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高峰  辛健 《中国科技信息》2011,(14):106-107
矸石山自燃的防治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但国内对矸石山自燃监测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矸石山自燃监测系统,介绍了监测系统的结构、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网络的设计,给出了微型传感器节点的软件设计。该系统可以实现有线系统无法实施的特殊区域温度的监测功能,有效地提高了矸石山自燃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空区遗煤自燃是煤矿内因火灾的主要原因,准确测量采空区的温度是预防内因火灾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的测温机理及系统的组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煤矿采空区光纤安放形式,即沿工作面推进方向"V"型布置,可以达到对采空区温度的网格式监测,提高了监测的有效范围和准确度。通过用计算机比对煤氧化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达到临界报警温度时,发出报警信号,从而实现煤自燃发火的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3.
发电厂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要做好热量计准确度检查,人工制样偏差的检查和采样偏差分析。降低电厂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要缩短存煤用期,加强组堆管理,减少存煤流失,防止煤堆自燃,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煤层易发生自燃区域的分析,确定了合理的煤层自燃监测及灭火措施,提出了Ⅰ类自燃发火煤层采后综合防灭火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淮南矿区主要煤层的自燃特性,选取淮南矿区的五个煤样,采用热红联用仪分别在不同气氛下开展了煤自燃热分析特性及反应气态生成物的产生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各煤样来自不同的矿区,但各个煤样的实验曲线特征具有相似性,确定了各煤样自燃过程中的临界温度T1,干裂温度T2,活性温度T3,增速温度T4和着火温度T5等特征温度点;随着氧浓度的降低,煤样的TG与DSC曲线均存在滞后现象,即氧化相同质量的煤样,氧浓度越低,需要的温度越高;主要针对煤自燃氧化过程中CO,CO_2以及H_2O的气态产物进行监测,因煤样所含官能团种类相似但数量不同,气体生成物只有数量的差异,而无种类的差异。此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煤自燃机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煤矿15号煤层自然发火期短、容易自燃的问题,采用注浆防灭火技术,通过对注浆系统的设计、注浆材料的选择、注浆参数的计算、注浆工艺的优化及注浆设备的选择等,并建立注浆区温度和气体成分的监测、防灭火注浆台帐等一系列效果考察方法。经实践证明该技术适用于该煤矿,并可取得较好效果,为类似煤层自燃防治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侯毛伟  马海林 《科技风》2013,(17):116-117,119
煤矿火灾安全监测系统,是为煤矿井下设计的一种光纤综合监测预测预警系统,采用光纤分布式测温传感器监测采空区、煤仓等易燃部位温度,采用光纤气体传感器监测煤矿井下一氧化碳与氧气等自燃发火标志气体浓度,从而实现了全光纤火灾预测预警综合监测系统,能够大大提高煤矿火灾预防能力,防止煤矿重大灾害发生,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系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安煤业公司残煳.采综放工作面老塘多种气体及温度的检测,确定煤炭氧化是老塘自燃的主要原因得出了西安煤业公司煤成自燃规律,提出了预防自燃发火的方法,认为系统可靠,合理配风,老塘注浆,加快工作面推进度,减少丢煤,老塘注氮等是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型电网中循环流化床锅炉受自身或环境温度过高影响而容易发生故障或自燃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FW-D100与RFWl22芯片组的大型电网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系统通过部署在电网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温度传感器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温度进行实时采集,经过信号放大、滤波、A/D转换后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根据温度换算程序的转换输出所监测部位的温度与位置信息,数据通过基于RFW-D100与RFWl22芯片组的无线通信模块汇集到监控子基站的服务器,远程监控中心可通过Internet网络对所有子基站所控制的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并自启动降温设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温度进行控制。最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温度检测数据准确,远程数据传输可靠,且系统实现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安装部署。  相似文献   

10.
煤层火灾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矿井一旦发生煤层自燃火灾的现象,给矿工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论文在分析目前国内外的监测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研制了煤层火灾实时监测及预报系统。系统对井下任意地点实时监测,自动监控,能够及时预报煤层发火情况,为煤层自燃火灾的预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煤炭自燃发火一般规律及分站式束管监测系统在预测煤炭自燃中的应用;同时从技术预防及治理煤炭自燃的四个基本途径"堵漏、阻燃、惰化、降温"出发,分别阐述了技术防灭火及四大防灭火措施。供有关单位参考并正确选用。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采区内采空区漏风通道、工作面漏风情况、采空区遗煤赋存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了任楼煤矿Ⅱ7212孤岛工作面的自燃危险性,通过对自燃危险区域的论证、圈定,给工作面的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工作提供了方向,重点区域重点监测、治理,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与收作;同时也为矿井未来类似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3.
煤矿井下自燃是井下重大灾害,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及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基于现代化装备进行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系统,采用束管监测技术,该技术具有测定气体组分较多、数据存储量大和分析较准确、监测连续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束管系统对井下气体组成及各种气体的含量变化能够在任何时候有效的实现监测,而且可以在地面监测中心分析预测煤自燃灾害程度及发生发展过程,能够对煤的预测预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而且易于操作、方法简单易上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多年汽车自燃分析鉴定工作经验的总结及对汽车自燃的研究,总结了一套汽车自燃的系统鉴定方法,包括鉴定前询问调查、现场勘查、物证鉴定及结论等步骤。经过鉴定可判断出汽车自燃的原因、位置以及发生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线总线的巡检式温度监测方法.详细论述了巡检式温度监测的原理与工作过程.通过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通过对传统温度监测系统的改进,布线简捷,工程造价低,扩展性强,是一种比较适合工程应用的温度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响 《科技新时代》2009,(11):107-107
自燃是一种由多重化学反应和高效的封闭环境相结合而缓慢形成的现象。以浸透油的碎布为例,当油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时会产生热量,由于碎布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封闭环境,这些热量无从释放。一旦温度超过200摄氏度,这些碎布就会起火燃烧。此外,微生物活动也可能导致温度升高——细菌能通过化学反应将木屑内部的温度提升到60摄氏度,  相似文献   

17.
《内江科技》2015,(9):68-69
平顶山矿区己组煤自然发火周期短,属易自燃煤层。本文利用煤自然发火实验台对平顶山矿区己组煤层自燃特性参数进行了测试,测出煤的特征温度、耗氧速度、CO产生率和CO2产生率等参数,确定了煤自燃氧化特性、放热强度和煤最短自然发火期,为平顶山矿区己组煤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杰  李继水 《科教文汇》2011,(30):85-86
随着采煤技术的不断发展,综采放顶煤被广泛应用于厚煤层的开采中,但随之带来了采空区有害气体防治困难,特别是采空区自燃发火的防治。目前,在采空区自燃发火的防治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如采空区注氮、喷洒黄泥、设置隔离带、监测监控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矿井现有防治自燃发火技术的分类比较,在现有防治自燃发火技术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充分提高封闭系统质量,实施防治自燃发火工程,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程祥林  位玉红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187-187,192
通过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在正常推进过程中易于发生煤炭自燃的原因分析,并在煤炭自燃发火防治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取得的效果作了详细的介绍,对综放工作面防治煤炭自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