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郭亚明 《集宁师专学报》2003,25(2):26-29,42
茅盾与巴金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之初,各自以《虹》和《家》这两部反映“五四”时代妇女命运的长篇小说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坛的突出地位。其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梅与琴的性格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相似文献   

2.
中篇小说《局外人》的出版令阿尔贝·加缪声名大噪,这部存在主义代表性作品充满了世界的荒诞:主人公默尔索的人物性格是荒诞的,默尔索是个悲剧人物,造成他的悲剧命运的不仅仅只有个人因素,还有社会因素;默尔索生活的世界是荒谬的,整个社会都显得荒诞不经,作品中的荒诞性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局外人》作品中的荒诞性的产生背景的同时,对主人公默尔索的性格、默尔索生活的世界和作品中的荒诞性产生的影响也展开了分析,从而探讨《局外人》的荒诞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讨论纳粹军国主义教育在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体现,主人公因被迫裹挟于战争而带来的痛苦和怀疑,探讨了伯尔这篇小说看似荒诞的篇章构思背后的现实主义视野.  相似文献   

4.
重复作为刘震云小说的叙述模式,体现出作家对于人生荒诞感的认知。《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和《我不是潘金莲》是刘震云荒诞书写的代表作品,但小说人物存在符号化、简单化倾向和"想当然"意味,偏离了五四"人的文学"的传统。同时,小说结尾将主人公的悲剧置换为另一批人的喜剧,具有较为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降低了作品的思想启蒙力量。《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和《我不是潘金莲》两部小说体现出刘震云在运用西方文学资源本土化方面的不足之处,对于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苏童的小说《河岸》为研究对象,在对小说中三位主人公各自身份之谜进行纵向梳理和简单评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在小说所表现的那个特定年代中,人物在自我身份诉求上所表现出的种种矛盾性和荒诞性,以此揭示出《河岸》的深刻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塞缪尔·贝克特创作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生动诠释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诞"的观念。本文试图从加缪的荒诞哲学角度分析《等待戈多》的荒诞内容及成因,从而揭示主人公的等待看似荒诞,但其本身就是反抗,就是西绪福斯式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局外人》是加缪的经典之作,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诞的概念。主人公默尔索自私、孤独、冷漠,面对荒诞的世界显得麻木不仁,在荒诞的世界里流露出荒诞的情绪体验,即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人感到与世隔绝,无依无靠,人面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而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8.
《城堡》作为卡夫卡最富影响的长篇长说,倍受学者们关注。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这部充满奥秘的作品。笔者无意对(城堡)作全面的评析,只就下述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解读认识。《城堡》描写的是主人公K,从遥远的家乡奔赴城堡,去谒见城堡的长官威斯伯爵,虽然他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却未能如愿的故事。许多读者和批评家都认为,《城堡》中K和其他一些人物的行为是脱离现实的,荒诞的。笔者则认为,他们的行为貌似荒诞,却是对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下层人生活的客观写照。从《城堡》故事发展的表层结构看,K要见城堡的长官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曹禺的话剧《日出》和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都对金钱社会进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并且都对“日出”所包含的希望表达了期许,有展开比较研究的价值。最能体现两部作品的可比性的是作品的女主人公陈白露和纳斯塔霞,这两个艺术形象体现了各自时代女性解放的艰难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剖析了长篇小说《可以说谎可以爱》中主人公及其周围人物的生存状态,揭示了后工业社会中商品化的生命对当代人精神的异化,作者成功地实现了对集外在荒诞与内在真诚于一体的人物精神状态的描写。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response to Reis’s and Zuss’s responses to our meditation on the grotesque, we attempt to draw distinctions between positivist, empiricist, and realist (including grotesque realist) projects. We also, drawing on Bakhtin, consid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alogic and dialectic commentary.  相似文献   

12.
《日夜书》由知青时代的生活和当下社会的生活两部分构成。知青生活的苦难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呈现,充满了苦涩与温情;知青当下的生活则以显性的方式呈现,透露出全面溃败的迹象。小说寄寓着韩少功对文革时代与当下社会这两个时代关系的思考,对知青个体命运的思考,乃至人类命运的思考,也彰显着韩少功试图用传统笔法和意趣来表现现代生活和思想的形式探索。  相似文献   

13.
怪诞是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显著特征,其在小说中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主要从历史的层面、理论的渊源和文艺心理学的范畴来探究怪诞的创作根源。其小说的怪诞性是有着深刻的时代因素和历史渊源的。  相似文献   

14.
怪诞意味着作品和效应中各类矛盾因素的奇妙的混合,具有二重性。从这一角度对残雪和王小波小说加以解读,可以发现,残雪的世界是疯狂的、恐怖的、怪异的怪诞世界,王小波的世界是充满着各种怪诞人体躯体的节日、粗俗的狂欢式的语言和扭曲的事物组成的怪诞世界。这两种怪诞世界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却正是怪诞二重性的不同体现,即滑稽与恐惧异质因素的相互混合。  相似文献   

15.
历史小说《拉格泰姆时代》充满了作者爱德伽.劳伦斯.多克托罗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具特色的历史修撰风格,他用极为巧妙的真实和虚构来描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二者之间形成完美的融合。本文将透过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拉格泰姆时代》进行深入的解读,以揭示《拉格泰姆时代》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充分展现作者的新历史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commentary on Weinstein and Broda’s paper, I consider their promising claims for the liberatory potential of the grotesque in biology/science education. In response to their analysis of four “specimen” examples, I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confronting the limits of pedagog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grotesque and the abject. I offer suggestions to enrich their project with critical use of historical undercurrents informing normative images of the body. I propose that the functioning of a contemporary epistemic convergence of the grotesque and the sublime opens up the space for a continual reimaging and refiguring of bodies.  相似文献   

17.
从李约热小说的怪诞现实主义手法入手,分析他用这种写法来直面”乡镇世界”的贫困,以及对造成这种贫困的城市化的批判。李约热最新长篇小说《欺男》关注”文革”中的暴力和暴力产生的根源,对其贫困主题的书写起了深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神秘的意味:论《白鹿原》中的奇异性事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鹿原》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是意味深永的忧患之作。在这部小说中 ,奇异性的事象中包蕴着浑涵而神秘的意味。玄妙的梦境 ,不仅激发着读者的想象力 ,而且还让人进入更本真的生命世界 ;鬼魂附体事象 ,则深化着你对人性、对人的幽邃、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认识 ;而怪异的征兆 ,一方面作为一种叙述动力、一种结构方式在小说内部发挥着作用 ,一方面也在读者身上产生一种紧张感 ,调动起读者探知内里、弄清究竟的强烈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9.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利特·米切尔1936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美国内战及战后重建时期为背景,以斯佳丽、白瑞德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幅壮阔而生动的南方社会的生活画面。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男主人公白瑞德的人物形象,展示这一人物形象所赋予作品的永恒魅力:一是白瑞德对旧道德的反叛精神,二是白瑞德对战争前后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三是白瑞德对斯佳丽爱情的执着精神。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作品内涵深刻,有不少篇章比较难以理解。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除了斗争环境的恶劣使他的有些作品表现得较含蓄委婉外,更主要的是他大量借鉴怪诞、象征等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并不断创新所致。怪诞是鲁迅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他的小说、杂文和散文诗中的怪诞,已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探究鲁迅作品的怪诞艺术,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他的作品蕴含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