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解读《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的一篇主题课文。讲的是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人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食肉鸟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  相似文献   

2.
《自然之道》是小学四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和同伴以及一位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故事。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有篇课文《自然之道》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人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生物学家向导的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让我联想到听过的一些阅读课,不尊重文体特征,随意曲解课文教学内容,让人啼笑皆  相似文献   

4.
《自然之道》是小学四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和同伴以及一位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故事。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后悔。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听了一节课,上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课文《自然之道》。这篇课文讲"我们"一行七人在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时,要求一个生物学家向导从嘲鸫口中解救了一只探路的幼龟,从而使得巢中其他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随即鱼贯而出,结果数十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教学从听写生字开始,然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执教《自然之道》(小学语文人教实验版四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其中一些环节令人深思。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他们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结果,成群的幼龟在错误信息的诱导下鱼贯而出最终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执教《自然之道》(小学语文人教实验版四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其中一些环节令人深思。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他们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结果,成群的幼龟在错误信息的诱导下鱼贯而出最终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一幕使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与愧疚之中。  相似文献   

8.
上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一课的教师,都会感觉文中有一处硬伤。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之道》是以一个新奇的环境中发生的不为大家所熟知的故事,来揭示一个富含哲理的启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细读课文可以看出《自然之道》中的故事得以引出相应的道理,全在于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向导—一个生物学家的表现与议论。课文中,作为生物学家的向导,这样一位关键性的人物有两个很关键的表现。一是侦察兵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就遭到嘲鸫的攻击后,同伴们让他想办法,他先表现出若无其事,后来在"不能见死不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自然之道》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将头探出巢穴,欲出又止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出于好心,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我  相似文献   

11.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出于好心,他们不顾向导劝阻.赶走食肉鸟,强迫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他们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成为食肉鸟的美餐。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 《自然之道》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作者和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误救一只探路幼龟,导致巢中龟群险遭全军覆没之祸的故事,说明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的深刻道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网友何苦提供了一则案例,要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案例引发了我对当前小语改革的一些思考。案例回放:在一次优质课评比当中,年轻的陈老师执教人教版四年级《自然之道》。课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他们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他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  相似文献   

14.
自然之道     
七个旅行者和一个向导一同来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那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用来孵小龟的巢穴,他们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争先恐后地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有一段不短的距离,经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自然之道》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作者和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误救一只探路幼龟,导致巢中龟群险遭全军覆没之祸的故事,说明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的深刻道理。教学本文,除了掌握生字新词、了解主要内容之外,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接受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  相似文献   

16.
我和七个旅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到达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我们去那里旅游的一个目的是,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我们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相似文献   

17.
爱心凶猛     
我和七个旅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伴到达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我们去那里旅游的一个目的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开巢穴进入大海的。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介绍 <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不顾向导劝阻,拯救了一只正要离巢的幼龟.由于他们的错误举动导致许多幼龟丧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了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材简说】《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中的重要一课。课文讲述了作者到加拉巴哥岛进行生物考察,因不知情帮助幼龟"侦察兵"下海,导致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成了食肉鸟的美餐的故事。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要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要知道违背  相似文献   

20.
《自然之道》(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下面的教学片段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悟道"的新视角。【片段回放】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替作者和游客反思了很多"愚不可及"的行为。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向导。你认为向导的表现有"愚不可及"的地方吗?你能替向导反思一下自己的过失吗?生(向导):我是学生物的,知道自然之道,竟然没有拦住这些无知的游客。生(向导):原本想通过事实教育大家,没有想到酿成这么大的悲剧。师:原本无奈的向导现在多了一分悲伤。读出他无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