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7年,武汉市农林局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中抓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个主题,以围绕农业产业化建设,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基本思路,大力开展“重点农业推广项目”、“农业三高模式”的推广应用,同时以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为实破口,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推  相似文献   

2.
荆楚风景线     
罗集镇成校引科技进农户钟祥市罗集镇成校采取多种方式引科技进农户,使全镇掀起了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的新高潮。自1993年以来,罗集镇委、镇政府便把每年培训1500户农民作为科技兴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6年来,全镇共培训农民10300人次,其中85%的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并涌现出800多个技术示范户。通过科技培训和科技扶贫,  相似文献   

3.
一、抓培训,努力提高素质为尽快地把技术和信息交给农民,我们狠抓了如下四个方面的培训:一是狠抓了党员干部为骨干的培训:去年共办党员、多经干部、政法干部、计生专干、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培训11期达1414人次。内容是学习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果林栽培技术,猪鱼配套养殖技术、农业新科技;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职业道德规范。二是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5期,让农民学会1—2项实用技术,共培训科技  相似文献   

4.
科技兴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工作者所充分认识和理解,基层干部强调科技兴农,也日益变得更加自觉了。但是,要真正实现科技兴农、依靠科技致富于农民,则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农民教育体系,以使农民充分得到学习、掌握和运用科技的机会。我们新店镇从1985年就开始创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农村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推动科技兴  相似文献   

5.
安丰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坚持开展培训辅导、试验示范、推广辐射一系列工作,充分发挥其多功能作用,引导农民科技致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镇经济自1989年跨入亿元镇行列后,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1993年超过了3亿元,成了苏北“综合实力50优”乡镇之一。一、突出重点,不断强化实用技术培训在近几年的办学中,镇成校坚持“三个为主”。第一,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同时进行,以技术教育为主,五年来,他们共开办各类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人民政府近期就进一步加强科教兴农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做好五项工作:一、努力实现科教兴农的突破性进展。到本世纪末,科教兴农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50%,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0%,先进实用技术覆盖率达到80%,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为此,应以实施各项技术工程和计划项目为重点,切实加大综合配套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应以新品种的选育和研制为重点,加大攻关、引进、开发的力度;应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实用技术普及和农业干部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7.
科教兴农信息新洲县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今年上半年,新洲县组织全县农科教等部门和青年、妇女、民兵等人民团体开展科抟培训,成绩斐然。他们开展培训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1.层层举办科技培训班;2.积极实施“绿证工程”;3.着力开展乡镇企业职业培训;4.认真组织基层干部正规化培训;5.广泛开展现场科技培训;6.坚持对应届初中毕业生进行实用技术培训;7.组织科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计划、有组织、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农民技术教育,培养造就一代跨世纪的新型农民,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精神,经乡政府研究决定,从1997年7月起,全乡在继续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工作的同时,大力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一、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绿色证书”是农民从事农业技术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经当地政  相似文献   

9.
汉阳区春季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早”字上争主动,在“实”字上下功夫。经区政府统筹部署。10个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区、乡、村、组、企业、农户6个层次启动,围绕科教兴农和农民致富奔小康开展多形式技术培训,促进了农业科技推广。我们的作法是:一、强化政府统筹。元旦刚过,区委、区政府及时部署了农科教培训和技术推广任务,提出了农科教工作必须面向农业生产经营,面向农户致富奔小康,面向市场,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  相似文献   

10.
大丰市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着力提升农民学历水平,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有益贡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整体提升社区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并力求在电大教育与社区学院之间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我市教育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为农服务的重要精神,坚持教育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以构建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为目标,以调整教育结构,实行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为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强化措施,大力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  相似文献   

12.
一、在全省启动“教育兴农示范县”创建活动(具体指标、评选办法另行下达)。以创建“教育兴农示范县”为动力,深化农科教结合,大力开展实用科技转化推广,加强县、乡、村成人教育网络建设,全年乡镇、村成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00万人次,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10万人,继续创建一批省级示范乡镇成校。二、大力开展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要不断探索扫盲工作的新措施、新方法,巩固提  相似文献   

13.
荆楚风景线     
郧县教育为农村经济“导航”新年伊始,郧县教委即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围绕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缺信息,少技术,经济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开展了“教育兴农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把过去的发展校办产业“单为学校创收”改变为现在的“既为学校创收又帮助农民致富”,发展壮大了一批骨干校办产业,加强了校办基地的示范指导作用和产业项目的引进开发工作,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切实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困难。截止目前,全县已利用校办基地举办各类种植适用技术培训班58期,培训农民2.3万人(次),其中钳蝎养殖已辐射到17个乡镇1500农户,3500户农民参与了姬菇种值。郧县教委重视校办基地建设和新项目、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  相似文献   

14.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培养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促进农业人口文化素养提升的有力措施和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农业现代科技远程培训项目"的实践,探讨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依托电大的系统优势,拓展培训方式,总结了适合广西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远程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发挥电大办学的优势,利用电大实施的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的优质学习资源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从而拓展县级电大非学历教育办学空间,推动县级电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郧县职教中心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目前,已开办专业11个,其中农业类专业5个,有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师93人,在校学生1208人,初步建立了职前、职中、职后、校内、校外教育相结合,融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于一体,辐射乡、村成校、农村普通初中的职业教育体系。近5年,我校累计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3000人,举办各类中、短期培训班316期(次),培训乡、村、组干部、农民7万余人,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和企业在岗人员5600余人,开发,推广农村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荆楚风景线     
郧县柳陂镇抓科技培训帮农民致富近年来,郧县柳陂镇教管站十分重视把成校的功能作用充分散发到农村经济建设之中,该镇颇有特色的做法是:一是大力开展集中培训。镇成校每年组织教师分赴全镇44个村,以村成校为阵地,组织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并为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牵线搭桥;二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采用每位教师联系几个村组的办法,跟踪服务,确保培训一项,见效一项;三是编发“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为把后湖乡的农业发展成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乡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在推进科技进步和推广技术应用方面作了一些工作,现综述如下:一、全方位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农业技术的推广,重要的是人与技术的结合,这就需要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培。即:抓住专业技术培训,推广实用技术应用。我们结合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针对生产的需要进行示范,采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的腾飞,新世纪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乡镇成校教师的智力支持。因此,乡镇成校教师应具备以下四种精神:一、科学精神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已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力的结构,改变了劳动条件和内容,促进了生产劳动的智力化。因此,乡镇成校教师应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掌握现代农业各种种植、特种养殖的高新实用技术,才能更好地利用成校阵地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帮助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20.
郧县位于鄂西北秦巴山区,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是一个集“老、少、边、山、库”于一体的贫困县。实现“两基”目标以后,我们坚持教育服务“三农”的方向,大力实施教育兴农工程,进一步增强了教育的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实效,有力的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在服务中较好地实现了教育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近3年全县共创建省级示范成校1所,市级示范成校3所,县级特色成校10所;划拨、建设成校基地14636亩,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3375期次,培训乡村干部、农民和各类实用技术人才16.7万人次,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1.4万人;累计建设校办产业基地584个,引进和推广软盘育秧、茶叶无性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