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 ;校长和教师的思想认识、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施素质教育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升学率、课堂教学、考试、各学科、各类教育、应试教育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面转变的教育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展开。这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是我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富国强民的根本。实现这一转变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广大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管理人员和老师的思想从目前“提高升学率”这一最终目标上解放出来。这是一个十分客观现实的问题,不解决这一问题,就很难迈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这一步。单就教育本身而言,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不矛盾,素质教育是目的,应试教育是手段,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通过应试教育来实现。也就是说,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学地理学科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全课程.在地理教育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当前,特别是基础教育部门的中小学,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成为热门话题。这是很自然的事,也是好事。因为它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在21世纪人才的激烈竞争中,我国能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的大事。当前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关键在于首先要终止疲劳教育。一、我对几个概念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委在1997年10月颁布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广大教师要更新观念,在新的教学观指导下,进行教学方法、学习指导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按照教育方针,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着眼于现在,受益于未来的重任。素质教育如此重要,那么课堂教学就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素质教育中的课堂教学。在于强调课堂教学要以素质…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培养21世纪素质全面的现代人,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浅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本文从德育工作、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体会和经验,以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的分数并没有被各种考试和升学门槛忽视,如何处理好两者之前的关系,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两种意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两种意识,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意识,才能将我们的教育在现有的状况下做到最好.  相似文献   

9.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在不少中小学起步,他们大多以活动课、课外活动为突破口,以期实现向素质教育根本转轨。然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因此学校教育的转轨主要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转轨,课堂教学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呢?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呢?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还不甚了解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轨,变过去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笔者认为课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效率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提高认识、理顺思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日之事。但不解决又难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理顺思路。 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三个面向”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就是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南,是素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21世纪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什么是高素质创新人才,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进行素质教育,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本文重点论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93年起,地理不再成为高考科目,由过去的选拔考试变为水平考试.在高中阶段,课程设置为一学年,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上下册,学完后,参加省级组织的会考,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的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学生产生了误导作用,社会、家长对地理科目也另眼看待.在大环境对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不利的情况下,怎样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使地理学科发挥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功能?对地理学科来说,就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提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目的.而高中地理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树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地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地理的基础知识和读图、识图、绘图的基本技能,重视地理  相似文献   

13.
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地理教学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多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是一年多来,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界权威人士呼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呼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中心课题应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最低限度的知识传授,力求发挥能力培养的最高效能;应试教育则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这是教育专家们的共识。然而,素质教育为何从全局上迟迟不能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呢?  相似文献   

15.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学校教育迫切需要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70年代就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明确指出制定本法的依据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今年国家教委的五项工作要点之一就是要彻底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下面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中如何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是素质教育,有人认为,只要抓抓体育就是素质教育;有人认为,只要抓好“第二课堂”就是素质教育,还有人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了,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真正的素质教育应是全面的复合型教育,它不仅要教学生掌握科技文化知识,还要教育学生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动手,会生活,会健体,也会考试,培养“高分高能”的学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已基本确定,加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研究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课题。针对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和物理课程的特点,我认为: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应强化面向过程的教学。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对物理过程的研究为载体,重视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熟悉物理规律得以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把学生导向学会学习的境地。这样,学生不仅能全面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最重要的是学会研究问题和寻找规  相似文献   

18.
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人类跨入了21世纪。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提高人的素质关键在教育。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状况,风风雨雨,众说纷纭。近年随着改革大趋势,教育改革呼声渐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势在必行。而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除行政干预、政策指导外,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身体力行。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带来了新课程的改革,新课程经历了几年的实践,人们在不断地学习,思索,实践,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观念的转变还带动…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在我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相对于中小学“应试教育”而言的,是直接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抹杀个性,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贬低教育功能,降低学校作业而提出的一种基础教育概念。自80年代中后期提出素质教育概念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以及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目前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尤其是素质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拓展,人们对其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已从一种观念、思想,发展为时代的潮流,成为90年代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物理教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创新教育。由于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实验教学的创新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的科学素质,开发学生创新的潜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