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悬念,是文学艺术中的一种传统技法,是指在作品开头或中间故意设置疑团,摆出矛盾,却不立即作答,从而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急于弄个水落石出。《脂砚斋》有言:“作人要老实,作文要狡猾。”一篇文章若能巧设悬念,就能使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致,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收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设置悬念,就是把故事的内容(人物的活动、事情的经过)写得波澜起伏,从而引发读者的好奇和关注,使读者满怀兴趣,伴随着作者的笔踪去穷根究底。一、篇首巧设悬念,引发思考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开篇设置  相似文献   

3.
初中阶段,同学们主要训练记叙文写作。就中考作文来说,同学们写得最得心应手的也是记叙文。而要想记叙文写得引人入胜,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必须学会巧设悬念。本文介绍三种巧设悬念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初中阶段,同学们主要训练记叙文写作。就中考作文来说,同学们写得最得心应手的也是记叙文。而要想记叙文写得引人入胜,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必须学会巧设悬念。本文介绍三种巧设悬念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初中阶段,同学们主要训练记叙文的写作。就中考作文来说,同学们写得最得心应手的也是记叙文。但要想将记叙文写得引人入胜,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必须学会巧设悬念。本文介绍三种巧设悬念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不平就是要有曲折,要有波澜。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曲折有波澜呢?除了在立意、选材、叙述语言上下工夫外,巧设“悬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悬念”,即作者有意识地不把人物命运、故事结局和盘托出,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7.
正记叙文的结构方法很多,"豹头凤尾"法便是其中之一。所谓"豹头凤尾",实际上就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新颖别致,与众不同,令读者刮目相看。那么,如何运用"豹头凤尾"法写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呢?一、巧用豹头精彩无限方法一:巧设悬念,扣人心弦。即在文章的首段中巧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产生一睹为快的急迫心理。我们不妨来看一篇作文的开头:那一天,风特别大,气温特别低。面对束手无策的人们,面对在河中挣扎的孩子,他迅  相似文献   

8.
“文似看山不喜平”,在记叙文中,如何突破思维定势,从反常规处入手,创造出一波三折、摇曳多姿的情节,从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呢?下面以小小说、断片小说为例,谈一点构思方法。一、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既是悬念,就得让人捉摸不透,顿生疑惑,以激起读者曲径通幽的去探胜景。如峻青的《党员登记表》,在安排情节时,设置了三个悬念。先是老赵被捕,党员登记表失传,此悬念一。正当读者为这张党员登记表上的党员们的命运捏一把汗时,黄淑英找到了它并把它藏好。因叛徒告密,黄淑英的母亲被捕入狱,“登记表”又一次失传,这是第二个悬念…  相似文献   

9.
悬念,能诱导人们满怀兴趣地去揣摩、期待,产生心理追踪的意向。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悬念,是刺激学生思维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例如在一篇语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下面三个地方巧设悬念:(1)审题设悬,激活思维,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创造心理。(2)课中设悬,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横向、纵向发展。(3)结尾设悬,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激发课外探索的兴趣,扩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好的作文开头被比作"凤头"。凤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一篇作文在考场中的得分。文章从悬念、比兴、名言、设问、"逆向"、引用、故事等方面来谈如何提升文章开头的水平,以此激发人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1.
“文似看山不喜平”是语文老师在指导写作时常说的一句话。的确,一看开头便知结尾的作文不会引起读者兴趣的,而那种给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感受的作文却往往引人人胜,具有诱人的魅力。在记叙文写作中设置悬念就能达到这种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即“直” ,“直”则“板”。倘若记叙文行文如一马平川 ,读来便索然寡味 ;波澜起伏 ,曲尽其妙 ,方能深深地吸引读者。那么 ,记叙文怎样才能写出波澜呢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技法。一、巧设悬念所谓“悬念” ,就是设置疑团 ,不加解答 ,借以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造成悬念的方法 ,大致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 (或尖锐的矛盾冲突 )搁置起来 ,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 ,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交“底”。高中课文《一碗阳春面》就是范例。文章开头 ,描写直到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 ,母子三人才走进北海亭面馆吃面…  相似文献   

13.
正悬念,俗称"扣子"或"关子",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问,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使读者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悬念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悬念式开头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扣人心弦的悬念,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令其怀着寻幽探胜之情,愉快地读完全文的一种开头方法。考生运用悬念式开头法写作文,应该在文章的  相似文献   

14.
章文静 《考试周刊》2014,(90):52-52
好的文章开头如同凤头,俊美灵秀,亮丽夺目;如同爆竹,骤响易彻,撼动心弦;如同破石出宝,精华绽出。好的文章开头能抓住读者的心弦,聚焦读者的目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以学生作文为例,浅谈如何打造精彩的开头。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中的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渴望解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巧设悬念的教学策略能给学生造成一种紧张的心理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何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一、导入悬念,先声夺人激兴趣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因此,设置悬念,让学生从疑问开始进入学习状态,带着"探秘"的心情  相似文献   

16.
<正>标题和开头是一篇文章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在命题和半命题作文中,开头的影响更大。一个好的开头,能够极大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美好的阅读感受,进而获得好的写作评价。初中生作文的开头,细分开来的话,差不多有三个或明或暗的层次。  相似文献   

17.
严敬群 《学语文》2003,(6):39-39
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提出问题 ,摆出矛盾或设置疑团 ,故意不予理会 ,或作出种种猜想 ,引起读者对事故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关心 ,等蕴蓄较长的时间之后 ,再解开疑团 ,释除先前的悬念 ,这种写法叫设置悬念法。如讲评书的人讲到关节点 ,往往会突然打住 ,说道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听众急盼故事的水落石出 ,被引逗得心急火燎 ,下回还要再听。这便是悬念的妙用。写文章 ,特别是写记叙文 ,巧设悬念 ,能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把文章读下去 ,增强文章的艺术吸引力 ,又能前后呼应 ,使情节环环相扣。[例文]“6号”的故事蔡双霞早晨 ,我正坐在餐…  相似文献   

18.
一、在一件事情的结局比较特殊,有新鲜感,能吸引人的时候,可用倒叙法开头。这样先让读者简要地知道事情的结果非同一般,可以造成阅读上的“整体感”和刺激性较强的兴奋心理。如《祝福》,把故事结尾当作开端,就把祥林嫂临死前的形象推向读者面前,造成极浓厚的悲剧色彩,诸多问题有力地扣击着读者的心弦,吸引读者到  相似文献   

19.
在文章题目之后、正文之前加上一两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话,这就是文章的“题记”。它或是作者自拟的,或是引用的名言警句。没有题记,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依然是很完整的。但是,题记的存在不仅能使文章在形式上显得别致,更具吸引力;而且它能奠定文章的基调,凸显文章的内蕴,昭示文章的走向。一言以蔽之,题记能收到先声夺人、明目启思的效果。那么,作文中如何拟写题记呢?一、悬念式以题记创设一个悬念,在读者阅读正文之前就产生一种迫不及待往下读的兴趣。2001年,江苏一考生写的《一生的思索》,其题记是:可笑的我啊,竟要用一生来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此…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设置教学中的悬念,使教学过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呢?我个人认为,教师就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致浓厚的观众了吗?为了把每节课都能上的精彩,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像看精彩的节目一样,我经常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这几种教学方法。一、抓课文重点分析,让学生用心体味巧设悬念,就是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传神的表情、惟妙惟肖的讲述,将知识、技能集中地转化为一个悬而未决的"迷团",适时地"抛"给学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的一种教学方法。与节目预告一样,先把文章的开头、事情的高潮、结尾之中某个突出的片断或者与文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