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教师素养直接决定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整体素质,增强学校发展后劲的的重要保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的主体,其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他们在教学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学校     
建设和谐学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符合学校实际,符合学校师生员工的意愿,是增强学校发展后劲加快发展的要求,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时代课题。建设和谐学校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结合学校科研工作实际,探讨以科研课题为主导,建设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保证课程改革的后劲;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深入进行课题研究,转变教学观念,从容走进新课程。  相似文献   

4.
王荣 《青海教育》2009,(9):78-78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国家总督学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办好学”》讲话中明确指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就是要着眼于学校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有潜力和有后劲的发展。”如何才能使学校保持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有潜力和有后劲的发展呢?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校长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是一所有着近60年历史的省重点高中,2000年被评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样本校。近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要求。为此,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提升并内化“关注每个人发展,追求最优化目标”的办学理念,活化办学机制,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储备学校发展后劲,谋划  相似文献   

6.
“后劲生”现象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客观存在。可以说,每个学校每个班都有,或者曾经有一定比例的“后劲生”。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智商和情商低于正常儿童的学生是“后劲生”。这样的学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调查研究,测定为4%,我国学者测定为6%,或者更多一些。造成“后劲生”普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良影响,还有教师对“后劲生”转化工作做的不够。  相似文献   

7.
程仁明 《职教论坛》2002,(14):13-15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相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需要都存在严重滞后性,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职教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加大课程改革和开发的力度。我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共设有微机、幼师、电子电器、财会、食品检验、旅游管理等专业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000人。在职教发展面临困境的形势下,我校的发展仍呈现良好的态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得益于学校课程改革理论探索与实践。我校在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中“后劲”与“就业”,“稳”与“活”,“宽”与“专”,学科课程模式与活动课程模式的关系的基…  相似文献   

8.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如何使学校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发展,并不断地丰富和增强学校发展的内功和后劲,向优质学校迈进,这是学校领导者必须面对,又必须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课题。我们在推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深深感到:要办好一所学校,需要有诸多因素和条件。既要有政策的扶植和经费的投入,又要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一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策略。所谓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按照学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把学校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具有长远生命力和效率的举措上,从根本上、全局上进行策划,使学校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能够不断发展,并具有发展的潜能与后劲。几年来,香河一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策略,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冯桂芝 《天津教育》2014,(23):53-54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媒体和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它已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新生长点。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依据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泛智教育”理论,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基于学校实际,我们构建起课程文化体系,形成学校共同的课程愿景,即红色理想课程、蓝色经典课程、绿色灵动课程。  相似文献   

11.
淅川县实验小学作为“全国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文明学校”、“绿色学校”,以兴校战略开辟素质教育高速公路;凸现课改精神,弘扬学生自主个性;强化特长教育,成就七彩童年,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长是发展备足后劲,而不断地推进素质教育续写新篇。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及民族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业务精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之根本,也是增强学校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师德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一种资源。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会有发展的后劲。教师队伍整体的知识水平,内在的人文品位、人格魅力是支撑学校健康发展的灵魂。近几年来,引进外地人才的举措,使部分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自2001年,博兴实验中学先后从外地引进教师骨干、名  相似文献   

14.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集中反映,任何教学内容最后都要组合成一门门课程。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职教课程体系,关系到职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地位,同时也关系到学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教育部职成司在《21世纪职教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应在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强化文化素质教育,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后劲和适应能力,并且要贯彻落实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继续教育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多年来,我校坚持要求教师全员参与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给教育教学注入活力,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6.
颜秀芬 《广西教育》2004,(7B):85-86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中等职业(以下称中职)教育就一直处于低迷之中,中职学校的社会效益不断下滑:面对中职教育的严峻形势,中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冷静而理性的思考:“大学热”、“普高热”等是影响中职教育的外部因素;办学质量不高,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后续发展乏力等才是影响中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各类中职学校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求得生存和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学校对文化基础课教育重视不够,存在着随意削弱文化基础课的现象:中职学校突出专业课,重视对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是完全必要的,毕竟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这是学生就业的现实要求,也是中职教育和普教的本质区别。但中职学校若仅满足于“技术人”、“职业人”的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素质结构单一,人文底气严重不足,适应能力不强,发展后劲缺失。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创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基础教育的改革已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进入实质性新阶段。新一轮课改,直接关系到能否赋予基础教育乃至整个中国教育以应有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进而言之,以人之现代化为追求的课程改革,也将关系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能否在21世纪最终达成。这次课程改革涵盖了基础教育所有学科,各门课程的改革力度虽不相同,但都呈现出强烈、共同的价值取向———体现对每个生命个体全面发展需求的深切关注和尊重。课程改革价值取向之一: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旧的课程观过度偏重于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北京成人教育》2008,(12):F0004-F0004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中学、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地处中山大学校内,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雅,拥有名牌大学“校中校、园中园”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依托大学丰厚的教育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上级满意。  相似文献   

19.
山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我省兴办寄宿制学校情况的调查(一)陈晓力编者按要使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有后劲,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只能依靠教育。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偏僻乡村及山村的办学体制,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寄宿制学校的出现,为改变...  相似文献   

20.
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青年教师是学校沸腾的血液,青年团队是学校办学的"小宇宙",是办学的基础与后劲,是名校发展的支撑,青年教师培养是学校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