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锋 《新闻记者》2005,(12):54-56
从1985年《洛阳日报》脱离邮发渠道首创“自办发行”,到2005年全国实行自办发行的报社约800家,虽然只占全国报纸总数的40%,可这些报社创造了80%以上的广告份额,其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也明显好于“邮发”模式。短短20年,自办发行从边缘到中心,成为当前市场化报纸的主流发行方式,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自办发行目前正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各家报社的发行渠道各自为政,发行渠道浪费严重;虚报发行量,  相似文献   

2.
《南方日报》自办发行一炮打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孟昱 《传媒》1999,(2):17-17
报纸自办发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南方日报》发行量大,覆盖面广。这就为自办发行带来了诸如征订难完成、报费难回收、投递难到位、时效难保证等众多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在部署自办发行时,提出要特别注意抓好五个环节: 一.坚持“自主发行、为我所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党报在发行方面的优势。必须紧紧依靠三个方面的力  相似文献   

3.
四月中旬在广西柳州市举行的第三次全国城市报纸自办发行经验交流会上,已经自办发行的30多家城市报纸的负责人一致认为,自办发行势在必行,大有可为;自办发行是一条多快好省的路子。这30多家报纸先后自办发行后,发行量都超过了邮局发行时的最  相似文献   

4.
罗晓琴 《新闻窗》2012,(4):95-96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远离报纸”的现象日渐严重,拥有读者数量的多寡,即发行量的大小,已成为衡量一张报纸生存发展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在发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低价策略”、赠报等“自杀”式营销,让报刊发行企业附加值越来越低;而劳动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不断提升,让成本成为自办发行的“生死结”。  相似文献   

5.
《石首报》自1988年复刊后,起初是交邮局发行,1991年和1992年,我们自办发行过两年,1993年再次交邮局发行.后来,报社党委集中广大读者意见,并通过前后几次比较和问卷调查,大家一致认为石首报自办发行比邮发的情况要好,于是,1994年又恢复自办发行.两年来,每当报纸征订工作一开始,从社长、总编到普通的勤杂人员,全体出动,共分五个发行小组,由领导班子成员出任组长,采取“协商分线,指标到组,整体作战,结帐到人”的办法,使得我们石首报1995年度和1996年度的发行工作都较顺利地完成.纵观我们石首报自办发行的情况,我认为县市报自办发行有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扩大报纸发行量.编辑、记者走出报社上门订报,工作比专职发行员好做,会做.我们一靠“党性”(正面宣传),二靠感情(服务读者),三靠腿勤(多跑路多上门),1996年度城区发行量首次超过了3000份.石首报1995年度发行量在1万份以上,比起邮发时增加20%.1996年度的征订,在报纸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据1995年12月中旬统计,征订数仍  相似文献   

6.
《宜昌日报》自办发行已历时7年,经过不断地总结提高,已形成了以报纸自办发行为主,车队、书刊、代发等多种经营为辅的发行机制,报纸发行量逐步增长,报纸质量也不断提高.在自办发行过程中的“征订——投递”到第二年的“征订——投递”的循环往复体系中形成了许多工作环节,而且各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何抓好以报为主的主体经营,搞好发行中的每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在此,针对发行管理工作中的诸多环节,现将其三个主要环节结合宜昌日报自办发行实践工作谈谈如下体会;一、城区投递环节.投递是报纸征订的保证之一,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征订的效果.城区因其具有人口密集,单位集中,  相似文献   

7.
7月28日,襄阳报社发文决定,在全县开展争创“十佳发行站长”和“十佳发行员”活动.襄阳报社有28个乡镇发行站长(由各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兼任)和120多名发行员队伍,自1992年自办发行以来,报纸发行量由原来的一万多份增至  相似文献   

8.
徐园 《新闻世界》2013,(11):1-1
当前报刊发行的首要任务是“维稳”,即保持发行量的基本稳定,争取微量增长。究竟如何维稳呢?、调整指导思想,重回“发行量至上”。不宜再用“有效发行”统领发行工作,而应重新“以发行量论英雄”,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保量。  相似文献   

9.
发行是报刊社经营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着报刊的市场份额,以及报刊社的广告收入。报刊社从建国初到1984年,在发行方式上一直委托邮局发行,实行“邮发合一”,这种合作关系从1985年起开始发生变化。1985年,《洛阳日报》率先脱离邮局,进入发行领域,自建发行渠道、自收自投,即自办发行。1986年,《太原日报》等六家报社也加入到自办发行行列。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全国新闻界和社会关注的南方日报自办发行,随着今年元旦清晨发行网络全线投入运营,85.2133万份《南方日报》送达千家万户而宣告完全成功。从此,《南方日报减为广东省内发行网络最健全、覆盖面最大、发行时效最快的日报。《南方日报吟年的发行量,超过了由邮局发行的去年815万份的发行量。《南方日报咱办发行的成功,必将增强全国省报自办发行的信心,也为其他省报自办发行积累了经验。《南方日报咱办发行,是《南方日报》成立报业集团后推出的第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其目的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解决原发行模式存在的发行时…  相似文献   

11.
出版社自办发行的迅猛发展,是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最突出的成果。目前,出版社自办发行已成为除教材、课本(包括辅导读物)和学习文件以外的一般图书批发的主要渠道。出版社自办发行的兴起和发展,对于出版社出书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对于出版社实现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对于扩大本版书的发行量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出版社自办发行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5,(1)
“扬子”的启示大川年底岁末,新的年度报刊收订情况陆续返回。相当数量报刊的状况是,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南京的《扬子晚报>}却传出喜讯:日发行量突破80万份.在全国晚报中位居第三,在自办发行的报纸中名列榜首。消息直登在1994年12月14日《新闻出版报>...  相似文献   

13.
如今中国的报业集团初见 规模,期刊方阵正在形成,电子 传媒迅速发展,新闻出版产业 资产重组步伐加快,表象之一 是报刊的发行竞争日趋激烈, 传统的发行方式面临新的挑 战,报刊发行不是可以用简单 的邮发和自办就能加以诠释。 我国报刊发行的竞争形式 从1985年《洛阳日报》试 办“自办发行”以来到今天,全 国已有40%的报纸和30%的 期刊实行“自办发行”,昔日邮 政发行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 在,多渠道自主发行将成为趋 势。 自办发行。《深圳特区报》 1997年投资了2000多万元建 立自办发行网络,在半小时内 将报纸…  相似文献   

14.
杨彬 《传媒观察》2007,(3):24-25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每到下半年,各家报纸都会面临一场艰苦的发行大战。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各家报纸都是“八仙过海,备显神通”。从邮政发行到自办发行,从提出“概念发行”到追求“有效发行”,近十几年来,报纸发行的方式越来越多,理论也越来越新。加之新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报纸发行工怍在更加难做的同时也更加需要做好。那在目前应该如何定位报纸发行工作呢?是就发行谈发行,只追求报纸发行量的提升呢,还是放宽眼界,把发行工作放到报纸产业价值链拓展的宏观视野里进行探讨呢?可以说,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后者,拓展产业债值链,是报纸发行工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图书发行渠道改革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图书发行渠道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新华书店主渠道改革的研究,二是对图书发行“二渠道”即集体和个体书店及出版社自办发行的研究。本文对此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9,(4)
近年,在硝烟弥漫的报纸发行大战中,除靠邮局发行、自办发行以及邮发自办合二为一发行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发行形式,这就是邮局的买断发行。所谓的买断发行,就是邮局同报社共同商定一个报社想达到、邮局能实现的报纸发行量,达到达不到此量,报社依据双方的协议按此量...  相似文献   

17.
简讯     
湖南澧县报从今年1月1日起实行自办发行工作。在不增加编制和开支的前提下,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发行网。今年的发行量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去年邮局发行36,500份,今年自办发行已增加到81,400份。(钟广贤)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大中专教材的出版发行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加强。然而,新华书店的教材发行量却是每况愈下,且呈继续滑坡趋势。新华书店教材发行量逐年下降,是由于学校预订数减少和门市零售萧条所致。具体说来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一、出版社自办发行出版社自办发行对主渠道的冲击最大。其特点  相似文献   

19.
出版业内人士习惯把出版社发行科工作叫做“自办发行”,在“发行”前加上“自办”总有画蛇添足之感。国外出版社没有自办发行的说法,看来是有中国特色的提法。其它行业如计算机、彩电、化妆品等等生产厂家有没有“自办销售”呢?没有!看来这又是图书商品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重新认识自办发行王仿子80年代初,出版社开始自办发行,“以补新华书店发行之不足”。1986年又推行征订经销办法,“经销的图书,由出版社负责总发行,新华书店负责经销”。解除分工专业化对出版社的束缚,肯定出版社的总发行地位,是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