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根据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2~23页。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来辩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3~45页。教学目标: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来辩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向"。[教学目标]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4个新方向,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依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他7个方向,并能根据这些词语比较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36页。【教学目标】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四个新方向,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依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他七个方向,并能比较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来辩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辨认方向》。教学目标:1.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2.能用所学的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会辨认西南、西北、东南、东北方位。教学难点:数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 《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第一节的内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初上进行教学的。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参与、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3,4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辩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1.
别巍魏 《江苏教育》2022,(41):67-69
<正>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生活的缩影。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建构知识模型,有助于他们构建完整而系统的数学学习体系。《认识方向》是苏教版二下的内容。苏教版一上学习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学生已经能在生活空间里辨认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这四个方向在平面图上的习惯表示。本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使他们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他七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会用左右、前后、上下等术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会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辨别,文章所体现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且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七个方向,会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P43~P45。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个方向,会用这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七个方向。2.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辨一辨、做一做等活动,加深对方位的  相似文献   

14.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辨认方向"一课,学生的学习基础是二年级上册学习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今天的学习是在认识这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学习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 因为要在两个班上同一节课,我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准备了两个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页例4、做一做以及练习二的第1、2、4题。二、教学目标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经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识的产生过程,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9-51页内容。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 2.给定一个方向(东、西、南或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认识东、南、西、北>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8~59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学会在现实的情境中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余的三个方向;2.通过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在观察、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一、有关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教学问题(一)教材中为什么要安排这一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空间与图形”内容标准中规定,“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我们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在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主要教学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在学生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以及第二学段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的.  相似文献   

20.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辨认方向”一课,学生的学习基础是二年级上册学习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今天的学习是在认识这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学习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