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目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陷入既无质也无量的窘境,错误的培养理念,落后的培养体制,混乱的管理等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的现状。急需一个新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来解决中国足球后备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科学化的校园足球后备人才"N+10"培养模式适应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日本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成功经验主要有完善的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注重长远目标的追求、高度重视青少年球员的文化学习、重视学校足球运动普及和发展、努力提高教练员队伍素质、实行"足球一贯制"等。这些经验对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制约中国足球后备人才成长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文化的自觉;早期专业化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矛盾突出;培养单位收费过高;培养模式存在局限性等。建议:根除"假赌黑"毒瘤,净化足球文化环境;探索足球与教育的结合,依托学校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开展校园足球联赛活动,推动足球运动在校园的普及;将五人制足球纳入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培养高质量的足球教练员,派遣大批优秀教练员下基层等。以期为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促进竞技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延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延边自治州男子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训练与竞赛管理、教练员队伍状况及影响延边足球后备人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延边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辽宁省校园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后,并参照国内外足球发达地区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对辽宁省校园足球后备人才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合理对策建议,以校园足球为基础,以社会青训俱乐部、各市省运会参赛队为梯队,以职业俱乐部和高等学校搞水平运动队为主体的培养机制,加强各方协作,夯实辽宁省校园足球后备人次的培养、储备。  相似文献   

6.
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背景、目标、内容,及其与阳光体育运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关系等进行探讨.认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手段与形式,同时又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重心战略转移的制度创新.指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应注重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与规模的扩大;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新型足球后备人才;依托学校,普及与提高并重,构建以教育系统为主渠道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
运用专家访谈法等对北京市初中阶段足球后备人才"教体结合"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应坚持采用"教体结合"的方式来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目前,国家关于"教体结合"培养后备人才的方针已经十分明确,但缺少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策与指导意见。建议:完善"教体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激励机制、竞赛机制、选拔机制;建立中学体育信息网络系统,加大对中学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强调中学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输送功能,淡化锦标主义;重视学生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  相似文献   

8.
陈良 《新体育》2022,(4):82-84
梯队建设及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发展情况是影响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和发展更是决定梯队建设层次以及后备力量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现有关于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政策文件、后备人才培养状况以及教练员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来探究我国现阶段足球青少年培训现状。结果发现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但各基层单位仍存在师资、场地、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体现出现阶段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还需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是我们发展体育事业的关键,只有重视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才能实现我们振兴足球事业的宏愿。文章通过对山西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现状进行研究,从对足球运动的认识、从事足球运动的青少年数量、科学的训练手段和训教结合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我们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以我国足球面临成绩不突出,国内足球环境恶劣的背景为前提,探讨我国足球转型期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足球发展的关键问题,后备人才的培养对足球运动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阐述当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以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建设和足球学校、业余俱乐部为主,中、小学在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上发挥作用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各职业俱乐部把联赛放在第一位,无暇顾及自己的后备梯队的培养,以及受我国教育制度等因素影响,学校足球运动开展不力。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ntroversial question whether it is more effective to promote specialisation in a specific sport at the beginning of a career or whether to encourage a broad range of sports when promoting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s in order for them to achieve a high level of performance in adulthood. The issue of promoting talents depends on human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and therefore raises developmental scientific questions. Based on recent, dynamic-interactionist concepts of development, we assume a person-oriented approach focussing on the person as a whole rather than individual features.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lead to four interacting factors being summarised to form a subsystem: childhood training. The relative weights of these factors lead to patterns. By relating these to a performance criterion at the age of peak performance, particularly promising developmental patterns may be identified. One hundred fifty-nine former Swiss football tal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interviewed about their career and the data analysed using the LICUR method. Two early career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as having a favourable influence on adult performance. Both are characterised by an above-average amount of in-club training. One pattern also exhibits an above-average amount of informal football played outside the club, the other above-average scores for activity in other sports. Henc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and practic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ub form the basis for subsequent football expertise.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家女子足球队的成绩不断滑坡,后备力量匮乏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现阶段从事女子足球运动的人数仅为几千人,反观欧美一些强国的注册人数是几十万甚至更多。失去后备人才的市场,就意味着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将失去在世界足坛的强国地位。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后备力量短缺是这项运动在我国的社会认可度低造成的,文章通过对天津、西安、太原等地的普通居民进行的调查问卷,分析出不同地域对女子足球运动认可度的差异,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我国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女足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女足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模式框架。提出:应坚持并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建立并完善两种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完善体教结合的法规、政策等,把握体教结合进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将"北理工模式"以及我国高素质足球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参加2007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决赛阶段的教练员、大学生运动员进行问卷分析,就关于"北理工模式"培养我国高素质足球人才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传统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对系统、有计划地培养足球运动员有一定优势,但同时存在许多缺点.必须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使运动员的培养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成为培养足球运动员和高素质足球人才的重要基地."北理工模式"对于探索新时期我国足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途径,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后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足球训练体制、人才培养、竞赛制度等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等分析入手,论述了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后,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更高水平的足球人才、更充足的储备是足球队水平更高的根源。本文对当今世界足球人才成长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养”两种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足球人才的发展和培养道路。“自然选择”模式是根据人体生长发育阶段,从低至高发展各级别联赛,让球员在各级别联赛中发展自己的足球志趣和竞技水平,自我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完全尊重球员个体的...  相似文献   

18.
足球运动要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将为我国足球运动发展提供充分的后备人才储备,在我国整体足球竞技水平的发展提升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校园足球作为青少年足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足球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足球运动的整体发展与竞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本文对苏州市高职院校校园足球的开展路径及实施对策进行研究,从而为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及各类大、中、小学校的校园足球发展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