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蔡东短篇小说《伶仃》为研究对象,关注面临社会与家庭双重危机的现代中年女性,在失去另一半陪伴,被迫出走家庭之后如何以自洽、向上的努力重建自我生存秩序,透视以卫巧蓉为代表的现代中年女性的生存境况与情感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2.
禁忌习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为人们所共同遵守。女性禁忌则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在禁忌习俗中女性禁忌是将女性作为禁忌对象加以防范或者某些禁忌仅仅是女性必须遵守的,而男性却被排除在外。这种女性禁忌在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中也普遍存在,其实质是社会性别论在新疆民族现实生活中的折射与再现。  相似文献   

3.
在失业下岗的人群中,女工约占67%以上,其中中年女工又占下岗女工的60%以上。这一群体在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既没有性别优势,又没有年龄优势和文化优势。解决这一庞大群体的再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家庭的稳定,关系到企业的深化改革和再就业工程的成败,更关系到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和前途。因此,对于这一群体再就业状况的分析研究有其特殊的意义。为此,笔者于近期参与了天津市“中年下岗女工再就业能力现状及对策”的问卷调查和课题研究(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9份,回收率为77.9%),发现几年前转变就业观…  相似文献   

4.
胡泓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她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始关注女性文学,特别是美国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在研究巾她发现,自美国建国以来,女性作家一直都是美国文坛上的一支生力军,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女性文学的创作均被排斥在主流文学史或大学的文学课堂之外。虽然这种状况在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中国的大学课堂里变化却不犬,胡泓教授认为,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美国一直是世界各国追逐、学习和关注的主要对象,人们要充分了解这样一个国家,就不应该忽视占人口一半之多的女性,因为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男性和女性有看一样的成败关联,两性休戚与共.所以,从文学视窗关注美国女性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是她近期的研究重点,其研究成果已经陆续见诸各类期刊和著述。  相似文献   

5.
戴来是个很有意思的小说家。作为新生代的突出代表,又是女性,戴来不热衷“身体叙事”。她不仅不靠抖露女性的隐私招徕读者,更不靠大胆的器官语言制造轰动效应。戴来的小说世界是中性的.甚至是男性的。戴来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男性.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人生的漫长道路上,女性在开端总是以优势的能力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人过中年却以较低的社会成就而告终。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普遍现象。我们经常看到在幼儿园里,那些小女孩聪明伶俐、口齿清晰、能歌善舞而又彬彬有礼,上中小学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又大多是女学生。但是到了成年以后,女性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和政治家的人数却远远少于男性。这种现象使许多人认为,在成就动机上存在着性别的差异。 成就动机是否存在着性别的差异?许多心理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女性一般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但在竞争中她们的成就动机却不能表现出来。此外,女性成就动机常与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相联系,表现出不稳定性。 在非竞争状态的心理测试中,女性的成就动机并没有低于男性的倾向,有的还高于男性。但事实上,女性的科学成就又远远低于男性,女性团体的成就动机比男性团体弱。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以女性变量为中介研究的女性心理学的建立,把女性的心理活动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并将其研究结果与男性相比较.使人们对女性的认识在两性心理与行为模式的比较中得到了深化;因此。对女性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有利于完善女性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更有力于促进女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方刚 《红领巾》2005,(6):23-26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更关爱自然,而男性气质以自然为敌,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是由男性造成的,并且对发展持质疑态度.从男性研究的视角看,男性理应认同“传统男性气质“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同时还应该指出,父权文化是破坏生态的罪魁祸首,它塑造了传统男性气质并使男性和女性同样受害.男性研究可以对生态保护作出贡献,鼓励男性颠覆父权文化的压迫,与女性携手保护生态.中国的生态与环保政策制定,应该对生态女性主义和男性研究的成果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9.
在反腐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以《人民的名义》剧中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在借鉴了女性主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剧中女性进行了正面与负面、依附型与独立型的区分,并认为该剧所塑造的一些负面女性形象,因为充满了现代与传统、欲望与正义之间的矛盾而比正面女性形象更丰富、饱满、鲜活,充满了吸引观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性别是女性主义介入世界秩序研究的根本起点。但受不同思想传统的影响,女性主义理论内部形成了众多流派.进而提出了不同的世界秩序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主张妇女具有同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女性议题、女性利益诉求在世界秩序中受到同等关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中的性别问题应当被当做一个系统的统治问题来对待: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弘扬女性的道德优势.尝试以女性特征取代男性特征:后现代女性主义更关注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在历史文本中的边缘地位及其作为研究和实践主体在世界秩序研究与历史模式中的边缘地位。未来女性主义诸流派之间的分化与认同、冲突与融合、碰撞与互补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购买欲通常大于男性。因此,商业广告特别关注女性群体。分析以女性为对象的英语商业广告的语言特点,将有助于消费者理解和欣赏英语广告。  相似文献   

12.
学习者可控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其中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对外语学习成效的影响甚大。女性英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较男性更积极,主动性更强。然而,学习者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已受到语言学习研究领域的关注。研究显示,学业成绩好的学习者比学业成绩差的学习者使用较多的学习策略,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女性文学的界定一学术界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所有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包括男性作家有关妇女题材的创作。二是女性作家的全部作品,包含女性作家妇女题材以外的创作。三是女性作家描写女性问题的作品。笔者似乎更认同于第三种观点,本文拟以张洁的“女性系列篇”为研究对象.就她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及她们的命运遭际和爱情婚姻等方面的内容作一浅要分析。发展至今的人类文明社会,不论它的社会形态如何,总是无形或有形地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社会准则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准则。然而随着历史的前进、文明的发达,悄悄崛起了向男性为中…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描绘了男性视角中的女性,这些女性在社会中往往缺席,在物化的状态中存在着,更可悲的是有的女性人格变异,自我丧失,走向异化。作很少有平等的目光关注女性,体现了男权化的不平等的价值观——儒家的“女为男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中学生》2007,(3):38-38
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指出,对男性来说,听女性的声音比听男性的声音要困难。科学家说,由于男女声带喉部的大小和形状不同,加之女性的声音天生带有更强的“音乐性”,因此女性的声音其实比男性的更复杂,女性声音的音频结构比男性的更为多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了解我县机关事业单位人群血糖、血脂和血尿酸水平,为有针对性地防治该人群代谢相关疾病提供依据。对该县年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健康体检资料中血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尿酸水平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别、性别间各指标的差别。结果显示男性高血糖、高甘油三酯和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特别在中年组,男、女性之间的差异显著。中年组、老年组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在该县机关事业单位人群中,中、老年人群及男性的糖、脂和尿酸代谢异常更为明显,是防治的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17.
《成长》2007,(9):88-89
1.男性在年轻时会交很多朋友,但女性过了中年以后才会有更多的朋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当前形势下知识女性心理素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表明,我国知识女性的心理素质有如下特点:在智能素质、心理健康水平、职业心理、角色调控及开拓性、适应性素质方面均优于普通女性、工作压力感上高于知识男性;在角色满意度、智能素质水平上低于知识男性。从发展角度看,中年知识女性的压力感最强,而心理随力最差。  相似文献   

19.
身体美:我国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4、17和20岁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的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是多维度的,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对男性理想身体,女性更喜欢性感和相貌因素,男性更看重力量因素;对于女性理想身体,男性更重视性感因素,女性更重视相貌因素。随年龄增长.青少年越来越看重性感因素,对男性身体越来越强调力量因素和一般魅力因素,对女性身体越来越强调相貌因素。体型指数BMI对青少年女性理想身体偏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管无性别     
男性比女性更适合做高管,男性高管比女性高管更成功,女性在领导力方面不如男性……事实真的像我们平常誉到和听到的那样吗?作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吕峰主持设计了女性管理者课程。他的观点也许能让我们对性别与高管关系问题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