固直斥《老子》书中都是些卑俗人的话,不值一谈。窦太后发怒,下令让辕固同野猪搏斗。幸得景帝给了辕固一把好刀,博士才没有被野猪咬死。到武帝刘彻时,国家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  相似文献   

19.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6篇文章引用老子《道德经》23例,体现了儒家“有为而治”和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差异和融合.综观曾子对《五经》和《道德经》的读以致用,可以断言,是“六经博士”支撑了曾子文章.  相似文献   

20.
道家的审美理想是建立在崇尚自然的基础上的。《庄子》一书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自然论,反复强调自然天性,崇尚自然真情。本文从朴素而天下莫与之争美、法天贵真、雕琢复朴三个方面,论述了《庄子》崇尚自然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