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杞麓湖位于北纬24°08′—13′,东经102°43′—49′之间,在云南高原西南边缘的通海县境内。它东西长约10.4公里,南北宽约4.8公里,呈新月形横布于通海东北部。湖岸线全长约32公里,面积约36.68平方公里。最大湖容量1.7亿立方米,在一般水位(1796)时的湖面面积为36.1平万公里,相应的湖容量为1.22亿立方米,最大水深6米。它是云南高原上韵“明珠”,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历史上从来就是人民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的摇篮,通海县人民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南四湖湿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为34°27′35°14′N,116°34′117°13′E之间,最大面积为1,266km2,有较为丰富的水生维管植物资源.通过野外采集及标本的整理鉴定,初步确认该区共有湿地水生维管植物42科102属191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双子叶植物23科49属85种,单子叶植物14科47属99种.根据对山东省南四湖湿地水生维管植物区系分析的结果,指出本区湿地水生维管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1)种类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2)区系中热带性和温带性地理成分相当,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抚仙湖和星云湖自然资源及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仙湖和星云湖是位于云南省中部的两个高原淡水湖,有“滇中碧玉”的美称,由断层陷落形成,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径流面积达1053km~2.抚仙湖由澄江、江川、华宁三县所管辖,星云湖为抚仙湖的上游湖泊,全境由江川县管辖,沿湖平原地形平坦,人口密集,物产丰富,是澄江、江川两县经济、文化和交通发达的地区.沿湖人民对抚仙湖和星云湖(以下简称两湖)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总起来看,在1955年之前,人们只是利用两湖水面进行舟辑,涸田垦殖,车水灌溉沿湖的小部分农田,渔业只捕不养,靠自然繁殖,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从1956年后,对两湖的开发利用揭开了新的一页,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现在,我国正处于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春天,进一步认真分析两湖自然资源状况,综合开发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对发展地区经济,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支援国家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玉溪地区地处云南中部,位于北纬23°19′—24°58′,东经106°16′—103°09′.东南连接红河,西北邻楚雄,西南与思茅接壤,北部距省会昆明98公里.有“滇中粮仓”和“会城屏藩”之称,是云南省商品粮和轻手工业产品等主要产地之一.全区土地总面积为5285km~2,人口1794562人(89年),其中,农业人口为1599583人,占89.1%,非农业人口194979人,占10.9%.人口密度差异大,平均每平方公里为117人,稠密的玉溪、通海在3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5.
滇池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南部(东经102°37′——102°48′、北纬24°40′——25°02′)。因受滇池水面的调节作用,昆明气候冬暖夏凉,享有春城之誉。滇池是滇池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有旅游、供水水源、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功能。对滇池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滇池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东部资溪县的马头山林场内,地理坐标为27°40′43″~27°53′52″N,117°08′52″~117°18′E,总面积为21570hm2,有丰富的野生药用攀缘植物资源.经调查,该区共有药用攀缘植物186种(包括种下等级), 按其药用价值可分成清热药、解表药等14大类,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重点介绍,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峨山彝族自治县地处滇中地区,位于24°01′N至24°32′N,101°52′E—102°37′E,南部接近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位于23°26′N)。这里峰峦叠翠、气候温和、土地肥美、资源丰富。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峰位于县北甸中镇镜湖村公所的火石头山,海拔2583米,最低处在西南面绿汁江边富良棚乡的丫勒,海拔820米。在县域19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形成了1794米的高程差。导致了由南亚热带至南温带的四种气候类型的形成,为峨山县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自然条件 亚尼乡位于峨山县西南角,离县城双江镇七十五千米。处于北纬24°09’—24°15’和东经101°56’—102°07’之间,东与本县塔甸乡相连,东南为玉溪地区玉白顶林场,西南与新平县平甸乡为邻,西、北是本县富良棚乡,是峨山县、新平县、双柏县的重要交汇区。总面积为15414公顷。全乡隶属四个村公所,其中贫困、特困村公所各有一个。有54个自然村。  相似文献   

9.
通过第3代谱数值波浪模型(Simulating Wave Nearshore, SWAN)预测和估计波浪特性.数值模拟选取2个区域,首先计算85°E ~100°E, 8°N~22°N的大区域,网格数181×169,精度为0.05′×0.05′,然后计算94°E ~98°E, 15°N~18°N的小区域,网格数为49×37,精度为0.05′×0.05′,后者嵌套在前者中.仰光港作为缅甸主要的贸易中心,位于嵌套区域.大区域的SWAN运行结果为小区域计算提供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0.
——西康玉兰(Magnolia wisonii Rehd)隶属于木兰科、木兰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属国家三类重点保护植物,其分布范围狭窄,仅分布于我国四川中、西部,云南北部1900米~3000米的局部山林中。1987年在我市水城县国营玉舍林场境内首次发现有零星分布,分布面积约24平方公  相似文献   

11.
抗浪鱼是抚仙湖的特有鱼种,是沿湖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是抚仙湖旅游的一块磁铁.由于酷渔滥捕、外来物种入侵及生态环境恶化,抗浪鱼已濒临灭绝.为了发展抚仙湖经济和抚仙湖旅游,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抗浪鱼的生产已势在必行.目前,抗浪鱼的人工驯养和繁殖已获成功,这为抗浪鱼生产的恢复提供了技术保证.经初步测算,在经费保证的前提下,在3~5年内可使抗浪鱼生产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抚仙湖垂向水质状况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抚仙湖设置3个监测点,从表层开始沿垂直方向每隔5m采取一个水样,对垂向水质进行监测,共获取监测数据2 688个.结果表明抚仙湖0~30m的水层段水质为Ⅲ类,主要污染因子是TN和非离子氨;30~80m为Ⅱ类,污染因子是TN、TP、非离子氨和溶解氧;30~130m为Ⅲ类,污染因子是溶解氧;130m以下为Ⅳ类,污染因子是溶解氧.垂向的溶解氧、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总量与水温呈极好的正相关性.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比较,50m以下的容解氧含量明显降低;表层的浮游植物数量增加了5倍,种类由15种减少到11种;除在0~30m水层的氨氮含量增加较多外,其他各种形态的氮、磷含量水平并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氮是抚仙湖水质污染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根据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HutchinsonJ.)分类系统。认为木兰科植物在被子植物中是一个原始的科。据最新资料全世界共有15属250种;在我国分布有12属120种。分布在云南省的有11属60种。其中昆明有3属11种;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有9属33种之多。主要分布于文山州东南部,北纬24°——28°28′:东经103°——106°11′;海拔800——2800米之间。由于木兰科植物的形态结构、原始性状及在植物起源进化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博得了国内外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第四届全运会女子蝶泳比赛获得了大面积的丰收,100米的前八名以1′08″~18的平均成绩超过了三运会此项冠军胡华1′09″~77的成绩,200米的前八名也以2′31″64的平均成绩超过三运会此项冠军韦萍2′34″44的成绩.在这种水平接近你追我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蝶泳新秀梁虹不负重望,以1′06″54的成绩破100米蝶泳  相似文献   

15.
抚仙湖是云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的管理体制和机构 ,抚仙湖沿岸旅游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破坏性建设”现象非常严重 ,这极大地制约了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也破坏抚仙湖的自然环境 .为此 ,应以拆迁、景观恢复为主要内容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 ,把抚仙湖旅游度假区建成一个高起点、多功能、国际化、综合型的旅游度假示范区 .  相似文献   

16.
(1)地理位置及建置沿革 江川县位于云南中部偏东。地跨东经102°34′——102°55′,北纬24°12′——24°32′。东临华宁县,西接玉溪市,南达通海县,北接晋宁、澂江两县。县治在大街镇。 江川县先秦时期属古滇国。汉属俞元县。唐贞观八年(634年)置绎县。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设步雄部。元宪宗六年(1256年)设步雄千户所;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江川  相似文献   

17.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介于北纬23°39″—24°27′、东经107°17″—102°36″之间。全县总面积4223平方公里,1988年度人口共有242111人。其中,境内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的傣族,人口为3814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8%,他们大致分布在境内的元江河谷一带。在新平县内的傣族属于傣雅支系,统称花腰傣。有傣雅、傣卡、傣洒、傣各折四种不同的自称。他们与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同源,语言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傣那方言相近,各地语言相通,只是语音稍有差别,而且他们都没有文字。既然花腰傣与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同源,那么,他们以前怎样隔离分居而在新平境内繁衍至今呢?他们的生活习俗是否与西双版纳、德宏傣族相同呢?  相似文献   

18.
抚仙湖北岸主要入湖河流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5年全年和2009年6~7月,分别对抚仙湖北岸的水质及主要入湖河流中的TN、TP和COD污染因子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抚仙湖中TN和TP浓度随着岸距的减小而增大,说明抚仙湖北岸的水质与入湖河流的污染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在诸多入湖河流中,梁王河、东大河、代村河对抚仙湖北岸的污染较为严重.监测结果还表明,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9年的抚仙湖北岸的水质有了明显好转,但仍未达到I类水质标准,因此,继续加强北岸入湖河流的治理显得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四川盆地50年(1961—2010)来122个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分析盆地年均干能见度时空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干能见度多年均值为18.8km,并存在与气候、人口分布、工业和城镇发展紧密相关的4个低值中心(约11km左右).2)盆地中约71%的站点(87个)的干能见度呈下降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在-4.5~-0.07km/10a之间;约29%的站点(35个)的干能见度呈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约在0.08~3.3km/10a之间,干能见度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盆地的北部边缘.3)盆地干能见度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夏季最好,冬季最差.4)干能见度下降趋势主要与风速下降、气温变暖、能源消耗和人口增加带来的人为排放的增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六盘山的古森林及其历史启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盘山天然次生林区位于宁夏固原地区南端,东经106°09′~106°30′,北纬35°15~35°41′,岭脊海拔2600~2900米,高寒阴湿,年均气温5~6℃,年平均降雨60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60~70%,土壤为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灰褐土,还有黑垆土等,植被覆盖好,富含有机质。这里的自然环境似应是山地针叶林生存繁衍的适宜地带。但近代的六盘山林区则悉以杨、桦、栎为优势的多代萌芽阔叶次生林,华山松仅少量孑遗,油松罕见。林区以外,除了少数天然残林迹地零星分布,已全部荒山化了。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近代旱化趋势显著,日益成为固原地区贫困的自然历史根源。六盘山乃至固原地区历史上的本来自然面貌是怎样的?近年来大面积植树造林已取得了成就,要不要持之以恒,尽快地还清生态历史欠帐,以及以什么水平在经济上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