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眉是表示书名或章节名的文字。传统书眉印在版芯以外的天头书口处 ,单双码分别用比正文小一号的字排章节名 ,形成一个合页的完整格式 ;有的还将页码也排在书眉字旁 ,当读者翻开书页时 ,书眉就为读者轻轻松松地起到了导读作用 ,也为书籍中繁杂、冗长的内容起着方便检索查阅的功能 ,就像词典的词条那样 ,在翻书页时容易找到 ,这也是一种兼作标题的表现方式。书眉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可排中文、英文或拼音 ,也可用正线、反线、文武线、网线或网底花纹等做装饰。但不管书眉采用什么形式 ,它全然是由书的内容所决定的。就像西服配领带 ,既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7,(9)
《各界导报》中的人民心声文/段留锁《各界导报》是默然无声的,然而阅读今春出版的几期“周五”刊时,似有铮铮之声发自该报的各版各栏,这便是人民的心声。这几期的头版版眉上,几乎都以通栏的形式,并用一号黑体打出一句话:“反映各界心声,维护各界权益。”这一句话...  相似文献   

3.
“编辑”这个词,按古代的解释,“编”指古时用以穿联竹筒的皮条或绳子,“辑”与“集”同。“编辑”联用就是收集整理的意思。如果按这个解释,那末我国做编辑工作的人很早就有了。《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文学史上说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散文集,相传是由孔子编选而成。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据《史记》等书记载,也系由孔子删定。这些说法虽然  相似文献   

4.
结合两年来实行新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版”)并与原《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旧版”)进行比较,我们经过认真学习和运用,认为新版《规定》中的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新《规定》之优点1·关于书眉、中缝的差错,旧版规定每处计1个错。这一条显然偏严,因为现在电脑排版,书眉如果有错,相同错误肯定一连串,这样一来,一个书眉的相同错误,很可能导致该书编校质量为不合格,这显然有失公允。所以,新版将其改为:“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5.
倘若10年前让我们来解释“读者”这个名词,对于报纸而言,最直接、最大众化的说法,大抵就是“阅读报纸的人”。 然而,时过境迁。今天如果仅仅用“阅读报纸的人”来定位报纸读都显然是不准确的。 不妨先跳开报纸说事。自从中央电视台崔永元开了个《实话实说》的头之后,一时间,让观众直接参与的、现场直播式的节目风起云涌;如《朋友》《对话》《聊天》等节目的现场除主持人、嘉宾之外 当然离不开要说话、想参与的观众,更不用说时新日异的互联网上的“聊天”贴“帖子”了。 在新媒体互动式专题的策动下,报纸的读者对于社会现象、社会…  相似文献   

6.
韩阳 《新闻世界》2004,(12):73-73
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一张报纸的“脸面”就是版面。版面是阅读的先导。版面设计得体,给人新颖独特、赏心悦日之感.其可读性就大大增强,反之可读性就大打折扣。因此,编辑部一定要注重版面设计.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书眉的作用和意义《湖北在学学报》编辑部郑小平1.书眉及其意义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出版物特别是科技期刊杂志正文页的天头上排有一组文字符号,这类独立而完整的语言单位称为书眉。书眉的独立性是相对于正文表达信息而言的,它是处于正文页表达非正文信息的语言体...  相似文献   

8.
《新闻导刊》2006,(6):59-59
拇指轻轻一按,新闻尽在“掌”握。这是近日开通的“新华手机报”为4.4亿手机用户带来的全新读报体验。“新华手机报”汇集了由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电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现代快报》、《国际先驱导报》和《瞭望》、《半月谈》等一批在眉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均报纸、杂志的精彩内容,集中了新华社和新垂羚网晦新闻报道精品、并根据手机的特点进行了摘选和浓缩。  相似文献   

9.
《索隐》:《淮南子》云:“夫乱人者,若芎藂之与槁本。”(中华书局本1982年11月第2版,3006页。下同)按:芎藂,辞书不载。此引《淮南子》文以释《子虚赋》“穹穷”一词,与“芎藂”无涉,疑有误。检《淮南子·汜论训》,作“夫乱人者,芎藭之与槁本也,蛇床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者”。“芎藂”似为“芎藭”之误。芎藭,与“穹穷”为同义异  相似文献   

10.
此外,中文科技期刊一般还得排印外文书眉。如图1中的《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版)》的英文名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3 书眉的作用 书眉在科技期刊中的作用可从三方面阐明。3.1 书眉是期刊杂志的一种标识 任何期刊杂志都有自身的标志和标记,如刊名和版权等。书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正文页上代表期刊的形  相似文献   

11.
万凌云 《出版参考》2005,(7X):23-23
在今夏最热的天气里,书市上又出现一本《9015那小子真帅》的新书,石破天凉地提出“9015”的阅读概念,标新立异之“出位”着实抓住了不少人的眼球,就目前大小媒体的关注度来看,初步达到了“一鸣惊人”的效果。还是那句老话:新书既出,先混脸熟。  相似文献   

12.
(一) 词典是供读者查检、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而编撰的,实用应该是它的主要方面。改编后的《辞源》,作为一部实用性的古汉语词典,收词、解释和条目的增删等等,即多从查检的实际需要来考虑,以便为广大读者服务。这里即从《辞源》中举例,谈一些有关词典编撰的问题。词典的解释难作,大家有同感。这里首先要求是说得不错。如旧《辞源》的“苒苒”一条引王粲赋“挺苒苒之柔茎”,解释为“盛貌”。按《说文》无“苒”字,苒苒即冉冉,有柔弱与渐进两义,不包  相似文献   

13.
读报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版面的报纸,有的只需几分钟即可浏览完毕,随手丢弃;有的却吸引人反复阅读,仔细咀嚼,这其中的差别用读的话讲是某某报或某篇报道“有看头”或“没看头、,这其实就是新闻报道有无内涵的差别,什么是内涵,《辞海》中的解释是:概念中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有内涵的新闻报道不仅反映事物的各种表象,而且在这种信息的整理和组合加工中渗入独特突出的思想成分,这样的报道才使人觉得有看头,随着报业的发展,内涵已逐渐成为报纸在新闻竞争中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新见《云麓漫钞》王秉恩手校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麓漫钞》是南宋赵彦卫的一部笔记体著作,“书中记宋时杂事者十之三,考证名物者十之七。”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曾据《涉闻梓旧》本标点排印入《古典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中。1996年,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刊进》中亦收有是书,是傅根清同志参考诸本重新整理的点校本。可见此书深受学术界重视。近日忽于山东大学古籍所购藏陆澹安先生遗书中,发现影印《涉闻梓旧》本此书二册,书中夹有浮签累累,书眉亦有朱笔校语,细阅之,始知是王秉恩手校本,浮签为王秉恩手写,书眉校语为其子王君复(字文焘)誊录,以之与傅根清点校本(以下简称傅…  相似文献   

15.
读者之声     
河南农大图书馆李朝庆来信建议将页码印于书眉。①便于读者向图书馆借书或在书店购书时进行缺页检查;②便于读者阅读。人们阅读的习惯是看页码,再读内容。由于页码在下,读书时要先往下看页码,再仰头从上读内容。如页码在书眉,就可把看页码和读内容融为一体;③同国际出版界将页码印于书眉的惯例相一致。 河北省迁安县县委党校马永春建议新华书店恢复古旧图书收售业务。五六十年代,各县书店均开展古旧图书收售业务,颇受广大读者欢迎。但自“文革”  相似文献   

16.
古人说:“题好一半文”,强调的是标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巧妙地作好标题,使这“一半文“具有特色,更能吸引读者?一、增日含蓄感含蓄能够调动读者的好美心,增强吸引力。当今社会人们阅读层次提高,对新闻标题的美感要求也增高,而含蓄本身就是一种美。如标题《毛主席含笑乘“东风”》。毛主席乘的“东风”到底是什么?字面上看不出,这就给人一种含蓄感,读者只有往下看。看过才知道,原来是毛主席坐上了我国自己制造的“东风”牌小轿车。我曾制作过一条标题叫《有“泉”能使苍蝇乖》。泉,是泉眼、泉水之意,哪里的泉能让苍蝇乖呢…  相似文献   

17.
“阅读治疗”在美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阅读治疗(bibliotherapy,或译“阅读疗法”)”一词源于希腊语,是“书”与“治疗”两词的合成。原意为:在医生指导下,有计划、有引导、有控制地阅读图书和其它文献资料,借以辅助医治疾病,特别是情绪、情感方面的紊乱病症。1发展史早期的阅读治疗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早在中世纪,就有利用《圣经》等宗教类书籍辅助治疗的记录,如13世纪开罗的Al—Mansur医院的治病,就是一方面由医生用药物或手术治疗,另方面由牧师从早到晚向病人宣读《古兰经》来进行。十七、十八世纪,阅读治疗在欧洲国家发展很快,英格…  相似文献   

18.
京味小说之所以深得读者的喜爱,主要原因之 一就是它充满着浓厚的北京话味道。 北京话中很多的词儿有着相对的稳定性。比如 《红楼梦》中用的北京土话,到今天已经有二百五十 余年了,仍响在北京人的口头上。如:“这程子”、“硬 朗”、“鼓捣”、“胳肢”等。而带有京味的普通话就是在 北京口语、土语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把北京话与普 通话混为一谈,当然是一种误解,但从另一个角度也 可以看出,北京话对普通话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 读过老舍先生的《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 子》、《我这一辈子》,曹禺先生的《…  相似文献   

19.
北宋玉安石曾奉命重新注释《周礼》、《毛诗》、《尚书》,即所谓“三经新义”.《毛诗·风·七月》中,有“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一首,其中“八月剥枣”一句虽有旧注,(剥,去也)但王安石看后,“一概不取”,而自己作出了一个“新义”,曰:剥,剥其皮而进之,所以养老也.”这恐怕是他只从“剥字的字面解释和“以介眉寿”一句联系起来作出的“新义”.《新经毛诗义》完成后颁行于学官.可是几年后王安石却向神宗上书曰:“尚有‘七月’诗‘剥枣者,剥其皮而进之,养老故也’十三字谓亦合删去.”(见《王文公文集》)王安石为什么要求删去以前对“剥枣” 的注释呢?原来王安石在  相似文献   

20.
姜嫄被当作周族的始祖母而写进了《诗·大雅·生民》里,当我们读彻《生民》,就知道姜嫄生了后稷《就是那个司农大神),同时知道后稷没有父亲。那么后稷的母亲姜嫄是怎么生的他呢?按《生民》的说法是“履帝武敏歆”,按《史记·周本纪》及后来一些典籍的说法是“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这就是姜嫄履迹致孕”的史录。《生民》及一些史册在“履迹致孕”的记载之后,同时记载了姜嫄生子而弃之,而且是“三弃三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