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体育学法问题进行梳理,首先分析教学活动各要素的构成、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性文献对学法的倡导、体育学法研究在整个教育理论和各学科研究中的比例分配,进而对体育学法研究现状进行评述,认为学法在教学活动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学法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不同的研究者对体育学法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多数人未站在同一平台谈学法问题,如有些人从宏观层看体育学法,而另一些人可能是从微观层看体育学法,所以,认识就会大相径庭;另一方面,一些人缺乏对体育学科特性的整体认识,而仅仅照搬教育学或其他学科对学法的分类方法,对体育学法的分类就有失学科性。由此,结合体育教学过程,以及与教法的动态分化关系对体育学法进行多层综合分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体育学法是复杂的,对体育学法进行分类就是要建立体育学法的层次系统。  相似文献   

3.
从三维观建立体育学法的分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学法的分类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划分体育学法的类别.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科学定位.宏观上类别具有多样性,中现上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微观上类别具有内外层可操作性.建立体育学法多层次分类体系,并从微观层面进行学法表述举例.  相似文献   

4.
影响体育学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体育学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影响体育学法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不同的内外因素对体育学法的影响各不相同,外部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教师的教法,内部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和掌握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对教师做好有效的学法指导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转变体育学习方式,促进体育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转变体育学习方式的基础是体育学法的研究与开发笔者认为:体育学习方式与体育学习方法非常接近,因此,要转变体育学习方式必须要对体育学习方法有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开发。虽然现在几乎每位体育教师都知道要注重教法和学法的结合,但实际上体育学法的研究迟迟得不到深入,甚至连学法  相似文献   

6.
体育学法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其核心要素是什么?不同的学法其构成要素组合形式是否一样?体育学法的内部结构是静止不变的还是动态发展的?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体育学法的性质,从而把握促进有效学法形成的机制及动因。分析学法之间存在差异的缘由,以及关注起决定作用的核心要素和辅助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对学生有效学法的形成做好积极有效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体育学法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其核心指向学习的方法还是有方法的学习,不同的指向性将会产生差异相当大的对体育学法的本质理解。有些人可能会从内隐性(认知策略)上看体育学法,而有些人可能会从外显性(学习行为)上看体育学法,由此,体育学法是什么?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和学科特殊性?是体育学法基本理论建构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体育学法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与体育学习相关概念之间有什么关联?与教法呈现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构建体育学法基本理论体系有何价值?本研究试图给体育学法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位以期减少一些对体育学法的认识偏差,通过建构体育学法基本理论体系为进一步补充完善体育教学理论的系统性和促进并优化教学实践做一些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体育学法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体育学法的研究目前国内外进展如何?国外集中于对哪些问题的探讨?主要采用的是何种方法?相比较而言,国内关于体育学法的研究有哪些特征,比较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何在?这些都是体育学法研究者和实践者十分关注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范式是常规科学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规范。采用文献调研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学术界一直热议的科学、学科以及体育学的概念进行了厘定分析,提出了体育学学科范式的概念,并梳理了我国体育学学科范式的发展困境,对构建我国的体育学学科范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再次对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和“主体”进行探讨。分析了体育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及体育学习中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认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辅相成,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强化教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体育院校实施"混合教学"进行了研究。这里的混合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Blending learning,而是针对体育院校自身生源的特点和教师现有的综合信息素养能力,从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3个方面论证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办法,并就我院混合教学模式下多媒体教学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体育院系是培养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或教练员的基地,如何使学生在速度滑冰的学习过程中,正确地掌握技术,在今后的速度滑冰弯道技术教学、训练工作中得心应手、少走弯路,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探索出速度滑冰弯道向左转肩错误动作的预防与纠正方法,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应然与实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释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应然与实然内涵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形式等方面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的距离。认为: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实然基本反映了现实应然;应然与实然的距离是由应然构建者和教学实践者双方责任主体造成的。提出: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应能启迪和唤醒体育教学实践,改变体育教学实践的价值理念与行动取向;体育教学实践者应提高理论素质,通过新理论传达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及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方法分类研究是促使教学方法科学化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现有分类体系存在未凸显体育学科特征、逻辑层次混乱、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一种以指导实践为目的的"3+1"教学方法分类体系。在该体系中,整体层方法功能差异明显,元素层方法是基本方法,手段层方法用于解决教学细节问题,学法贯穿于三个层次中。由此,一线教师可以按图索骥,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将"小群体学习法"引入到普通高校排球俱乐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上课"一言堂"的局面,提高了学生上排球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进了学生间、师生间人际关系的交往,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及创新能力,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为普通高校排球课教学改革,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目前对其理论课学习习惯、能力、氛围的调研并未涉及,也未发现从行为层面对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情况进行系统地凋研。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座谈会等方法,针对这些方面,对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现状进行调研,获得若干有建设性的研究结论,旨在为高校体育专业管理与教学策略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 ,结合大学生体育教学的特点、排球专修课的特点及培养目标 ,从教学方法入手 ,通过实验 ,认为运用“小群体学习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专项技能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运用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研究。重点从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体育教学方法使用现状,体育教学方法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针对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和策略。旨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锻炼意识、有效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