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农民报》从1980年7月1日复刊到现在,已经15年了。 《陕西农民报》是中共陕西省委为全省农村干部群众办的一张通俗报纸,是陕西日报农村版,它有着长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办报传统。1953年,报纸创刊,“反右”斗争时停刊;1963年复刊,“文革”开始后又被迫停刊。这张深受群众喜爱的报纸只有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年代,它才真正茁壮成长起来。十五年间,陕农报出报近2000期,期发量最高时曾达到45万份,总印数超过两亿份。订户除台湾、港、澳外,波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全国各省的农民报中,同行们称陕农报不失为一张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报纸。  相似文献   

2.
为了教育广大农民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山西日报从七月五日起增出农村版。农村版继承了过去山西农民报的传统,通俗易懂,它是专门办给生产队干部和广大社员群众看的通俗报纸;篇幅是四开四版,单独发行,字体用五号楷字,暂定为周刊,每周(星期四)出版一次,到现在已出了八期。  相似文献   

3.
农家乐     
河北日报社和河北省供销合作社,于1982年2月联合创办了《农家乐》。它是一张八开四版,每月出四期的小报,由各级供销社发行,直接送到农民手里。这张小报是专业科技报纸,专门宣传搞多种经营的科学技术,给农民指出副业门路和生财之道,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信息,引导农民劳动致富。它一问世,就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发行量逐月增加,去年订户已达18万,发行到18个省、市,90%是农村社员自费订阅的。现在,发行量还在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4.
要把县报真正办成农民的贴心报,说起来容易,做到可确实不容易。从去年8月太谷小报复刊以来的实践中,我们是深有体会的。太谷小报是一张四开四版六日刊的小报。全报社只有6个编辑人员。为了做到及时宣传,我们坚持了地方性、针对性的办报方针,小报小办,立足基层,面向群众,以发地方新闻稿为主。报纸复刊前,我们走访了一些干部、群众。当时,社队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最担心的是怕政策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党对农村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改革的要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辽宁日报今年办起了旨在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的周末版。从今年1月4日出刊第一期,至8月底,已办了三十二期。从八个月的情况看,周末版颇受读者欢迎。许多读者来信称赞周末版是“读者休息时的伙伴,生活上的益友”。这个周末版,不是另起炉灶单独办的,也不是加页,而是七天报纸中的一天。不同的是,这天报纸登载的东西,要比平日登的轻松一些,生活气息浓一些,靠读者近一些。从一版到四版都强化信息性、知识性、趣味性,意在满足读者休息和娱乐的需要。周末版的主要特点是: 接近生活,靠近读者。这是我们办周末版的一个努力目标,一张报纸能否受到读者欢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和读者关系密切,是否接近生活。因为接近生活、靠近读者,及时地回答读者急需了解和解决的问题,读者才能感  相似文献   

6.
新湖南报从今年元旦起办了农村版,五天一期,四开四版。这个报纸是专门办给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社员和基层干部看的。几年来,省报直接和广大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和基层干部见面的机会很少。绝大多数生产队的社员和基层干部看不到报纸。即使有了报,一天一大张,几万字,密密麻麻,把他们吓住了。我们有一次突出地报道了一个生产队长的先进事迹,连续在报纸上组织两  相似文献   

7.
乐升 《传媒》2000,(9):44
“多”与“少” 时下报纸的一大特点是版面越来越多,四版的报纸很少见了,八版的报纸也不算很多,十几二十几个版的报纸司空见惯,更有“本儿报”,一期一大本,还有“叠报”,一期厚厚一叠。有的报纸还创过日印百多版的纪录。似乎报纸版面越多说明办得越好。  相似文献   

8.
叶进 《新闻前哨》2006,(6):19-20
2005年,我在《荆门日报》主办“县乡新闻”,这个专版每周出两期,实际上是个“农村版”。我常在下乡采访时,向基层干部和爱看报的农民朋友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我们办的这张报纸,究竟有多少农民朋友在阅读?大家最喜欢看的是什么,最不喜欢看的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北京,东直门外新中街七号。知道这个地方的人或许并不多。但知道《中华工商时报》这张报纸的人肯定不少。这张报纸就诞生在新中街七号一幢租来的四层小楼里。那天,看着这幢爬满夏日翠绿的爬山虎的四层小楼,我想: 进出这幢小楼的是一帮什么样的人? 是什么使他们在二年多的时间里,将一张默默无闻的报纸办得红红火火,创出了被新闻界同行称颂的中华工商时报模式? 于是,我便走了进去,去试图解开那个大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报纸理论版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挑战,这主要源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评价报纸理论版价值的认识误区,即报纸理论版没人爱看,办不办价值不大,不如腾出版面办别的。研究报纸理论版的价值,走出上述认识误区,对于报界深入贯彻“以科学理论武装人”这一精神,确有必要。 报纸理论版是报纸理论宣传的主要载体,它对于办出一张“有灵魂的报纸”,至关重要。在加强报纸理论宣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一态势下,理论版的地位与作用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突出,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它的特有价值上。  相似文献   

11.
农垦日报是黑龙江垦区办的一份企业报。由于垦区具有除税收之外一切的地方政府职能,因此这张报纸又具有党报性质。它的要闻版及其它版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2007年,农垦日报社为了使报纸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创办了“北大荒周刊”。  相似文献   

12.
一家报社必须有一批爱岗敬业、群众喜爱的记、编辑.才能多出精品佳作,才能办出一流的报纸。近年来。池州日报由1997年的周四刊四开四版小报.扩张为每周出版ll张对开彩印大报。随着报业的发展.职工人数在不断增加.从业人员的素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特别是少数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身上或多或少地存  相似文献   

13.
山西运城有一张以果业为龙头的果农报 ,每周四开四版。由于它立足于果业发展 ,以为果农提供果业信息、传授务果技术、解决果农疑难为己任 ,又通俗易懂 ,价格便宜 ,办得很是赢人。农民称赞它“为农民说话 ,让农民说话 ,说农民的话” ,是“无围墙的农大 ,不见面的老师” ,“农民看得懂 ,订得起 ,最管用” ,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姓农的报纸”。山西省新闻出版局也评其为“山西省2001年度一级报纸”。果农报之所以那么受欢迎 ,是果农报人心里有农 :他们大部分时间泡在农村 ,多渠道和农民交朋友 ,农民心里想啥 ,地里干啥 ,手里缺啥…  相似文献   

14.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湖北宜昌报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越来越强烈地反映出农村在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后,农民需要报纸提供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今年初,宜昌报编辑部在讨论改革报纸工作中,提出同时办一张宜昌科普小报(周刊,八开二个版),把已办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科普园地》专栏,合并到宜昌科普报上。宜昌报创办宜昌科  相似文献   

15.
"以基层的视角办基层人的报,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这是河南日报(农村版)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要办一张市场接受、农民喜爱的报纸的指示精神,2011年改版时新提出的报纸定位。《作品·民间》二合一版,是该报依据这一定位及改版思路而新设置的副刊。如何把  相似文献   

16.
头版是报纸的脸面,也是报纸形象的体现?既然一版是这张报纸的形象所在,我们就耍精心耕耘,全力打造,把一版办出特色,办出精彩而吸引读者。一版新闻内容不仅要真,而且必须是重甍,这是办好一版的大前题。发在党报一版上的新闻必须是重要的报道,重要的消息,否则就称不上头版了。然而对一版的“要闻”,  相似文献   

17.
早就听说《经济效益报》有“七色版”。何谓“七色版”,我正纳闷。恰好友人送来一份绿版的《经济效益报》,只见它报头是绿色的,主要新闻和文章的标题也是绿色的,难道这就是“七色版”中的一色吗? 我怀着好奇的心,请教了一些新闻界的老前辈,他们也说不出“七色版”的道理,但是,他们都喜爱这张报纸。他们说,《经济效益报》的内容实在,的确是一张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报纸。  相似文献   

18.
科技版是各家农民报的当家版,因实用价值大、服务性强,很讨读者喜欢。因此,它在农民报所占份额较重,对开四版报纸一般占四分之一,四开八版报纸占八分之一强。但科技版几乎都存在一个“通病”——枯燥乏味,形式呆版,死气沉沉。进一步办好办活农民报的科技版,对于提高报纸质量,扩大发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究其原因,首先是“新”的、“抓”人的东西不多。翻开科技版,老气横秋,有些内容年年登,月月登,跳不出粮棉油的框框,传统农业的框框,这样登来登去,怎能不倒读者味口?其次是形式死板,没有波澜。概括为“三多”:数字多,专业名词多,平铺直叙多。加之缺乏参与性,整个版一潭死水,激不起浪花。  相似文献   

19.
报纸工作,“就是教育 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办报和办别的事一样,都要认真地办,才能办好,才能有生气。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18页)毛主席在这里明确地说明了报纸工作群众路綫的  相似文献   

20.
翻开一张报纸,不管是四个版八个版还是十六个版,都应该充满鲜活的新闻,使各个层面的读者得到他们要看的东西。报纸不是杂志,不是理论和文学或其他专业刊物,快捷的新闻应是它的主体和骨干。现在我们国家已步入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报纸也是商品,它要靠大量的鲜活的新闻吸引读者、扩大影响,占领读者市场。相反,一张报纸就会失去其生命力,失去读者,也就谈不上什么政治和经济效益。 《扬子晚报》是一张四开四张十六版的报纸,有要闻、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