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应通过美的作品、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成为真正具有审美能力的人,以实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新闻人应以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去创造关的作品入手,探讨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审美价值取向问题。新闻媒体要想肩负起审美引导的责任,就需要做到:在拍摄过程中注重美感镜头的充分运用,制作过程中注重审美元素的有机融合,播发过程中注重与受众审美情感交流等。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结合课文学习,指导学生鉴赏美;分析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美。审美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品格完善,心胸开阔,思路明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足见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王晓华 《成才之路》2014,(24):28-28
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能够高水平的爱美,就取决于人的审美能力。人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生活中去不断地发现美、挖掘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散文有意趣辞彩之美、诗歌有节奏之美、物理化学有现实与情趣之美等。数学之美,不仅在于它深刻的智慧之美,更在于它广泛的意趣之美。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发现挖掘这些美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数学领域中,有许多"秘密"令人感到无限新奇,有许多美让人感到无比神往,我们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挖掘出这些美,不仅能激发学生智慧的涟漪,更能增强学生的审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应该是美的播种者,是审美能力的培育人。因而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热爱生活,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操。没有这一条,你怎么会满怀热情地、执着地去追求美和传播美呢?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高职语文的教学实践,提出应将美学教育规律渗透其中,努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发挥高职语文在人才培养中的审美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人文色彩浓厚的基础学科,审美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审美因素,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品读美、欣赏美,继而习得方法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  相似文献   

8.
王方 《文教资料》2009,(10):126-128
古代诗歌以极其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中职语文教学直接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更应具备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古代诗歌的审美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大量的古诗古词,在美的氛围中体味绚丽的自然美、丰富的情感美、深刻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9.
文言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丰富,具有无穷的审美教育潜能,能塑造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重点从文言诗文的语言美、自然美人物美、意境美和思想美五方面探讨文言诗文中蕴含的审美教学。  相似文献   

10.
英语作为知识性、思想性和审美性兼有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的首要原则应是“文道美”的高度统一。美是无处不在的,英语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充分发掘教学过程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通过感受教师教学之美和教材内容之美,培养他们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是各级电视媒体的骨干节目。从美学角度审视电视新闻应加强对自然之美、形象之美、逻辑之美、形式之美的追求,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把电视新闻做得更好看,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活动中,消息来源、受众、传媒组织对记者的角色期待与记者角色规范之间保持着大体一致的关系,这是四方长期互动形成的协商结果,也是新闻传播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基础。然而社会实践中来自不同主体的带有特定意愿的角色期待与记者的角色规范发生抵牾是客观存在的,这是造成记者角色冲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别从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审美统摄力以及审美创造力等方面重点探讨了审美能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在审美教育中,既要学习和掌握美学的基本知识,又要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和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感受美、判断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是用精警的词语对新闻内容和中心思想所做的浓缩和概括。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新闻信息的海量更新,读者越来越注重通过阅读新闻标题来自主选择所需要的新闻内容,这种快餐式的信息消费,对新闻标题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标题能否吸引读者的注意,帮助读者尽快选择信息,实现新闻传递信息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语言美。  相似文献   

15.
穆青是我国新闻界享有崇高盛誉的著名记者,自1942年正式从事新闻工作起的大半个世纪里,在不同的时代都为广大的受众奉献出经典的新闻作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并将新闻实践升华为新闻理论,其新闻采写理论在新闻界独树一帜。对我国新闻学相关理论系统而又深刻的论述;散文笔法写新闻的倡导;视觉新闻和实录性新闻的提出是穆青新闻采写理论的创造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要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报道工作,新闻记应是一名“人记”,应具有深厚的人素养:理性的精神;深沉的情感;执着的审美追求;人格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记者受贿等腐败现象及其原因,并对比了中外媒体监督机制的异同,认为体制的束缚是导致我国记者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新闻界应当抓住新一轮新闻改革的机遇,从体制上寻求突破,从而从根本上遏制记者腐败.  相似文献   

18.
浅谈电视新闻播音中的审美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播音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同时,更要注重审美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其中,对播音中审美意象的把握尤为重要.审美意象是蕴藏于播音作品之内的联接播音员和受众的一座桥梁.对于播音员而言,把握好审美意象、构建好审美意象、传达好审美意象是播好一件作品、传递一种感情和拓展审美空间的关键一步.好的电视播音作品通过画面、声音这些介质把新闻的内核、语句的思想和播音员的情感一同传达给观众,向受众传达一种审美意象,赋予有声语言以灵动的生命,让观众在观看中产生愉悦的审美感.  相似文献   

19.
隐性采访已被广泛采用,也由此引来一系列法律问题。新闻立法应当承认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并在此基础上对隐性采访予以适当调整。具体而言,应当建立隐性采访的采访者从业资格制度;严格隐性采访器材管理制度;采访内容应限定在公众有权知晓但显性采访却无法获得的信息;采访应基于维护公共利益之目的。同时,应加强新闻审查机制对隐性采访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防止新闻侵权。写社会新闻,要注意保护被采写对象的隐私权;写刑事案件报导,不要充当法官;写批评报导,要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