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新加坡于2004年3月进行了新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改革后的大学招生制度以多元化为取向,实现了考试内容、考试时间、考试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标准的弹性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为我国的高考改革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的高等教育闻名于世,其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功不可没,它将不同能力和特长的学生选拔到适合其能力发展的高校进行培养,从而为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专门人才。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和辉煌。对新加坡高等教育及其入学考试制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改革我国的高考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西兰大学入学考试改革的最新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入学考试是高等教育招生质量的重要保证,新西兰政府特别重视作为高等教育入口的大学入学考试这一环节,对其不断改革和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新西兰对大学入学考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2002年起,以国家教育成绩证书(NCEA)作为大学入学的主要依据。阐释和评述新西兰以NCEA为主的现行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以期为我国的高考改革提供某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比较的观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国际比较和历史考察,深入分析了大学入学考试演变的一般规律,并提示了其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而就此分析了中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及其改革,并在价值目标的追求中提出了中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理想设计。  相似文献   

5.
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传统、语言、教育等方面同根同源,尤其在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20世纪50年代都实行了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台湾的大学联考没有中断,一直实行,因此对大陆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台湾近年来在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上的改革措施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6.
赵静 《世界教育信息》2007,(2):79-81,73
大学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建立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入学考试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三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分析研究,阐述了三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特点,并借鉴三国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我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方法,以期对我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台湾地区于2002年开始全面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这是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而学科能力测验作为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举办的一项考试,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台湾地区学科能力测验之自然科学考试提出了一个清晰而操作性很强的命题思路,对我国大陆高中学业水平和高考制度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台湾地区于2002年开始全面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这是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而“学科能力测验”作为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举办的一项考试,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台湾地区学科能力测验之自然科学考试提出了一个清晰而操作性很强的命题思路,对我国大陆高中学业水平和高考制度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的大学入学考试形式多样、类型丰富,也因此世人对考试抱有不同的观点。陈东原通过进行大学入学考试的相关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形成了自己的观点。陈东原认为不应该禁止大学入学考试,对于入学考试的内容和水平应该有一定的标准,提高入学考试的水平,同时对于招生的标准也应明确,以此来改革当时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从而改变社会的学习风气,最终达到拯救学子、社会和国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俄罗斯大学入学考试的转型,即从分权走向集权的趋势。回顾了前苏联的大学入学考试,包括其背景和条件、报考资格、考试方式、录取方法及其缺陷等。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教育体制随着国家体制的转轨而转轨,大学入学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实行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上。  相似文献   

11.
从1997年开始,新加坡开始了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其中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课程结构、改革升学考试制度、推出高才教育整合计划、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等。这次改革体现了精英主义教育思想,遵循渐进主义的改革思路,实践了双语教育政策,并表现出重视核心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课程的灵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加坡的成人教育已经形成适合本国国情,并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教育体系。其目标明确、体制完善、经费充足、教师专业化等特点,值得学习、借鉴。我国的成人教育可以从转变观念、实行多元的入取考核方式,创新理念、推进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重视实践、不断探索多种教育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做好贫困生的界定和资助工作,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如何公平、公正、合理地评定贫困大学生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系统分析了当下高校评定贫困生的几种错误做法,对高校评定贫困生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加坡1979年完成了中小学课程改革以后,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改进,形成了目前精英教育的办学特色。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教育的不断创新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文章在介绍新加坡教育改革情况的同时,着力分析新加坡精英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并对中、新两国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寻求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是正确认识这门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核心任务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素质;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进行考试形式的改革,建立科学、全面的哲学素质评估、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6.
面向21世纪的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21世纪的中坡,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新加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基础教育进行了改革,本文介绍了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高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以及注重国际间学术和人员交流与合作,设立教育发展基金的成功举措,为我国高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与方法改革,拓展国际化办学领域等方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lications of college admissions criteria on students’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performance in university and their labor market outcomes. We exploit a unique feature of the admissions system at a large university in Singapore,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hat has two admission tracks – a regular admission track where admission is based exclusively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a discretionary admission (DA) track where applicants can instead gain admission on the basis of demonstrated non-academic qualities. Comparing students admitted through each track, we find that DA students fare similarly in term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university as marginal students admitted through the regular route. However, they a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optional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college activities and earn substantially higher labor market earnings up to three years after graduation. These results are not driven by the DA process differentially selecting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family background or unobserved academic ability.  相似文献   

19.
从广东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实践看高考与基础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密不可分,应充分发挥高考对基础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本文从广东省高考改革的实践,论述了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面,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一致;在基础教育尚未建立完善的自身评价的制度前提下,高考不能是单纯的选拔性考试;基础教育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与统一的高考须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实现;高考科目设置、考试内容的改革受制于高中课程改革但不等同于高中课程改革;高考自身的局限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制约。最后提出高考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