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在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期间掠夺被占领国文化遗产严重违反国际法。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让"读者至上"从口号变为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者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于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对我国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关于日军掠夺南京图书问题的研究,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但是对利用图书资料为其侵略和统治服务,却鲜为研究者关注。对于当年在南京的“图书掠夺”行为,某些日本的当事人战后自说自话:当时“中国的大学和图书馆几乎都被烧毁,或者因难民的掠夺而丢失贵重图书资料。……在此情况下,日军接管的南京政府各机关的图书约88万册则免于散失,与其它文物一起得到了保管。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还有人认为,这是“国耻救济”的工作.“拯救了战火下的中国文献”。本文试图结合图书掠夺和利用两方面,对此作一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日本对我国文献资源之掠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及民国初年,日本利用发动侵华战争之机和采取盗购盗运等方式,大肆掠夺我国文献资源.利用发动战争之机掠夺文化遗产严重违反有关国际法准则,对中国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抗战爆发后,日军攻占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镇江等地,以“接收”为名掠夺江南地区文献,重要文献被运到日本,而被日军视为所谓“违禁”书籍被销毁,部分文献“归还”汪伪政权。汪伪政权接收文献被“分让”给日伪机构。被掠去日本的江南文献,只有少部分战后归还中国。  相似文献   

6.
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曾先后发动或参与了四次对华侵略战争,并趁机进行文化侵略,尤其是对我国图书文献资源进行了大肆破坏与掠夺,使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近年来,学界对涉及这一主题的新闻报道、统计资料、公私档案等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对日本在华掠夺图书文献的政策、事件、机构、方式、数量与影响等进行归纳与分析,建立了日本对华图书文献劫掠史的基本脉络。本文分五个议题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1时间和地域,2组织机构,3劫掠方式,4图书损失数量,5文献保存活动。利用日方史料和第三方史料开展日本对华图书文献劫掠史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表3。参考文献51。  相似文献   

7.
日本全面侵华以后,在臭名昭著的汪伪政府建立以前,日本扶植的伪政权重要的有三个:张家口的“蒙疆联合委员会”、北平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它们各处一方,都是日本在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与掠夺的工具。伪维新政府只存在了两年。汪伪政府建立时,伪维新政府不仅政府名义被取消,而且作为伪政权实体也不复存在。大概因为这点,关于伪维新政府的史料相对地少些,大多还是附在汪伪政府的史料里面。  相似文献   

8.
鞍山井井寮     
<正>鞍山地区铁矿资源储量丰富,日本对此觊觎垂涎已久,从1909年开始便通过非法手段勘探铁矿资源情况。"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公开占领东北各地。随着日本人掠夺鞍山地区铁矿资源的全面展开,大批日本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日本国内来到鞍山。为了解决这些人员的居住问题,日本人在此修建了一批生活类基础设施,井井寮便是其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2004-201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计量分析,选取发文总量、核心期刊发文量、核心期刊发文率以及基金论文量四项指标建立科研产出评价体系,得出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科研产出排名,从而揭示出南京地区25所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科学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攻占了中国首都南京,即对放下武器的战俘与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进行惨绝人寰、持续40余日的血腥大屠杀与强奸、抢劫、焚烧,使南京变成了人间地狱.日本侵略者企图以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威慑征服中国人民,以建立长久稳固的殖民统治.然而,历史嘲弄与惩罚了日本军国主义当局.面对日军的血腥屠杀与殖民统治,南京人民日益觉醒,奋起反抗,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抚顺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抚顺大肆开矿设厂,疯狂掠夺资源。抚顺以畸形的殖民化城市发展起来,成为日本掠夺资源,屠杀与奴役中国人民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1932年"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为了加快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林业资源,开始实施"林业移民"政策。日本"林业移民"是近代史上重要的国际移民,日本通过在伪满洲国时期的"林业移民",疯狂掠夺东北林业资源,严重破坏了东北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  相似文献   

13.
《档案与史学》2000,(6):10-16
1937年12月24日,日本内阁会议"处理中国事变纲要"规定了"以上海为据点,确立帝国向华中方面经济发展的基础"的经济侵略目标.1938年初,日军在先后占领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后,为实现上述目标,扩张日本在华中地区的经济势力,掠夺华中资源,日本华中派遣军召集现地日方各界首脑会议,制定了其经济扩张与统制的纲领计划.该项文件对研究抗战初期日本统制华中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较具参考价值.庄志龄选编,黎俊玲翻译.  相似文献   

14.
在1931-1945年长达15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文化典籍的掠夺,与其武力侵略中国相伴随,始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目的之一。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文献典籍进行大肆地掠夺,对我国文化典籍的掠夺与摧残,是历史上所罕见的。在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期间,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馆舍及藏书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我国文化事业遭到又一次重大浩劫。日军对我国文化典籍的摧残与掠夺的事实,罄竹难书。馆藏文献遭受劫难的情形大致有三种情形:(1)遭日军炮火摧毁;(2)在辗转迁徙途中受损;(3)沦陷后遭日军劫掠。这里,笔者着重…  相似文献   

15.
南京大屠杀     
12月13日,是南京人心中永远的痛。70年前,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大肆屠城,血流成河,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对中国军人和南京百姓进行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南京这座已经"无抵抗的都市"沉没于血海之中。  相似文献   

16.
1931年底至1945年9月间,日本侵略者侵占了阿尔山地区,他们在这里掠夺资源,残害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笔者因工作需要,接触一些资料,认为应该记述下来,以供历史见证之用。  相似文献   

17.
CALIS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建设方案及其实施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11月15日至18日,由南京图书馆主办的“第四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我国海峡两岸以及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36家中文资源收藏与研究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商讨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项目。本刊特发表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稿,供大家参考。为公开发表的需要,有的论文又经修改,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文艺作品尤其是影视剧作品的传播对于城市形象宣传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本文主要就如何抓住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的机遇,更好地向外传播"文学南京"这一城市形象的问题,从南京的文学资源储量、文学资源的开发现状、影像与文学联动传播的机遇这三个方面浅析了文学南京与影像南京联动传播这一传播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三省期间疯狂掠夺劳动力资源,他们制定了一系列保证劳动力资源来源的政策,从行政上确保了劳动力资源的供给。  相似文献   

20.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成果交流会于1998年8月15日即日本战败61周年之际在南京举行.出席该会的有日本学者20多人,中国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学者20人.实际上,这是一次中型的国际讨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