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田家炳捐资兴学与经商办厂的重要思想渊源来自儒商传统与儒学理念。他重视教育,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师资培养与教育科学,其教育主张体现了传统儒学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
孔孟儒学道德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人伦思想是孔孟道德文化中的一块基石。人性说,即“仁爱”思想是儒学的核心,通过具体人性反映出来。孔盂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人格、独立人格是孔孟为实现人伦关系理想化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运动将教育作为革命的有力武器,实行民主平等的教育,以改造儒学传统教育。学校教材是教育的媒体及内容资源。太平天国批判传统儒学经典教育内容,编写新旧过渡的学校教材,体现了宗教性、政治化及对西学科技知识的重视等特色。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组成部分的学校教材改革,在中国近代学校教材史上写下了特殊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韩愈对中华文化史贡献的角度切入,从继承旧传统,创立新儒学;文学革命与文体创新;重视教育,亲身从事教育,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上卓有建树等方面,论述了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5.
于建福 《教育研究》2013,(1):126-130
孙中山在为造福国家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求索奋斗中,将其学说根植于儒家文化的深厚沃土之中,理性地善待固有文化,既不像西化派那样仰慕西学而贬抑儒学,也不像国粹派那样奉儒学为圭臬而拒斥西学,表现出"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其教育价值观、伦理道德教育观、知行教育观,也无不贯穿中庸理念,既有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发掘与诠释,也有对西学的借鉴与审视,力图在中西方文化教育之间寻求契合点,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庸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6.
研究蒋介石及其思想,应重视其所受的儒家教育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番粗浅的探究。文章把蒋介石在四十岁之前所受的教育分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留学教育和自修教育四个方面,剖析了各种教育对蒋介石所起的影响。作者认为,各种教育在内容上均与儒学密切相关。蒋介石通过各种儒家教育吸收的传统儒学与武士道精神对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代教会学校的儒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奉基督之言为真理的教会学校里曾允许开设儒学经典,传教士怎样看待传统的儒学教育方法?教会学校的儒学教育与中国传统的儒学教育是否有所不同?本人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一)就传教士的理想而言是以基督教取代儒教,让福音传遍中华帝国。怎样达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8.
韩愈一生以复兴儒学为己任,成为历史上的卫道巨擘.<原道>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也是他儒学思想的纲领.在<原道>中他提出了"明先王之道"的教育宗旨;在<原性>中提出了他的"性三品说",作为学习仁义道德和"明先王之道"的理论依据;在<师说>中强调了儒家学者传道的意识与精神,以重振儒学之尊;在<进学解>中具体论述了学习儒家之道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他的教育思想蕴含着对教育活动的精微阐释,研读以上教育名篇,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必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德育首位、德育先导观念的确立,伦理道德教育内容、方法、教材体系的逐步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6,(5):64-69
自建立之初唐就确立了崇儒之国策。地处战略要地的西州(今吐鲁番)很好地落实了这一政策,并由此掀起了"兴儒"热潮,近年来出土的吐鲁番文书为此提供了有利证据。西州儒学的兴盛源于唐代"崇儒"国策的实施,唐代书籍传播的传统的继承和唐中央政府重视儒学教育、兴科举制。西州儒学的兴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对西北边陲的重视和管理的加强。  相似文献   

11.
正千年历史的书院,随着清末光绪帝的一纸诏令而被宣告废止。随着西方文化鱼贯而入,国人幵始厌弃以儒学为主体的古老文化,将目光转向西方文化。虽然西方文化并没有因此而真正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源远流长的河床,但我们旳传统文化却因此而失去家园。余英时用"游魂"来比喻失去寄身之所的现代儒学。如果说儒学是"魂",那么书院是"体",只有儒学之"魂"与  相似文献   

12.
儒家蒙学教育——儒学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现在的儒学研究主要停留在学院和书本上,只是观念的构想和学术的梳理,流于玄虚和空谈。要复兴儒学,就要使儒学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价值认同,儒学的社会化无疑是儒学走出现代困境、完成现代复兴的根本出路。儒学的社会化可以有多种途径,儒家蒙学教育是基础性的途径,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重视,更要引起致力于儒学复兴事业的专家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关注儒学文化的教育价值,教育儒学观念是传统教育伦理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应贯彻落实在当代的素质教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儒学精神文化长期非理性缺失,造成了严重的道德危机。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构以儒学精神为主体的人文素质体系,必须复兴儒学,恢复儒学教育传统;回归原典,提倡通读儒学原典;经世致用,弘扬儒学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儒学教育在古代中国始终占据主流地位。虽然儒学教育的解体是在科举制度废除以后,但是,从 19世纪末起,儒学在上海的书院教育中的地位开始动摇,西学内容悄然侵入。本文以晚清年间上海道所办的求志书院与龙门书院为例,通过考察其教育内容,再现西学向儒学争地盘的历史事实。这对于理解上海的近代化过程,无疑很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于超  于建福 《中国德育》2012,(21):75-78
世纪之交,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关注。为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决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7.
王夫之弘扬先秦儒学教育思想,扬弃宋明理学教育思想,提出“性教一贯”、“知行相资”以及“学思相济”诸多教育命题,这些命题进一步发展了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史上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的新儒学思想立足儒家传统,试图融通西方文化以改造中国的思想体系,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新儒学在文艺领域影响了文艺理论的构建和文艺创作的实践,总体来说也是得失参半.在当下儒学越来越受重视的大环境下,新儒学如何存续并继续在文艺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赖于新儒学本身的理论改造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方近代以来的学科分化,大学教育也日趋专业化,乃至于职业化,培养出来的是某种“产品”而不是一个人格整全的人,西方的教育学者因而提倡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但自由教育产生的是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公民,并不能真正培养中国社会所要求的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学生。中国传统书院以传授儒学为主,与现代自由教育有同有异。本文认为书院所要传授的儒学与现代自由教育品性不合。现代的大学与现代的自由教育相适,儒学在现代大学中的处境并不乐观,因而现代书院于儒学复兴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重视儒学教化既是清朝崇儒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朝贯彻其治国方略、实现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清代的儒学教化具有制度化、大众化以及重视典型教育的特点,因而清代的儒学教化扎实有效,对清代地方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