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在对云备份进行介绍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档案数字资源云备份策略的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策略模型提出了目前数字档案云备份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存储比传统存储技术更具优势,是解决当前档案数字资源存储所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档案馆数字资源的种类、存储现状以及云存储的概念、分类和优势,提出了构建市县、省和国家三级档案私有云的存储方案,来满足档案馆在数字资源存储访问速度、动态拓展容量、安全备份、异地容灾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高校档案数字资源进行存储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HDFS和HBase的存储特点对高校档案数字资源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字档案资源设计了不同的存储策略,提出了基于Hadoop云平台的高校档案数字资源存储方案。依据所提出的方案,搭建了基于Hadoop的高校档案馆数字资源云存储平台,并对该平台进行了性能测试,验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以求为处理海量高校档案馆数字资源存储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云存储"因其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共享、节约成本、具有可扩展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存储需求。若能将云存储技术应用于档案备份工作中,将促进档案备份工作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基于对档案备份工作的现状,对当前云存储为档案备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云存储技术应用于档案备份的正负面影响,探讨如何规避将云存储技术运用于档案的风险。云存储是一种趋势,档案云存储也将在档案备份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的信息记录方式和存储媒介进入了多元与变革的时代。目前在档案数字资源的永久保存和备份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实施细节依然不太成熟,并且随着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也对档案数字资源存储技术和备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的逐渐成熟,为档案数字资源的存储和备份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括叙述了计算机局域网、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阐明了云计算和云存储的概念内涵,提出了结合数字档案存储特点进行档案云存储探索的基本思路.在数字档案云存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数字档案云存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数字档案云存储安全问题探讨了可用性安全保障与保密性安全保障的对策.最后,分别从云存储的应用性、统筹性、适用性和共享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字档案云存储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7.
针对数字档案资源共享与管理的需求,综合分析云技术的最新成果,结合云技术的特性,根据数字档案资源共性,提出云计算技术中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思路,构建数字档案资源云服务平台的框架体系、存储架构、云服务平台、云终端生产流程以及数字档案资源共享与管理政策与机制等功能的技术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合云的高校图书馆存储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推进,产生了大量宝贵的数字资源。高校图书馆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存储压力,现有的DAS、NAS和SAN三大类存储技术各有缺点,渐渐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校图书馆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高校数字资源根据性质可分为四大类,各类具有不同的存储需求。基于混合云的存储方案,可以针对不同类的资源,采用不同的存储策略,在存储访问速度、动态拓展容量、安全备份、异地容灾等方面都能很好地满足现在高校图书馆的存储需求。  相似文献   

9.
云存储环境下的档案异地备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档案异地备份方式的特点,指出其存在存储量大、成本低的优点的同时,也存在工作效率低、恢复时间长的缺陷。笔者提出了基于云存储技术的云备份方案,分析了云存储技术的特点及优点,并提出建立档案系统的私有云,发展档案云备份标准等一系列档案异地备份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冷洁 《兰台世界》2016,(23):50-52
为保障数字档案资源的数据安全,按照《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要求,应着眼本单位整体备份需求制定完整、科学的数字档案资源存储与备份方案,包括明确备份对象、制定备份策略和恢复计划,建立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等[1]2。通过加强档案数据存储和备份工作统筹规划,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范,推动数字档案室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技术为数字档案管理提供了更为实效和安全的可扩展平台。关注云计算环境下数字档案馆各构成要素的安全,是云数字档案馆在建设与运行中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整合云计算环境下数字档案馆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建立了包括信息系统安全要素、云计算技术安全要素、数字档案安全要素、法律法规制度要素、组织内部支持要素、管理控制安全要素以及目标与反馈要素在内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已得云数字档案馆安全评估体系的数学模型进行模糊评价,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云数字档案馆的安全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环境中数字档案馆服务与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计算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低成本、高安全性等特性以及提供强大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等功能,在商业领域中已初见规模。本文尝试将云计算技术引入到数字档案馆建设中,从云计算服务与数字档案馆的共性角度,分析云计算技术服务在数字档案馆服务与管理中应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并提出云计算在数字档案馆中应用的相应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图博档数字资源为基础的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文章引入云技术,将其与以图博档三馆为核心的各文化资源部门的数字资源整合与服务融合相结合,构建中华文化资源平台。首先探讨云计算环境下中华文化资源的整合及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CALIS、ALISA在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设计了中华文化资源云平台的构建方式与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14.
汪艳  赵屹 《兰台世界》2020,(2):21-24
北京市区域性数字档案馆项目BRDA建设内容主要包括ICT基础设施、数字档案资源、应用系统和保障体系。在功能上实现馆室机构全覆盖、管理对象全覆盖、档案业务全覆盖、资源建设全覆盖、系统功能全覆盖、网络范围全覆盖和保障体系全覆盖。BRDA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区域性聚合,即将同一地区各档案机构的资源在基础层面基于云计算技术进行聚合,采用集约化模式建设,实现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15.
程妍妍 《档案学研究》2019,33(4):124-130
为明确云数字档案馆功能结构模型,对开放档案信息系统(OAIS)模型在云环境下应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化、模块化方法提出基于OAIS的新型云数字档案馆功能结构模型,将云数字档案馆内部功能结构分为资源层、应用层、长久保存层和交互层,层次之间负责相对独立的数字档案馆功能,为我国云数字档案馆建设提供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阐明云计算概念和关于云计算近期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云计算在数字档案馆中的应用优势,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型。针对云计算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赵跃 《档案学研究》2019,33(5):52-60
大数据时代兴起的数据化浪潮引发档案界对档案数据化趋势的关注。档案数据化被认为是档案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它是指档案部门以用户需求和业务需要为导向,将数字档案资源转换为可供阅读、分析和处理的档案数据资源的过程。档案数据化对大数据时代档案工作的数据转型与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有助于突破档案信息资源深度开发瓶颈、创新以需求为导向的档案服务模式以及推动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实现智慧化。但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档案数据化工作同样面临困境,主要体现为政策与动力层面的困境、人才与技术层面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国内档案数字资源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逐渐形成了海量的档案数字资源。传统的档案管理系统提供了档案数据的存储、管理等功能,但并不支持海量档案数据的挖掘分析,无法充分利用档案数据隐含的价值提升档案管理和公众服务水平。语义网技术的发展为档案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应用研究方向。本文将针对档案数据的特点,深入分析语义网技术在档案数据挖掘分析中的作用,最后探讨将来档案管理系统可能的建设方向和存在的问题。将语义网技术引入数字档案馆建设,将为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高效管理工具,也将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存储载体的选择是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问题,磁光电混合存储是一种集磁存储、光存储和电存储的优点于一体的存储方式,探索其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方法/过程] 通过对当前数字资源和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研究现状的总结,提出载体选择是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重要问题;梳理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载体的相关标准、实践应用、常用载体适用性以及性能需求;介绍并分析磁光电混合存储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优势;以中国科学院档案馆的应用为案例,介绍磁光电混合存储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应用探索。[结果/结论] 尽管磁光电混合存储尚存在标准不完善、软硬件仍需改善等不足之处,但其具有绿色节能、总体拥有成本低、存储寿命长、安全可靠、支持多种备份模式等多方面的优势,是符合数字档案资源特性和长期保存需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