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玉来 《百科知识》2021,(24):31-3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疑难案件的增多,为了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查明案件的事实,测谎结论愈来愈多地运用到案件中帮助法官形成对案件事实的内心确信.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尚未对测谎结论做出任何规定,导致立法与司法的不统一.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各个法院对待测谎结论的态度不统一,实践中运用测谎程序不规范,无法明确测谎结论效力.笔者认为在我国构建测谎结论制度刻不容缓,应从立法上将其纳入到民事证据种类之中,使其在司法实践中具备法定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测谎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和争议,测谎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刑事侦查技术、应用于刑事侦查、具有其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明确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充分发掘其在办案实务中的作用,肯定其证据能力与证明能力,规范测试程序,保障被测人人权、遂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李文石 《世界发明》2002,25(11):14-15
测谎器(Iie detector)或称多道仪(polygraph),是用来帮助确定某人是否正在说谎的电子测量仪器。测谎技术包括测谎器、测谎师、受试者、测谎模式和评价体系。其中, “测谎模式”指符合心理学的测谎问题流的编制方法; “评价体系”是对测谎数据的手动或自动分析和判别方法。受试者座姿为背向或侧向于测谎师,以避免不必要的生物反馈。  相似文献   

4.
测谎奥秘     
不久前,全国检察机关首期多频道心理测试(测谎)技术培训班在昆明开课。负责研制测谎仪的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和公安部的专家为66名反贪和技术部门人员讲授测谎技术专业课程。至此,测谎技术已全面介入中国的公检法系统。  相似文献   

5.
"说谎"作为一种概念和行为现象,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在道德范围内是不被允许的,在一般社会生活中也不被提倡,它频繁的出现在我们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和社会交往中,对个体和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为消除或减轻"说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测谎技术应运而生。目前,测谎技术已被许多国家信任并被广泛应用于刑侦,民事审判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如何对测谎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合理取值作为影响测谎结果的关键环节越来越成为被关注的焦点。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利用遗传算法,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求解测谎参数的最优值,即对遗传算法灵活应用,进一步,通过实验和得出,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测谎参数的确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测前谈话是整个犯罪心理测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在测前谈话中要通过设计布景、示形造势等手段,平息被测人的紧张、抵触心理,使其心理纯化,说服被测人接受测谎,确保测谎结果的可靠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测前谈话是整个犯罪心理测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在测前谈话中要通过设计布景、示形造势等手段,平息被洲人的紧张、抵触心理,使其心理纯化,说服被测人接受测谎,确保测谎结果的可靠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王秋峰 《科教文汇》2008,(12):141-141
测谎技术运用于刑事案件领域,可以筛选犯罪嫌疑,排除无辜;有助于侦审疑难案件和“无头”案件;有助于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有助于解决口供的矛盾。但对测谎技术应该理性看待,不应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或不合理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国产测谎仪浮出水面 测谎,是对谎言的鉴别活动."测谎"一词,是由"测谎仪"(Lie Detector)而来;"测谎仪"的原文是Polygraph,直译为"多项记录仪"(Poly,字首意为"多",graph字尾意为"书写、描绘、记录等用之仪"),是一种记录多项生理反应的仪器,可以在犯罪调查中用来协助侦讯,以了解受询问的嫌疑人的心理状况,从而判断其是否涉及刑案.由于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此时大都会否认涉案而说谎,故俗称为"测谎".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21)
犯罪心理测试(又称测谎)技术作为新时代下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一门新学科和新手段,在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妥善地应用测谎技术往往会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运用起来有一定的时间性,该不该和什么时候测试是测试员们需要面临的重点问题。所以,要明确这一侦查技术手段妥善地使用时机,就必须对测谎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实验教学的模拟测试来检验,进而总结出行而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测谎的方法     
王秋峰 《科协论坛》2007,(12):141-141
实践中使用的测谎方法,主要是实验心理学和心理测验学的技术和方法。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测谎检查方法主要有:准绳问题测试法(CQT,即Control Question Test,有的也译作控制问题测试法),犯罪情节测试法(GKT,即Guilt Knowledge Test),紧张峰测试法(POT,即The Peak ofTest)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循证社会科学证据知识库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动态聚合、组织集成、转化传播社会科学领域证据资源的重要工具平台,不仅可以为研究者与决策者提供访问相关研究发现及证据资源的最佳途径和可靠入口,而且可以方便使用相关研究结果及证据标准来快速建立科学依据,辅助制定科技政策,对于促进循证决策与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外社会科学领域多个不同主题的证据门户网站进行调研,参考已有证据生态系统和证据标准的概念框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不同证据门户网站在证据资源类型性质、证据标准及相关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优缺点,讨论形成中国循证社会科学证据知识库建设关于证据主张提出、证据基础问题采用与评估、证据综合方法应用、循证指导与实践方法研发的建议和策略。[结果/结论]本研究可为未来建立基于知识共享网络的中国循证社会科学证据知识库工具平台提供可靠证据资源来源、证据类型与标准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启示借鉴。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大数据侦查情报的分析运用存在着数据失真导致的情报错误风险、算法依赖导致的研判省略风险、认可度低导致的证据转换风险,解决上述问题对提高侦查情报分析运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通过类型化研究方法对大数据侦查情报进行功能解析,通过实证研究法、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阐释大数据侦查情报在分析研判和司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研究结论]从规范数据来源和防止算法独裁、提高主体认知与构建研判程序、赋予证据资格和完善分析方法等角度实现对大数据侦查情报的规制。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多道记录仪测谎器有时并不可靠,因为会有10%的说谎者侥幸通过测谎检查,而有20%的讲真话者却不能通过测谎试验。为了使所有的说谎者原形毕露,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新的测谎技术。1999年7月,位于美国港口城市圣地亚哥的神经计算研究所的认知心理学家玛丽安·斯图尔特·巴特利特宣称:实际上,所有的事实真相全部“写在”人的一张脸上。一个人所感觉的每一种情绪必将诱发出一种相应的无意识的面部表情,可惜这种表情的持续时间通常是极短的。当某人试图掩饰这些情绪时,相应的表情更是转瞬即逝,以至于难以觉察。索尔克研…  相似文献   

15.
测谎器是一个通俗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术语。测谎是一项心理学技术 ,它利用受试者对问题的生理反应 ,评价受试者的诚实与否。“测谎器”这个术语易被人误解 ,因为这项技术与其说应用于测谎 ,倒不如说更多地助人建立诚实的品德。测谎器的更准确的称呼是“多项记录仪”,因为它有多个通道的传感器用于监控 ,记录受试者回答提问时产生的生理反应变化。而利用多项记录仪作出测谎诊断和程序 ,也叫作多项记录仪技术。1.测谎器结构传统的多项记录仪的结构原理特点可以包括 :( 1)一个气动操纵的呼吸变化记录头 ;( 2 )相似的血压和脉搏…  相似文献   

16.
智能按摩椅     
《科技新时代》2005,(4):106-106
这种智能按摩椅能够借助“测谎”的原理自行发现人体一些僵硬不适的部位.并进行重点按摩。  相似文献   

17.
审计证据作为形成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的基础,贯穿于审计业务全过程,审计证据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考虑所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具有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以支持所作出的审计判断和形成的审计结论。审计证据的证明力与审计证据的类型和获得途径等密切相关。不同的审计证据具有不同的证明力,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评价时。应综合考虑审计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重要性、代表性、时效性和合法性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方陵生 《知识窗》2004,(10):25-26
现代科技"网"致使罪犯罪责难逃 测谎仪的有效性究竟如何?人们一直存在着争议,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使测谎技术变得更完备、更可靠. 数十年来,研究人员绞尽脑汁想造出一部理想的机器来,它能够准确无误地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在说真话.但是直到如今,测谎技术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如今的测试设备如果用科学的眼光来仔细审查的话,仍然能发现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反恐情报信息决策性证据的获取工作对反恐斗争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故在此针对反恐情报信息决策性证据的智能检索机制展开研究。[研究方法]分析反恐情报信息的特征及反恐情报信息决策性证据在反恐决策中的作用,研究当前常用的反恐情报信息决策性证据检索方式与不足,针对已有检索方式的缺陷,为满足智能检索机制所需,提出并构建基于本体的反恐情报信息决策性证据智能检索机制,构建包含本体管理模块、用户问题处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及智能检索主体模块等智能检索机制,并通过构建该智能检索机制实证模型,对该智能检索机制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论]结果表明,该智能检索机制的可靠性、安全性、可存取性、交互性及隐私性每提高1%,将会对反恐情报信息决策性证据获取成功率提高0.7701%~2.7990%,可为反恐情报信息分析与处理部门获取实时决策性证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腾讯科技讯(悠悠/编译)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最新一款计算机测谎软件能够准确地探察分析说谎者,其精确率超过了经验丰富的警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