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一个乡镇里的农村小学,没有先进的教学设,连教学挂图也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学生也没有具,全班只有一个计数器。师:(出示自己自制的汽车图)从图上,你看到什么?生1:我看到汽车,有的汽车上写着45座、有汽车上写着30座、有的汽车上写着3座。师:有谁知道汽车上的45座、30座、3座是什意思?生1:45座可能是汽车上有45个座位,一个位坐一个人就可以坐45人。师:你真会动脑筋。你们能根据刚才生1小朋的发言,说说30座、3座的意思吗?生2:30座就是有30个座位,可以坐30个人;3座就是有3个座位,可以坐3个人。师:根据图上汽车的座位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犤教学内容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1~32页。犤教学目标犦1.认识圆柱体,知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2.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思考。3.通过画、剪、拼、证等活动,从中获得合作、成功的体验。4.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犤教学过程犦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1.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师:这是两个什么图形?(生: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2.出示一个圆柱体。师:这是什么图形?(生:圆柱体。)师:它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一、妙解文题,激发兴趣师:课题中"跨越"是什么意思?生:跨过去。师:你能做个跨越的动作吗?(生离开座位跑跳步跨了一大步)师:(微笑着)你很了不起,不但知道意思,还能做出动作。谁知道"海峡"指哪个海峡?生:台湾海峡。师:为什么说是"生命桥"呢?生:可能和生命有关。师:用木头做的桥叫(木桥);用石头、水泥和钢筋筑的桥叫(石桥);树搭在河上供人们通过的桥叫(独木桥)。  相似文献   

4.
犤教例犦(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课文,明确了云雀的心愿:到沙漠去植树,把沙漠变成绿洲。这时突然有一位学生提问)生:老师,云雀的心愿能实现吗?(这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师:这位同学问得非常好。云雀的心愿能不能实现呢?我们大家来讨论一下,能或不能都要说出理由。生:我认为  相似文献   

5.
课堂回放一(教师A): 师:国庆节就要到了,同学们为了布置教室,买来了漂亮的绸带.(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图,如下图)3/10米 师: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小芳做了3朵这样的绸花,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小芳所用的米数吗?(学生在练习纸上涂色) 师:做3朵绸花一共用了多少米绸带?你能列式表示吗? 生:9/10.(教师的第二个问题还没问完,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你们会列出算式吗?(教师依然按照教学预案进行) 生1:3/10×3. 生2:3/10+3/10+3/10. 师:你能算出3/10×3的结果是多少吗?  相似文献   

6.
(课前谈话略。板书课题:锡林郭勒草原)师:“锡林郭勒”是一个草原的名字,读的时候要再连贯一些。(生齐读课题)师:有人知道“锡林郭勒”是什么意思吗?生:是草原的名字。师:你说得对。不过,“锡林郭勒”是蒙语,是音译过来的,它本身也有自己的含义,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摇头。师出示一幅图画)你能不能从图上的内容判断一下,“锡林郭勒”有可能是什么意思呢?生:有清澈的河水的意思。生:大概是指茂盛的草原,那里的草长得很高。师:把你们两个说的合起来就差不多了。“锡林郭勒”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山背后水草丰美的地方。其实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一些…  相似文献   

7.
犤初读课文过程中,黑板上留下了经教师指点、学生讨论理清的课文脉络:响起掌声(第1~4自然段)感谢掌声(第5~6自然段 议论掌声需要掌声身处困境(第7自然段)犦师:请同学们轻声把整篇课文朗读两遍,读后告诉老师:哪一自然段课文所写的情景最使你感动?(生读课文,思考)生:第4自然段。师: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生读课文,略显平淡)生:(忽然站起,大声地)邢平读得不好!(笑声。未征求老师意见,该生便富有感情地朗读起来)师:(笑)这么说,你也同意邢平同学的意见———第4自然段写得最让你感动了?(生点头)师:大家同意他俩的看法吗?生:(齐)同意!师:说说看…  相似文献   

8.
片段一:奕 读,师指名读) 师:你们能说出“奕”的几个 师:读得不错。这两个字意形近字吗? 义是什么?(引导学生查字典,理生:“恋”、“弈”、“蛮”…… 解其意思) 师:“奕”与“恋”、“弈”与生:“无瑕”的“瑕”是“玉上“峦”有什么不同? 斑点”的意思。生(脱口而出):下面部分不生:“应接不暇”的“暇”是同,上面部分相同。 “空闲”的意思。师:是吗?(出示写有“奕” 师: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弈”“峦”“恋”等字的投影)大家字的写法呢?再仔细观察、比较一下。 生:这两个字的右边跟“假”生…  相似文献   

9.
图212米10米24米30米20米图130米20米12米10米24米教学案例师:(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说明)某小学要在校园内种植草坪,甲公司1平方米5元,乙公司种同样的草一共需要2500元。如果你是校长,你会选择哪家公司?(学生讨论后汇报)生1:没办法选择。生2:不知道面积,无法确定。师:(指着图片,点击课件,出示图形)现在能选择哪家公司了吗?生:不行。师:为什么还不能?生:算面积要知道图形的边长。(随着学生的要求,教师在每条边上标上了长度,单位:米,见图1。)现在你能想办法选择哪家公司了吗?(学生先独立地计算这块图形的面积,并自发地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师:请…  相似文献   

10.
教学实录一:教师首先出示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问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3节中描写雪松的语句进行教学。师: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读书)生:老师,我觉得雪松很聪明,它不断地弯,再反弹。师:你还能读出什么?(学生再读)生:雪松不断地反弹,反复地……师:你觉得雪松有什么特点?生:不怕困难。生:雪松很有力量。师:你们再读读,不要放过每一个词。大雪压雪松,它会怎么想呢?相信你们还会有别的发现?(学生又一次读书)生:老师,雪松太了不起了,它不断地反弹。它是想先退一…  相似文献   

11.
师:(利用投影仪展示桥的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齐说)桥。 师:对,这是一座桥。(板书:桥)你们有谁见过真桥啊?(学生纷纷举手)你见过哪些形状的桥呢? 生:我见过水泥板桥,石拱桥,木板桥。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案例:一个乡镇里的村小,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连教学挂图也是教师自己制作的,学生也没有学具,全班只有一个计数器。师:(出示自己自制的汽车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汽车,有的汽车上写着45座,有的汽车上写着30座,有的汽车上写着3座。师:有谁知道汽车上的45座、30座、3座是什么意思?学生一个个摇头(也许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坐过汽车,即使坐过汽车的也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冷场一会儿后,生1又举手发言。生1:45座可能是汽车上有45个座位,一个座位坐一个人就可以坐45个人。师…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案例:一个乡镇里的村小,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连教学挂图也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学生也没有学具,全班只有一个计数器。师:(出示自己自制的汽车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汽车,有的汽车上写着45座,有的汽车上写着30座,有的汽车上写着3座。师:有谁知道汽车上的45座、30座、3座是什么意思?学生一个个摇摇头。(也许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坐过汽车,即使坐过汽车的也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冷场一会儿后,生1又举手发言。生1:45座可能是汽车上有45个座位,一个座位坐一个人就可以坐45人。师…  相似文献   

14.
[片断一]由猜想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登山的生活照片。师: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吗?生:黄老师。师:对,暑假里,我和同事们一起出去旅游了。你们能看出我在什么地方吗?生:在一座山上。师:是的,这座山海拔2000多米,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山。知道是什么山吗?教室里立即热闹起来,学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6页"分段计费"。教学片段:师:请仔细观察图1,从收费标准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师:"3千米以内7元"是什么意思?生1:行驶3千米一共花了7元。生2:不对,应该说3千米以内,都是7元。师:你能举个例子说一下吗?生2:哪怕行2千米,也是7元,不管多少,只要3千米以内都是7元。生3:比如说2.5千米,也是7元。师:正好3千米呢?生4:也是7元。  相似文献   

16.
一、看图激趣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挂图。(1)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告诉大家吗?(2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犤设计意图犦让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激发学习兴趣。二、初读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注意听清字的发音。2.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学互读互查。同桌可每人读一遍课文,互相交流评价读课文情况。看“朋”、“生”、“娘”等重点字是否发音准确,课文是否读通读顺。4.小组讨论:你读懂了什么?犤设计意图犦用优美的音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初步…  相似文献   

17.
犤教学内容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0、21页的例题,第2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犤教学过程犦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学生数一数汇报。)同学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讲述:刚才有学生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  相似文献   

18.
一、有这样一个活动,名字叫“七彩的桥”———犤情境再现犦这是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时间。全校语文教师在阶梯教室听一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执教的是一位年轻的老师,说话还有点奶声奶气,举手投足间活脱脱一个中学生模样。下面是她的课堂教学片断:(投影出示:天边一道美丽的彩虹)师:小朋友们,猜猜到底是谁飞上蓝天画出了这座七彩的桥?生:画家。生:科学家。生:神仙。……犤小议几句犦学生就这样不着边际地在脑子里搜索着所有他们所知道的“家”。这也实在难为学生,这样的“七彩的桥”谁能画就?当然只有伟大的“家”们了。按理说这样的课…  相似文献   

19.
“直线与线段”是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现就这一内容在两次教学中的不同片段摘录如下,并对此作一评析。主题一:认识直线犤教例A犦师:(用两手拿着一根棉线问学生)老师手中的这根线是直的吗?为什么?生:不是,因为它是弯的。师:你有办法使它成为一根直的线吗?(指名一生操作演示,引导得出:把一根棉线拉紧就成了一根直的线)师:(把棉线的两端向两边拉长)现在这根线还是直的线吗?为什么?(再拉,再问)师:如果能向两边一直拉长,这根线还是不是直的线?生:是。师:今天我们要学…  相似文献   

20.
课改前案例师:(出示图片一)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学生说图意。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该怎样列式?生:9 2=11。师:(出示图片二)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学生说图意。师:要求还剩几个苹果该怎样列式?生:11-9=2。师:认真观察两幅图的算式,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说明二者联系。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