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企业人力资本是一种“主动产”,非激励难以调度.企业显性激励固守“经济人”范式的理论逻辑,把货币性报酬当作激发企业人力资本积极性的主要手段。隐性激励则把企业人力资本看成是活生生的“社会人”,注重发挥声誉、竞争、内部劳动市场和企业文化的隐性激励功能.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本隐性激励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进入权的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激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缪荣  茅宁 《科学学研究》2005,23(4):545-549
本文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本的特征分析认为,传统的产权交易理论不足以解决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即使委托人通过契约化的形式赋予代理人部分的企业所有权,仍然无法完全解决企业中代理人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激励不足问题。然后,通过对“进入权”理论的阐述,认为非契约化的“进入权”的合理配置是一种有效激励代理人进行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机制。最后本文认为,在企业实践中,契约化的所有权安排和非契约化的“进入权”的配合使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  相似文献   

3.
企业人力资本是一种"主动产",非激励难以调度.企业显性激励固守"经济人"范式的理论逻辑,把货币性报酬当作激发企业人力资本积极性的主要手段.隐性激励则把企业人力资本看成是活生生的"社会人",注重发挥声誉、竞争、内部劳动市场和企业文化的隐性激励功能.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本隐性激励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最大限度开发虚拟教学团队成员潜力,发挥成员工作能力,提高团队整体绩效,虚拟教学团队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结合现代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分析虚拟教学团队采取人力资本激励的意义,给出虚拟教学团队对成员激励的过程和难点,从发挥团队文化激励、强化荣誉和声望激励、采取赏识激励和使用成果分享激励等方面设计了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虚拟教学团队成员的激励制度安排。研究结论表明:只有保证和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和挖掘人力资本的价值,才能实现虚拟教学团队最优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宁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8X):93-93,185
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是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重视酬薪激励制度,可极大的激发人力资本的效用,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用价值,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所存在的误区,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对如何有效地避免人力资本管理中的风险以及在这种管理下的配套激励机制等等问题做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作奎 《科技与管理》2011,13(6):38-41,45
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作为密切相关的2个要素,他们的组织安排影响着组织绩效。为了取得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稳固的平等对偶交换,根据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理论,应顺次实现资产专用性关系嵌入、股权资本关系嵌入和心理契约关系嵌入,完成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锁定→激励→平衡"的动态过程。这种嵌入关系的形成对解决我国出现的"高管辞职潮"和"员工荒"问题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部人控制问题”伴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过程而产生。本文在明确“内部人控制”及“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准确涵义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解决思路,指出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人力资本回报理论,提出“分享制”企业组织形式:利用利润分享、股权激励等将“内部人”变为“知本家”,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一项针对全国范围内76家公司制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资产评估机构的概况、股权结构、内部治理结构、激励与控制机制,指出我国资产评估机构在内部治理机制上存在严重缺陷,并提出要改变目前股权过度集中的状况,解决股东与项目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防止股东权力过大带来的执业风险,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合理地分配企业利润等。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是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重视酬薪激励制度,可极大的激发人力责本的效用,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用价值,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所存在的误区,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对如何有效地避免人力资本管理中的风险以及在这种管理下的配套激励机制等等问题做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建平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405-405,407
物价变动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些基本原则,导致企业资产难以反映其真实价值,收益难以反映其实经营成果。为解决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本文提出了通过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改变存货核算方式、建立“物价变动准备金”等具体方式,以及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状况采用不同方式的物价变动会计核算方式等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2001-2019年沪深两股89家车企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新能源补贴、研发支出与企业资产收益率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研发支出是财政补贴对企业资产收益率产生影响的中介因素,财政补贴会激励企业研发支出,但从现有样本来看研发支出对汽车企业资产收益率有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支出的激励作用在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中并无差异,但新能源车企研发支出的增加对其资产收益率的抑制作用更大;环境规制会强化“政府补贴—企业资产收益率”及“政府补贴—研发支出”两段路径的作用效果,且在环境规制约束下,补贴政策给传统汽车企业带来的研发激励效应高于新能源车企。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载体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源泉,人力资本载体创新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及其效果,其创新行为需要激励,而制度具有激励作用,因此,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本激励制度建设.在当前阶段,人力资本激励制度主要从企业层面、市场层面和政府层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13.
山西晋商人身顶股制不仅具有西方经典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的特点,同时凝聚了现代人力资本管理精髓,对现代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加企业人力资本的使用量,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了验证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进一步考察人力资本对曲线的影响,应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07-2017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污染呈倒“U”形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第二,人力资本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移动的“加速”因子,既能够缩小经济增长与水污染同步的“两难”区间,又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缩短“爬坡”时间;第三,人力资本是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着力形成高级人力资本主导的人力资本结构调整格局,持续推进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着力实施“内培外引”人才战略,以制度激励内生驱动力,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与企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是人才开发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人才队伍稳定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制度经济学层面考虑,阐述了实施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不仅有利于实现人才与组织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企业人力资本激励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本是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源泉,要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企业组织激励、事业激励、培训激励、工资奖金激励、创新文化激励六个方面探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7.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流动的模型及激励策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满平  梁桂全 《软科学》2002,16(1):19-22,28
本文以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流动及激励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说明其承载体———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性,其次构建企业人力资本流动模型以及激励模型,最后提出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的激励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戚宏亮  刘颖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145-147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分析,围绕职业经理人和技术创新者的需求特征,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全方位的激励模型,形成了人力资本激励因素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创新动力的源泉是人力资本。不同类别的人力资本对激励因素有着不同的需求。企业经营者应该在人力资本分类的基础上,基于员工的激励需求,运用全方位的激励机制来使人才充分发挥效用,其中,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是机制内容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是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源泉,要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企业组织激励、事业激励、培训激励、工资奖金激励、创新文化激励六个方面探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