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聚焦考古文博领域,对2022年度国内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考古类图书进行盘点。通过对考古报告、文物图录、考古研究3个领域的探究,既爬梳了考古类图书蓬勃发展的出版现状,也呈现当下考古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文博事业正处于百年一遇的极好机遇期,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作为中国博物馆业中的一个大类,其事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1.根据革命文物的不可再生性特点,应抓紧对面临毁损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勘实、修复、保护;抓紧对可移动文物的征集、抢救(包括口述史);加强对所征文物真实性的鉴定、利用。2.根据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领域人才结构的特殊要求,应通过各种形式抓紧培养专业研究、文物修复、文物鉴定、科学管理等紧缺人才。3.根据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事业发展的专业特点,应解决平衡布局和统一归口管理问题,促进新一轮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澜 《档案时空》2013,(8):33-34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一门历史学科,它通过古人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复原古代历史。文物考古资料是考古工作人员在考古勘探和发掘现场,记录古人活动信息的唯一原始凭证。这些资料包括一系列文字、表格、图纸、照片、录像、拓片和各种测试、分析、鉴定报告等材料,是复原古代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上世纪90年代至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对现有各种记录模式的考古  相似文献   

4.
《中国博物馆》2015,(1):128
<正>《全国文博机构资讯大全》是完整收录我国文物博物馆机构名称及相关资讯的工具书.包括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文物保管所,文物考古研究所(院),博物馆.文物商店、文博社团(文物、考古、博物馆等学会、协会).以及收藏组织.拍卖组织(拍卖协会和依法取得具有文物拍卖资质的拍卖企业)。本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1年版).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市)的行政区划、依管理机构、直属机构顺序排列、直属机构则以博物馆、研究所(文保所)、文物商店的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5.
文物摄影是文博考古领域耳熟能详的词,但由于它强烈的技术性而被忽视从理论角度的思考和总结。本文结合十多年来文物概念的发展,重新梳理了文物摄影的概念和对象范围,总结了文物摄影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两大基本特性,指明了它在文博领域所承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博档案包括考古档案和文物保护工程档案两部分.其中,考古档案是指在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基础资料,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考古发掘报告、科研报告等.而文物保护工程档案是指在文物保护建筑在维修、重建、复建时的立项申报、规划设计方案及施工设计等工作环节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材料,以及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的专业资料集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有多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和文物保护维修设计项目档案,包括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图纸、幻灯片、录像、照片、拓片、保护方案、文物标本、电子文件等各种载体的档案材料.这些档案是历史时期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缩影、文化的沉淀,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价值,它们能带给我们跨越时空的记忆,并启迪后人获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遗址本体是考古遗址博物馆最具特色的不可移动文物和特殊藏品。因遗址环境的脆弱性和复杂性,且持续的考古发掘和原址展示对遗址本体有一定的要求和影响,相较于综合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在藏品管理工作中面临更多的困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为我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先行者,多年来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保护、研究、利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管理+全面监测”共同作用下的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藏品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吴焕姣  林建 《出版广角》2023,(15):21-26
近年来,古籍出版社在贯彻落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主业,抓住机遇开拓文博考古板块,抓住优质文博资源,做好顶层策划思路和框架,创新出版的内容、形式,探索多层次、多角度考古文博图书出版,塑造了考古文博品牌,开拓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构建了新时代传统文化出版的新格局。对古籍出版的新驱动和出版新实践进行探讨,展望古籍出版社文博考古图书的出版发展方向,有助于古籍出版推陈出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丁一涵 《视听》2023,(9):91-94
在过往的纪录片传播中,考古文博题材的作品常因内容单调、理解门槛较高而导致其传播范围受限,传播效果不佳。考古文博类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在拍摄视角、叙述风格等方面做出诸多新的尝试。该纪录片通过鲜活的考古人形象和生活化的内容,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依托新媒体技术,吸引观众参与到互动中,实现与文物的共情,为考古文博类纪录片制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汪曦曦 《青年记者》2012,(32):87-88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博物馆初露端倪。数字化博物馆就是将馆藏文物资料数字化、信息化,通过网络展示给观众的博物馆,也称为"网上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是以藏品信息库为核心,为文物收藏、专业研究、保管管理、修复保护、陈列展示、宣传教育、馆际交流等构筑的一个高效组织、管理、检索和建设大规模文博典藏资源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文物数据库,对文物的保管、研究和陈列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数字化博物馆的最核心部分,大大提高了博物馆藏品的保管水平和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物报》读者投票选出的二十世纪文博考古最佳图书二十世纪文博考古最佳论著 :《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杨鸿勋著 ,文物出版社出版 )《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苏秉琦著 ,文物出版社出版 )《江南园林论》(杨鸿勋著 ,台湾南天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郭沫若著 ,科学出版社出版 )《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著 ,科学出版社出版 )《考古学论文集》(陈梦家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苏东海著 ,文物出版社出版 )《考古学和科技史》(夏鼐著 ,科学出版社出版 )《美术考古学导论》…  相似文献   

12.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研究历史的学科,而博物馆是文物的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它们涉及的对象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实物(当然博物馆也搜集近、现代文物),所以,我国博物馆一般都设有考古部门或有专职的考古工作人员.如何处理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博物馆中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一、考古学如何为博物馆服务考古学如何为博物馆服务,这在研究博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在深入分析文物科技类图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文物科技类图书的出版数量将会持续、稳定增长,逐步成为文博类图书的一个重大分支,并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文物科技类图书就是记录文物科技工作内容与成果的图书,其内容主要涵盖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科技研究、文物建筑测量与维修等。相关图书的出版情况,可以作为反映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标杆。通过对文物科技类图书出版的整体趋势与具体特点的分析研究,不但有利于把握该行业图书出版的整体情况与未来趋势,而且还可以从侧面了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是文博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微观理解,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藏品的主要来源的一个主要方面,只有不断的丰富藏品才能不断促进博物馆业务的开展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从宏观理解,文物是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实物形态,文物征集工作具有为中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博物馆》2009,(3):73-73
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境文物展览“走向盛唐”自2004年在美国、日本等国巡展两年后,于2006年7月28日至10月22日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归国汇报展。该展览集合了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40余文博单位的精选珍藏,包罗中国近50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展品近300件,大部分属国宝级的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佛像、陶俑、瓷器、金银器、玻璃器、木雕、纺织品、壁画等。  相似文献   

16.
韩晓玲 《新闻前哨》2007,(10):52-53
在文化领域,文物考古报道"含金量"较高,受到各媒体的重视。湖北是文物大省,屡有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但文物考古报道也向来被视为一块"难啃的骨头"一专业性很强,圈内较封闭。如何找到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是文化记者不断探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谈博物馆近现代文物收藏原则和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大量近现代文物正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抢救近现代文物迫在眉睫。作为收藏近现代文物的主力军,博物馆如何把握收藏标准,利用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作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从事近现代文物鉴选工作的实践,从几个方面阐述博物馆收藏近现代文物应掌握的原则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刘安平 《博物馆研究》2001,(1):91-91,111
为配合同(黑龙江省同江)三(海南省三亚)高速公路长(长春)余(扶余)段的施工建设,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德惠市文物管理所三家单位,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长余公路沿线的古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德惠市边岗乡丹城子村榄头窝堡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9.
在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方针指引下,新的《文物法》和《实施条例》相继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文物博物馆事业法制建设的春天的到来,是使文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文博事业步入法治轨  相似文献   

20.
故宫博物院 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中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北侧。1925年10月10日建立。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皇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收藏。1949年以后,对故宫的文物进行整理编号,计有“故”字号文物78万余件,加上新人藏的“新”字号文物21万余件,总数近百万件。所藏文物一类为清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