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婧 《文教资料》2008,(7):13-14
凯瑟琳·安·波特.美国杰出的女小说家,以其入木三分的心理分析而著称文坛.波特也一直是西方评论界密切关注的名作家之一,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她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广度;然而,波特的女权主义思想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尤其在其著名短篇小说<偷窃>中的体现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本文以<偷窃>为例,分析了波特的女权主义思想的两大突出方面.即女性意识和政治主题.  相似文献   

2.
潘海燕 《文教资料》2009,(25):30-31
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看,<红字>是一部有关反叛女性--海斯特的小说.小说创造性地演绎了当时的社会对海斯特的压迫.但海斯特并没有屈服.她是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争取真正的美好爱情的勇敢典型.本文试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海斯特的种种反叛思想及行为.  相似文献   

3.
沈大雷 《文教资料》2008,(28):211-212
杜拉斯和陈染都是重要的女权主义作家,尽管她们的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在她们的作品中仍然体现出了较为类似的女权思想.在杜拉斯的<情人>和陈染的<与往事干杯>中,这一现象有着较为清晰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试析《红字》的女权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桑在世界文学史上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红字>更是受到大家的关注.<红字>所表现出的女权主义倾向多年来也吸引了众多目光.从<红字>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作者所刘画的一个反抗者的缩影,"一个女权主义的天使",一个期待着男女平等地位的坚强女性.  相似文献   

5.
深受程朱化张载哲学诠释的影响及各自之理论异趣,张子<东铭>与同作为勉词,并一同置于<乾称>篇中的<西铭>相较,在历史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结合张子之其他著作对<东铭>之思想作整体关照,不难看到<西铭>与<东铭>之关系就是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关系,且<东铭>与张载思想整体有着更加紧密的关联,它从强化心的环节入手将张载哲学赋予实然化的落实与担当.从其思想建构之问题意识来看,<东铭>更加符合张子思想之本旨初衷及其主要显发于工夫论领域的历史影响,而这也正体现了张载思想针对一般儒者解决择术问题的大众化面向.  相似文献   

6.
在<道德经>研究领域,对<道德经>的佛教解读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在佛教思想领域,对<道德经>内容和使用方式的探讨虽然不绝如缕,但也始终没有从理论的高度对<道德经>与佛教思想的异同做出分析.为尝试弥补这一缺失,谨以隋代吉藏<三论玄义>和明代憨山<憨山道德经解>为主要参考资料,按照佛教分析理论的传统架构,从见地、修持、行为、结果四个方面,对<道德经>与佛教思想的异同做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鲍比·安·梅森是当代美国南方女作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位.她的短篇小说<施拉>具有鲜明的女权主义色彩.小说女主人公诺玛·珍的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反叛"南方神话"中的性别不公,颠覆了束缚南方女性的传统规范.文章从女权主义视角对<施拉>进行解读,说明当代南方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由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运用福科权利话语理论并结合女权主义分析比较<黄色墙纸>与<简爱>,解读作品中"疯女人"疯癫的现实意义.首者以女主人公的身份直接反抗男权统治,而后者借助梅森实现其内心隐秘的愿望.伯莎与简·爱代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并不断地抗争.尽管菜辛并不认为这是女权主义运动的象征,但是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的确反映出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美国<时代>周刊(加拿大版)12月20日(提前出版)一期报道]<时代>周刊选出1999年10大丑闻: 1、<考克斯报告>指中国偷窃美国核机密.这份夹杂机密和谎言的<考克斯报告>险些点燃中美冷战战火.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迈尔斯·富兰克林的代表作<我的光辉生涯>中女主人公西比拉的形象分析,探讨了被边缘化的丛林女人如何追寻自己的命运以及在追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理想与爱情、本我与自我、传统道德与人性欲望的冲突.此外,本文通过西比拉与简·爱的对比,揭示了西比拉身上所反映出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法国作家司汤达塑造的女性形象人物往往比男性人物要动人.波伏娃曾赞扬他说:"司汤达既是十足地浪漫主义的,又是决断地女权主义的."文章从分析其作品<红与黑>中的两位女性形象入手,对司汤达是决断的女权主义的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伤逝>自发表以来.就有许多研究者从社会学、叙事学、文化启蒙、女权主义等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本文试图避开以上切入视角,从婚姻家庭中两性关系的角度解读<伤逝>,探究涓生和子君婚恋悲剧的潜在根源.  相似文献   

14.
张甲秀 《文教资料》2008,(26):91-9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以英格·陶伯特为代表的一种观点认为,<提纲>仅仅是<神圣家族>的后奏,与随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没有关联.本文就学者陶伯特所持的这一种观点进行反思,通过对<神圣家族>和<提纲>的比较分析研究,笔者认为陶伯特关于<提纲>的写作时间,及其思想内容等方面做出的结论的理论依据值得推敲.  相似文献   

15.
<管子>的治军思想是极其丰富而独特的.<管子>认为要建立强大的军队,首先必须富国;其次,要重视武器装备的建设;再次,必须加强军队的训练和教育,主张重视士兵的挑选,并要论功行赏,赏罚分明,严以治军.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孔传,南宋人,南孔始祖.孔传重视整理古代文献,著有<续六帖>、<东家杂记>、<洙南野史>、<续尹植文枢秘要>、<杉溪集>等.其著作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尤其是唐五代及孔氏家族的历史文献.孔传也极为重视教育,不仅居家授徒,而且积极介入庙学,其刊刻的著作也大多与教育有关.孔传整理文献与重教兴学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宋时南孔族人的思想与作为,对南宋史学与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古代诚信思想的三次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诚信思想经过三次历史转换:<尚书>中体现的诚信仅仅是王德的一小目,其地位也没有孝、慈等道德范畴高.及至<左传>中,诚信的道德属性强于西周.特别是在调解诸侯国关系、树立其形象方面,诚信伦理得到了普遍重视.在孔子那里,诚信伦理经历了又一次历史性的转折,从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向了个体的"仁"心的德性.思孟对孔子诚信思想做了重要的发展,使诚信具有了天道的真实无妄与人道的无自欺欺人的双重涵义.  相似文献   

18.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裔美国黑人女性.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是她的不朽杰作.莫里森选择了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的女性为自己的民族英雄史诗的主角,承担为民族寻找自我、塑造形象的重任,体现了她一贯的女权主义思想.在<宠儿>中,莫里森大胆地运用了很多意象和象征主义的表现方式.她以诗化现实主义的手法将丰富的象征和隐晦的意象与黑人历史文化和主人公的心理真实地结合起来,虚实相衬,巧妙地深化了全书的主题,重现了一部黑人的苦难与奋斗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9.
康茂华  滕萍凤 《考试周刊》2008,(13):204-205
本文从黑人女同性恋女权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小说<紫颜色>中所反映的黑人女同性恋关系作出分析.从而指出西丽和莎格之间的同性恋关系不仅是对父权制度摧残女性身心的强烈控诉,又是西丽走向自我觉醒的通道.  相似文献   

20.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简在其抗争的一生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巨大飞跃,更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女权主义的诞生.<简·爱>一直被视为女性主义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