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下文学批评面临着空间转型,文学生产的"全民性触网"在理论上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学的当代发展一方面呼唤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与更新;另一方面要能跟进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阐释力。值此语境之下的文学地理学之审美研究,能够回答当下文学批评的前沿问题,是在美学研究发展史重新梳理的基础上,以美学知识体系批判反思、完善培植的方式助推美学的当代发展,是文学地理学向基础学科发展的理论建设与实践证入。  相似文献   

2.
论文在以总结经验和批判性反思进入“百年文学”的谱系时,主要是从中国的视点而不是单纯以西方的观念来审视这—段漫长的文学岁月,着重采取内部(中国)而非外部(西方)的准绳,来选择与确认在加世纪文学中重要的现象和问题。主要有: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焦虑与实践;从文学的社会角度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从左翼文学到延安文学;中国新文学的审美形态;现代传媒和文学生产;中国作家的情感方式与精神状况;作为特殊现象的放逐诗学与留学生文学;“西方话语”被“拿来”以后该放到怎样的中国语境和话题中运用……等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翻译文学历史悠久,进入新世纪以来,翻译文学存在的社会文化语境更为复杂多样,翻译文学因而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发展概况的扫描,揭示新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存在的社会文化语境、特点,及其与中国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文在以总结经验和批判性反思进入“百年文学”的谱系时,主要是从中国的视点而不是单纯以西方的观念来审视这一段漫长的文学岁月,着重采取内部(中国)而非外部(西方)的准绳,来选择与确认在20世纪文学中重要的现象和问题。主要有: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焦虑与实践;从文学的社会角度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从左翼文学到延安文学;中国新文学的审美形态;现代传媒和文学生产;中国作家的情感方式与精神状况;作为特殊现象的放逐诗学与留学生文学;“西方话语”被“拿来”以后该放到怎样的中国语境和话题中运用……等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回顾了澳门文学的历史,论述了澳门新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分期,总结概括了澳门文学的主要特点;并着重论述了过渡期澳门文学空前繁荣和澳门文学形象开始树立的背景、原因及主要标志。在特殊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地理背景下,澳门文学形成了独有的审美特征,大体可以归纳为:第一,融历史感悟于现代意识之中;第二,浓郁的都市平民色调;第三,中正、温和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是以审美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它不但是审美素质教育的技术手段,而且为审美素质教育建构了必要的精神语境。从本质上看,它们两者处于一种价值共在与同构的关系,审美素质教育为"美学"课程提供语境支持和意义边界,而后者则为前者建构新的价值内容与逻辑秩序。  相似文献   

7.
30年代出现的普罗文学,在革命意识形态的规约下,形成了自身特殊的政治美学观念,构成了对旧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颠覆。在阶级中心论的基础上,普罗文学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实现了意识形态的审美化,在话语、题材、形象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新面目,从而成为左翼文学美学规范建立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热衷于俄国写实主义文学是中国社会的一股强大潮流 ,但进入 1 92 0年代中后期不久 ,中国知识界却很快转向了苏俄新文学和理论 ,这种转向隐藏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澄清这些历史问题 ,有助于重新认识现代中国接受俄国文学的历程 ,还能还原在苏俄文学召唤下的现代中国追求革命的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文学审美的发展和比较文化学的研究的进展进行分析,论述了影视文学的繁荣和影视审美活动亟须构建自己的审美文化叙事学。同时文章还探讨了构建审美文化叙事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其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的出现成为文坛热潮,首先,底层写作与中国社会的现实变化紧密相关,其次,底层写作也是文学观念、实践自身发展的合理走向。文章着重分析底层写作出场的文学语境,追寻底层写作与新文学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陆咏梅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3):41-42,97
社会价值高于审美价值,是左翼文学政治化倾向的具体体现,是左翼文学追求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左翼作家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化、时政冲击作家艺术个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武装左翼作家文学观念的必然结果。这种美学选择,既限制了左翼作家的艺术胸襟,又使30年代文学价值有了新的内涵,美学风格发生变化,崇高美、悲壮美成为左翼文学独特的美学品质。  相似文献   

12.
1930年代,当新文学在中国很多大学的文学学科中遭受冷遇之时,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却聘请了多位新文学家担任文学院教员。这些新文学家教员通过教学、研究等学术活动以及演讲、社团、刊物等校园文化传播渠道,向学生介绍新文学的理念和方法,使山大形成了注重新文学研究和创作的文学学科特色。同时,前后两批来到山大的新文学家分别秉持了侧重文学的艺术价值和侧重文学的现实功用这两种不同的文学倾向,从而使得山大的文学教育形成了兼顾文学的审美和社会价值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鲁迅早期的文学观念,具有传统与现代、中西交融化合的特点,对心与力的探讨是其核心,摩罗之矛盾亦贯穿始终。对心的探讨从创作主体之诗心和接受主体之人心两个向度展开,强调诗心之怒与哀和人心之本具诗性,及两者会解的可能性。对力的探讨从文学之内面精神、价值和审美风格三个层面展开,崇尚一种迥异于温柔敦厚这一中国古典美学标准的偏至之美。鲁迅的早期文学观念代表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语境中不同于王国维、梁启超之文学观念的一种新趋向,是中国文学观念现代化演进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审美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哲学和美学领域,审美主义是基于人的审美感性对艺术问题所进行的理论性思考;在文学史上,审美主义所代表的是以艺术实践主体性与艺术自由化原则相标榜的文学认识和实践行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审美理想主义作为的启蒙浪漫主义的逻辑延续,包含了消极价值倾向和积极价值倾向两种不同生存形态,在审美主义意义上通过确立审美结构与知识学结构互补的思想结构态势,并在对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理解中形成了具有独立品格的中国审美主义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5.
正自中国进入现代社会起,新型传播媒介就极大地影响着文学表达,并改变着文学的审美品质。现代文学就是一种传媒文化场上的审美现象,当代文学也被传媒所牢牢控制。1990年代以后,新兴电子传媒的出现,再次让文学这种古老的审美形式面临着新的激变。对于这种传媒语境下的文学的本体变化,以及它与周边文化场的关系,学界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刘文辉教授的新著《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人民出版社2013年)就系统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进一步转型,在人文社会科学与文化研究的新语境中,现代中国文学学科面临着发展中的许多新的问题与困惑.  相似文献   

17.
女权主义批评是一种基于妇女的社会意识、人格意识和审美意识而进行自我评价的文学选择。它试图在文学史和妇女文学传统的建设方面,在创作实践方面,在阅读欣赏方面建造一座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宫殿,进而弘扬女作家的主体意识,拓展新的批评领域和创作领域,激发起一种不同于男性文学的新文学思维结构和审美视角,走向女权主义诗学。  相似文献   

18.
在《性爱问题: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一书中,徐仲佳博士对于文学永恒的命题“性爱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梳理、思考和分析,把性爱问题放在“五四”新文学“人的文学”的现代文化语境下,并细致入微地探讨了现代性爱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深刻关系。他所从事的工作,给予我们多方面的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素质、思想道德以及文学创作都发生了L型转弯.在市场经济语境和消费主义主导之下,中国文学吹响了世俗化的号角.厘清造成这个时代文学步入困境的复杂因素,为新世纪文学突破困境,再造U型文学精神发展轨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价值高于审美价值 ,是左翼文学政治化倾向的具体体现 ,是左翼文学追求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左翼作家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化、时政冲击作家艺术个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武装左翼作家文学观念的必然结果。这种美学选择 ,既限制了左翼作家的艺术胸襟 ,又使 30年代文学价值有了新的内涵 ,美学风格发生变化 ,崇高美、悲壮美成为左翼文学独特的美学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