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肌肉放松能力的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速度运动员在滑跑过程动作高度自动化,运动员肌肉的协调放松能力可以有效改善肌肉的新陈代谢,促进ATP的合成;迅速消除疲劳,提高肌肉工作的效率,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在速滑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将肌肉放松训练与速滑技术、体能训练和恢复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心理训练、肌肉放松练习和肌肉放松等手段与方法,培养运动员的肌肉放松能力。  相似文献   

2.
速滑运动技术是高度协调的周期性运动项目。而速滑短距离放松技术是运动员在滑跑过程更经济地运用自身体能、更有效地发挥最大潜能 ,以保持高速滑跑取得理想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的技术训练内容。为此 ,本文试图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速滑专项训练学的理论就放松技术对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形成正确技术动作 ,对短距离成绩的影响以及采用哪些训练方法手段解决运动员的放松技术加以探讨。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短距离训练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伸展运动与热身、放松活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对高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伸展运动与热身、放松活动的介绍,旨在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其在训练和比赛中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掌握伸展运动与热身、放松活动的一些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4.
浅析放松训练对速滑短距离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速滑专项特点,指出放松训练对速滑短距离运动员的重要作用和对其运动成绩的影响,通过分析,提出了速滑短距离放松训练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1、放松整理的重要性结束部分我们通常叫做整理活动或放松整理。其目的是使运动员从训练的激烈动态中通过放松整理,使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恢复到训练前的相对静态,从而使运动员在游泳训练中所承受过的大量生理负荷通过有效的放松整理手段和方法进行积极的消除,它能有效的避免训练过度所引起的系列症状发生,如训练中的反应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技术动作走形、训练中兴奋性兴奋点不高、训练效果不理想、运动能力下降、易受伤生病等。  相似文献   

6.
田径中长跑是一个较为枯燥的项目,体力消耗很大,大运动量训练中及训练后,运动员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为了促进机体超量恢复,训练间歇中和训练后要重视放松整理活动。放松整理活动目的是在人体激烈运动以后,使生理。心理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加速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的吸收,加速代谢产物的消除,促进体力更好的恢复。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谈谈在大运动量训练间歇中及训练后.重视做放松整理活动,对中长跑运动员恢复的作月一、大运动量负荷间歇中,及时做放松整理活动以促进恢复。我们实验的对象是中等师范学校体育班…  相似文献   

7.
以10名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高强度运动后观察、计算运动员在整理放松活动期间所采用的习惯滑行强度。结果表明:运动员习惯采用的放松滑行强度差距较大:不同放松活动强度与血乳酸清除速率有显性差异。研究表明:在整理放松活动期间最佳的滑行强度是本人500m成绩40%-49%的强度。  相似文献   

8.
于净  贾俊深 《冰雪运动》2007,29(4):29-31
速度滑冰长距离运动员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和训练后,进行积极的放松练习,对体能的恢复和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指出放松训练对速滑长距离全能运动员的重要作用和对其运动成绩的影响,提出了速度滑冰长距离运动员放松训练的思路、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中不良心理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少年速滑教学与训练中,由于种种原因,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影响其学习与训练效果。如何消除这些不良心理,使训练课畅通、活跃、富有朝气,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是改进少年速滑训练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分析少年运动员不良心理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启发运动员的求知欲和训练欲,培养运动员意志品质,改进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多样化,提高少年运动员训练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通过心理训练手段消除不良心理等。  相似文献   

10.
王鹏  李延涛 《冰雪运动》2010,32(3):5-7,21
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针对速滑运动员在运动中和恢复期生理生化变化的特点,结合速度滑冰比赛特点,阐述了肌肉放松的生理机制和在速滑比赛中对发挥良好体能的重要作用,从滑跑形式、速度、幅度、距离、姿势等方面提出肌肉放松训练的技术性要求和教学方法,把肌肉放松训练与速滑技术、体能恢复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指出训练后体疗、积极性休息、食补等恢复手段,为速度滑冰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us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training volume on injuries sustained by 502 professional rugby union players in England. Training volumes (excluding warm-ups, cool-downs, and recovery sessions), player injuries, and player match exposure times were reported weekly. Higher training volumes (>9.1 hours per week) did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match or training injuries. However, higher training volumes did increase the severity of match injuries,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second half, and consequently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ays' absence due to match injuries. Although lower-limb injuries were the most common match and training injuries, shoulder dislocations/instabilities resulted in more days' absence during weeks of higher training volumes, 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The least number of days lost due to injuries occurred during weeks of intermediate training volumes (6.2-9.1 h per week). Training volume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final league position. Fitness testing, defence, and rucking and mauling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as being very high- or high-risk training activities. Our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benefits of modifying the volume and content of rugby union training to reduce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injuries to professional players.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Despite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on the positive impact of sports science for golf, there is still a paucity of research investigating the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of high-skilled golfers. Professional Golfers’ Association Assistant Professionals (future-qualified coaches; n = 430) were surveyed on their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of “sports science”, “warm-ups”, “cool-downs” an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for golf. Participants perceived the discipline of sports science as beneficial to golfers but lacked implementation in coaching settings. Warm-up protocols were also perceived to be beneficial to all aspects of golf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duration of tournament-based (37.84 ± 20.05 min), warm-up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p < 0.001) than practice rounds (26.26 ± 18.63 min) and range sessions (13.00 ± 13.38 min). Education continues to be required to raise the understanding of warm-ups for golf. There were mixed perceptions regarding the benefits of a cool-down, with 62.1% of the high-skilled golfers omitting a cool-down following tournament play and practice.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was perceived as beneficial, with 78.51% engaging in some form of training throughout the year. Results confirm, however, that certain misconceptions around surveyed sports science practices still exist and it is imperative that education disseminates research findings and validated applied practices to coaches and golfers alike.  相似文献   

13.
应用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定律[1][2],审视在竞赛速度条件下游泳体位与打腿配合技术。认为身体水中姿态与打腿技术的合理性与否在于通过技术动作所产生的推进阻力纯值的大小来给予评价。以此为依据,提出在竞赛条件下,游泳体位姿态与打腿配合技术相关的两种新技术观点:对水中人体姿态流线型的新诠释;快频率、小幅度打腿技术在竞赛速度条件下对水中游泳体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速度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项目的影响及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美国速度轮滑运动员取得的优异速滑成绩,得到速度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启示。对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技术的异同性、速度滑冰技术借鉴速度轮滑技术训练要点和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专项能力的影响进行探讨,得出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的技术动作是最接近的;速度轮滑是速度滑冰最具实效性的专项能力训练方法之一;在淘汰了老式冰刀后,对克莱普冰刀是否进行了完全的侧蹬起到了有效的训练作用等认识,对速度滑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世界优秀男子速滑运动员500 m全程滑跑速度节奏特征,以2008年荷兰短距离世锦赛三名优秀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法对比赛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其内外道滑跑速度节奏特征和个体内外道速度节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内道还是外道滑跑,运动员在第一直道、第二直道和第二弯道速度节奏具有趋同的规律性,差距主要体现在入第一弯道速度控制和出第二弯道滑跑策略选择。外道起跑第二弯道换内道整体趋势表现为降速,内道起跑第二弯道换外道整体趋势表现为保持速度。第二直道前半段普遍加速明显,后半段一般保持速度,最高速度出现在进第三直道阶段。除个别阶段外,个体内外道两次滑跑速度曲线总体趋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全程速度的稳定性和两次滑跑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速滑运动员心理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速滑运动是一项集速度、耐力、力量、技术为一体的竞技运动项目,速滑运动员除应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掌握过硬的心理技能是其技术正常发挥的重要保证。论述了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计划制定的重要性、原则、内容,阐明了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计划实施的原则、程序和应注意的要点,指出了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计划应贯穿于整个速滑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的完整体系中,速滑运动员心理训练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与速滑运动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有机结合的运动技能心理训练方法,并介绍了容易被忽略的、相当重要的、必须贯穿于速滑运动员心理训练计划之中的心理训练方法及其组合,速滑运动技术训练心理调控技能是速滑运动员重要的心理技能。  相似文献   

17.
24名游泳运动员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游泳运动员各自放松活动强度差距较大;不同放松活动强度血乳酸清除速率有显著性差异;放松期间不同强度各时相段血乳酸清除速率的变化,与体内乳酸代谢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进攻速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珂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100-103,12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的中国队及与赛队7场比赛的进攻速度进行统计后,并与国外球队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深入分析我国男篮进攻速度慢的原因。并提出提高进攻速度的方法与对策,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短道速滑的可持续性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历届冬奥会短道比赛奖牌分布进行分析,探索我国短道速滑的发展方向。通过比较认为我国短道速滑存在后备人才匮乏、大众普及程度低、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场地条件急需改进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短道速滑产业,带动大众普及;体教结合,加强基层普及和训练;提高短道速滑科研水平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速度滑冰项目科学选材工作的需要,对我国速滑运动员指长比(2D:4D)与运动成绩、血清睾酮、血红蛋白及血球压积等多种身体机能水平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索指长比在速滑运动员选材中的作用。通过对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速滑运动员的手指长度及指长比的测量与分析,表明速滑运动员指长比与运动成绩相关性不显著,与血清睾酮等3项机能指标显著相关,即指长比(2D:4D)越高,相关血清睾酮(T)等3项运动机能指标越低,说明指长比(2D:4D)可以作为速度滑冰项目科学选材的重要指标被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