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译者是翻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影响着译着主体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2.
论译者主体性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中的呈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译者是翻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影响着译着主体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3.
由于双关语的翻译涉及到用一词表达两意甚至多意,所以传统的译论认为双关语不可译,但是Delabastita却认为双关语可译并归结出了十种翻译策略,这为译者翻译双关语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许多优秀的译文也证实了译者在翻译时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次完整的翻译活动都不可能是译者的独角戏,而是由原文作者、翻译委托人、译文读者、出版社以及其他译者等共同参与完成的,他们在翻译过程中都有着各自的利益,彼此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对抗。翻译实质上就是译者和原文作者、翻译委托人、出版社、译文读者及其他译者甚至是自我之间不断进行博弈的过程。这种博彝既是译者实现翻译忠实、顺利完成翻译任务的需要,也是博弈各方翻译利益得以实现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5.
译者模式及其建构是中国文学能否"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之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适应与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是本研究的切入点,从原语翻译环境与译者之间的双向选择与适应,分析当下理想译者模式及建构要素,探究译者葛浩文如何使用翻译策略来适应译语翻译环境,选择合适的译文,从而得出最佳翻译策略。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理想译者模式是以葛浩文为蓝本的外国汉学家模式;葛浩文在灵活使用"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基础上有意识地偏向"归化"的翻译策略,同时结合适时的删译,这是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最佳翻译模式。至于译者的构建要素,也应当像葛浩文那样具有中国经历、中文底蕴和中国情谊。  相似文献   

6.
丛虔 《考试周刊》2007,(11):56-57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翻译过程中,人是积极活跃的因素,从事翻译的人,即译者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同时运用创造性思维,赋予译文美学价值。显然,离开了译者,翻译就失去了意义,无法实现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位于中心地位,但不排斥作者也不否认读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翻译中,译者发挥着重要作用,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本文主要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新闻翻译过程中的彰显问题。译者根据目的语新闻的表达习惯及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能动地选择翻译策略,如增译、省译、重组、替换等,使译文流畅清晰,有效传递信息,从而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刘庆争 《考试周刊》2010,(37):25-26
译者的角色是读者与再作者的统一。作为读者,译者首先需要理解原作;作为再作者,译者要在充分关照译文读者的前提下,将原文文本进行跨文化转换。本文通过分析文学翻译来探讨译者在文本的理解与翻译上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译者是翻译中的最具主观能动性和最活跃的因素,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以中国传统音乐标题翻译为载体,从翻译的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译作与原作的互文性三方面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操纵。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不是只受到操纵,译者同时也是操纵者:他不但操纵着原文,也操纵着译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在众多的参数中寻求一种妥协。每一部译作都是译者所维系的一种最大动态妥协,译作的产生便是这种暂时的最大动态妥协的体现。重译则意味着这种最大动态妥协的打破,也就意味着新一轮妥协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的审美观,不仅体现在其翻译标准上,还体现在他对原作的选择上;句译的倡导实际上是要求译者把句子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在句层上实现原文与译文意义和结构的同时对应;关于原作的体裁,林语堂也有独到的见解,指出有外的体裁,有内的体裁;译者的三个责任与忠、顺、美的翻译原则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翻译理论着眼于将原文看作“绝对标准”,主张译者应竭力摆脱主观性的控制,使译文忠实原文。这种传统的译论忽视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参与作用,按接受理论的观点,翻译过程中的译者行为,无论在理解或是对现时目标读者的关照上,译者的主观介入都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从变译与全译两种最常见的翻译方式对影响译文的社会、语言、译者、读者等诸多要素的简要分析.指出不同的原文处理方式受诸多要素的影响.尤其是译者方面的因素。进而说明翻译的一般现象和规律.为翻译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在翻译的研究中逐渐得到了重视。文章对译者主体性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描述性研究,并以儿童文学翻译为例从译文整体性和难易程度两个方面讨论译者主体性对译人语文本的操纵。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翻译界逐步从外译中研究转向中译外研究。中国译者通过汉英翻译承担着在世界文化舞台上重构中国文化形象的使命。要在中国文化形象传递的真实性和译文的可接受性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中国译者既需要根植于本土文化身份又需要具备全球文化身份,本着世界主义和平等交流的胸怀进行汉英翻译,才能客观阐释中国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6.
可译或不可译一直是译学领域的争论焦点。以往研究多通过原文与译文的比较,以忠实的标尺来探讨可译性存在的基础,这既难以弥合二者差异又轻视译者对可译性限度的影响。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译者对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适应转换能力左右着译文的可译度。同时译者译文"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律能促使不可译向可译最大限度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传统翻译研究注重作者和原著,往往忽视了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即译者。然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体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随着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发展,阐释学翻译理论逐渐将译者主体性视为其探讨焦点。当代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认为阐释学能更好地解释翻译过程,主要有四个步骤,分别是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文章尝试从这四个方面探讨译者主体性在张培基英译胡适散文《差不多先生传》中的具体体现,旨在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探讨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8.
传统翻译研究注重作者和原著,往往忽视了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即译者。然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体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随着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发展,阐释学翻译理论逐渐将译者主体性视为其探讨焦点。当代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认为阐释学能更好地解释翻译过程,主要有四个步骤,分别是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文章尝试从这四个方面探讨译者主体性在张培基英译胡适散文《差不多先生传》中的具体体现,旨在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探讨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9.
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的可接受性强调以目标语、目标文化为基准,注重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然而,鲜有学者研究译者与可接受性。但是译者也是读者,也存在不同的可接受性。该文将译者看作翻译过程中原作的第一读者和自己译文的第一读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译者在理解原作和翻译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可接受性,提出译者的可接受性即在阅读和翻译过程中的取舍。并对可接受性差异产生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以期更好地研究译者这一翻译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翻译事业在机遇与挑战中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翻译,同时也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有了新认识.译者地位在新世纪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地位低下的“仆人”“传声筒“背叛者”;在新世纪,译者被视为沟通中西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灵魂人物.作为构成翻译史不可或缺成分的译者,其地位在新时期的翻译史研究中以及翻译史编撰中得到了体现.本文从翻译史角度阐述译者地位的变化,希望更多人对译者给予更多关注,充分认识到译者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