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病了。我们赶到她家时,冰心老人仍住在医院里。冰心老人最小的女儿——北京外国语大学吴青教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快人快语:“你们采访我妈妈肯定不成了,就采访我吧!”吴青从小至今一直和妈妈冰心在一起生活,受到冰心的教诲最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病了。我们赶到她家时,冰心老人仍住在医院里。冰心老人最小的女儿——北京外国语大学吴青教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快人快语:“你们采访我妈妈肯定不成了,就采访我吧!”吴青从小至今一直和妈妈冰心在一起生活,受到冰心的教诲最多。所以,由吴青来谈冰心的家教是我们采访的最佳人选。做人要“真”  相似文献   

3.
元月二十九日上午九时二十分,我来到冰心老人的门前。正要敲门,却看到上面贴着四个字:“遵医谢客”。我不禁犹豫起来,便缩回了手,后来又想,既然已经来了,进去看老人一眼就走吧,终于敲开丁门。冰心老人的女婿陈恕同志接待了我。我走进客厅,一边脱外衣,一边说:“她躺着就别动了,我看一眼就走。”没想到,陈恕带我到老人的书房里去,冰心大姐已经端坐在那宽大的摆满水仙花的大桌子面前了,正在给她的大白猫喂吃的哩。她和我握手时笑道:“我真没想到你今天来!”我就顺便解释了一下:前几天天太冷,又怕春节期间人多,怕大姐太累,所以拖到今天才来拜一个晚年。  相似文献   

4.
[片段一]师:多美多旺的海棠花,多么饱满烂漫的海棠花!春天就在这淡红的海棠花里,春天就在这密密层层的海棠花里呀!春天就在“喷花的飞泉”的奇妙想象里!同学们,冰心奶奶应该把诗句改成“只拣花儿旺处行”才对呀!可为什么她却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呢(?停顿)从文中看,很多时候冰心奶奶都在看儿童。那在冰心奶奶的眼里,儿童是怎样的,她为什么要告诉朋友“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请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吧!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示:在冰心奶奶眼里,儿童是()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加批注)生1:儿童是活泼的小天使,文中写道“:这几扇大…  相似文献   

5.
石评梅老师常在课后把我叫到教员休息室去亲切和蔼地教导我。她说:“从你的作文里看到了你的遭遇,也看出你的性格和写作能力,好好写吧!”还说:“要想写好东西,就要做到‘三多’:多看、多读、多写。看,是看社会,看人生;读,是读书;写,是练笔,熟能生巧啊。”她还说:“你可以写你那个封建大家庭,但你更应该把视野扩大一些,多看看社会的各方面。这样,你就会明白的更多,也就不会光为你母亲和你自己的不幸遭遇流泪了!”这是多么语重心长的教导啊! 我还天真地问:“您和庐隐女士,还有冰心女士,都是我佩服的作家,可是,你们出书、发表文章,干嘛要在名字后头加上‘女士’两个字呢?”石老师没明白我问这话的意思,就说:“我们本来就是‘女士’嘛!”  相似文献   

6.
1994年,是甲午海战100周年,冰心先生打春天起就想写文章纪念它。有一次我去看她,一见面她就说:“我要写一部大作品!”说这话的时候,她表情很严肃,绝不是在说笑话,我着实大吃一惊。她这些年,是不写长文章的。她的文章一篇赛着一篇短,差不多都是千字文,最短的才五十几个字。写短文是她近年的一种文学主张。她主张文章要精练,要短小,绝不说废话,没有虚词,要嘎嘣利落脆。这次,居然要有“大作品”,这还了得!冰心先生说她要写甲午海战。现在知道甲午海战实况的人已经很少了,她说她知道得相当多,是她的父亲告诉她的,是她父辈那些海军将领朋友告诉她…  相似文献   

7.
冰心奖创办20年了。记得筹划这项事业的时侯,我和韩素音在冰心的寓所里聚会,愉快地说说笑笑,仿佛就在昨天。50年代初,我在北京市文联任职老舍办公室秘书。冰心全家从海外回国,老舍带我去看望冰心。见面时,冰心拉着我的手亲切地问:“过去你在哪个学校读书?”我回答:“燕京大学社会系。”冰心笑说:“那我们是校友,  相似文献   

8.
永远的冰心     
1999年2目28日,当我在电视里得知冰心老人去世的消息,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冰心老人躺在鲜花丛中,还是那么端庄.那么慈祥、那么美丽。望着她,我仿佛又回到了采访她的那些时刻我怎能忘记她对我的教诲:“现在的孩子和我们那个时候的孩子不一样,都是独生子女。最要紧的是要效胄孩子不要自祉,自私是最坏的习惯,什么坏乐西都是从自科发起的。”我怎能忘记他对小朋友的关爱。她在教给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同时,还音诉孩子们“学的时候要奏)山地学,玩的时候要痛快地玩”。她反复强调:写作文时必须有真情实感,并呼唤“…  相似文献   

9.
感受幸福     
新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位女同学,叫赵卉。正巧,老师安排她和我同桌。下课了,我想和她聊聊,就问:“你从哪儿来的?”她害羞地涨红了脸,小声回答:“四川。”四——川?哦,那么远!我更好奇了,又问:“那你为什么来这么远读书,不待存老  相似文献   

10.
读书真好     
读了冰心奶奶的《忆读书》,我有种志同道合的感觉,因为我也是爱书之人。当然我所读的书只是茫茫的冰山一角,更不能与冰心奶奶的博览群书相提并论,但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读书真好!我想这就是书籍的魅力所在吧。21世纪的阳光洒满我们读书的路,飘一路欢歌,留一串笑语,携一路温馨———只因为读书的惬意。我们读书不再是因“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不再是为了“光耀门楣”;更不是为了“敲开官府的大门”,只是为了再度震响那一声“为中华之崛起”而去读书。“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不错,读一本好书胜交十个好朋友。烦闷时,捧一本…  相似文献   

11.
李镇西 《教师博览》2006,(11):30-32
前不久,我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看到一个女生在作文本里面夹了一张纸条:“李老师,我遇到困难了,想请你帮我。能和你单独聊聊吗?”下午放学后,我把她请到办公室促膝谈心。原来她父母最近离婚,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心情很郁闷,一上课就发呆,甚至不想读书了。我耐心地开导她,和她聊了一个多小时。谈心结束时,她真诚地说:“谢谢李老师!我现在心情好多了。以后我有什么困难,还找你!”我说:“可以!我就是你的110!”身为副校长同时又担任班主任和教学工作的我,现在每天都坚持做“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  相似文献   

12.
络络的民意调查还记得络络吗?那个陪伴大家走过三年“作文望远镜”,小脑袋里总是有各种各样新奇好玩的想法,采访过许多作家的小男孩?对,就是他!瞧!新年新气象,他又有“新动作”了!最近,他在班上来了一次“民意调查”:“你最喜欢的作家有哪些?”———想借此了解一下同学们心目中的作家“排行榜”。问卷收上来,络络定睛一看,哇!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提到了冰心。“冰心奶奶是个童心未泯的人,《寄小读者》写得太棒了!读她的作品,我觉得自己的心变得静静的、柔柔的,好纯真!”一行清秀的笔迹款款落在洁白的稿纸上。“我最喜欢冰心奶奶的《小桔灯》…  相似文献   

13.
1994年是甲午海战100周年,冰心先生打春天起就想写文章纪念它。有一次我去看她,一见面她就说:“我要写一部大作品!”说这话的时候,她表情很严肃,绝不是在说笑话,我着实大吃一惊。她这些年,是不写长文章的。她的文章一篇赛着一篇短,差不多都是千字文,最短的才五十几个字。写短文  相似文献   

14.
①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她自幼喜欢听故事,为鼓励她用心学习,舅舅杨子敬常对她说:“你好好做功课吧,晚上我给你讲故事。”舅舅给她讲的第一部书是《三国演义》,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了小冰心。②小冰心渐渐不满足于听故事,开始自己读书。一次,母亲让她洗澡,她在浴室里偷偷看书,直到洗澡水都凉了。母亲生气地夺过书,扔到了墙角。小冰心望望母亲,又看看那本心爱的书,胆怯地挪到墙角,捡起那本书,接着读了下去。这一来,倒把母亲逗乐了。  相似文献   

15.
冰心,20世纪的同龄人,20世纪的文学大师!今年2月28日,系冰心逝世12周年的纪念日!在读者心中,冰心是永远的文学大师;在我心里,冰心是一位爱心的"圣母"!每当我路过北大燕南园和临湖轩时,每当我漫步在北大未名湖岸边和湖心岛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冰心,因为这里,老人留下了大量的足迹.她曾在这里求学、生活、执教、结婚,北大是她的梦,燕园是她的家!  相似文献   

16.
暑假到了!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到书海冲浪去吧!冰心说:“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书籍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7.
一位好心的奶奶,天天中午,晚上都在尽心尽力地教孙女认字、读书。“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九——”那尚在上幼儿园小班的满脸稚气的妞妞,正在紧张地数着,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什么?二十七后面是几?我教了你三天了,真笨!”奶奶怒气冲天,大声斥责着孩子。小姑娘对人说:“读书真苦,我怕!”奶奶逢人便叹气:“这小妞太不争气了,一点不爱读书,我是为她好呀!”不少邻居也夸奖老太:“您真是个模范奶奶,管教孩子真严啊!这孩子准有出息!”  相似文献   

18.
向警予烈士从小就热爱学习。她五岁便开始识字,但是,当时烈士的家乡溆浦比较闭塞,女孩子是不能上学读书的,如果违犯这条清规,轻则一顿毒打,重则系石沉潭,所以向警予的父母亲坚决不让她进校读书。天真烂漫的向警予哪管这些陈规陋俗,她摇着母亲的手,一个劲地叫:“我要上学!我要上学!”后来,在她大哥的支持下,终于在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我与同学们在一起聊天时问了一个问题:我们来学校干嘛?”也许你也会毫不含糊地回答:是来读书的呀!”可是,我们该如何“读书”呢?怎样读书才最有效果呢?常有些同学跟我这样说:××同学学习好像也不怎么用功,可他(她)的学习成绩就是比我好,真想不通!”是呀,这可不是一个简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对我影响大的人,在此,就说一说我的妈妈吧! 我写日记的好习惯就是妈妈培养成的。 上小学一年级时,妈妈见我读书认字了,便拿出她原来写的日记给我看。我一数,一共十几本哩!我不禁惊呼:“啊!这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